2025年2月27日,多家媒体报道称梅赛德斯-奔驰中国启动大规模裁员,涉及销售和汽车金融两大核心业务板块,裁员比例达15%。此次调整与该公司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28%的业绩压力直接相关,折射出豪华品牌在华转型阵痛的加剧。

2023年以来,外企或合资大公司在中国的裁员赔偿信息如下:
1. 高通中国区:赔偿是N+7,没有三倍封顶限制,2023届应届生也能拿到4-5个月赔偿金。
2. 谷歌中国区:赔偿是N+9+股票,外加年假折现,以及3万多现金补偿与员工医疗保险。
3. 花旗银行:赔偿是N+6,有员工一次性拿到50万赔偿金。
4. 领英中国区:赔偿是2N+3.2,若月薪4万的员工工作3年,大概可拿到37万补偿金。
5. 趋势科技:2023年南京研发部门裁员,赔偿N+4起步,超过10年的老员工可获赔高达N+8以上的补偿金。
6. 日本电产精密马达科技(东莞)有限公司:2023年因订单减少等原因倒闭,对员工的补偿包括经济补偿、感怀铭记奖金等,一位工作5年、月工资不到7000元的员工获得了15.5万元的离职补偿。
7. 强生中国:2024年多产品线裁员,工作年限3年以下的员工一般是“N+1”;3-6年的员工按照“N+2”的标准;6年以上的员工采取“N+3”的赔偿方式。
8. 保时捷中国:网传裁员赔偿或按N+6的标准执行,但保时捷中国表示网传“保时捷计划中国区裁员30%以及赔偿标准”不属实,称是对内部组织架构进行优化重组。
9. 广本:采取“N+2+1.8”的赔偿方案。
10. 东风本田:裁员补偿标准为N+2+1,且N上不封顶。
11. 特斯拉:给出了N+3的赔偿标准。
12. 捷豹路虎以及合资公司奇瑞捷豹路虎:赔付标准基本都是N+3。
13. 梅赛德斯-奔驰中国公司:2025年启动大规模裁员计划,赔偿方案为N+9,若员工在离职后两个月内未找到新工作,还可获得额外两个月的工资补贴。
注重劳动法,企业信誉比其他重要
小编毒鸡汤喝多了,已经精神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