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及下辖的几个县,改回古称,会不会提高旅游经济和知名度?

熙来攘去世界 2025-02-28 04:41:35

南充市,这座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的地级市,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其古称“充国”“安汉”“果州”“顺庆”等 ,这些名称如同历史的坐标,标注着南充在不同时代的印记。

南充古称溯源

充国

早在远古时期,南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夏时,南充地属《禹贡》梁州,彼时这里是“有果氏”之国。到了汉朝,析阆中县西南设置充国县。据史料记载,南充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嘉陵江贯穿全境,境内多为浅丘,适合农作物生长,川北嘉陵江流域盛产水稻、高粱、玉米、大小麦、豆类等。正因物产丰富,人民生活充裕,故得名“充国”,“充”字意为充裕。

安汉

公元前202年,刘邦为纪念纪信舍身保刘安汉之功,在纪信家乡设安汉县,这便是南充称为“安汉”的开端。纪信是南充人,在楚汉相争的关键时刻,他假扮刘邦,吸引楚军注意力,助刘邦成功突围,最终英勇就义。安汉县的设立,既表达了刘邦对纪信的感激,也寓意着汉朝的安宁与稳定。此后,安汉县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经变迁,其辖区范围有所变化,但“安汉”之名在一段时间内一直沿用,成为南充历史上的重要称谓。

果州

南充在古代盛产柑桔,汉朝时在巴郡专门设置桔官,负责管理柑桔的销售与生产。唐朝时,因柑桔产业发达,南充被称为果州。果州之名反映了当时南充的农业特色,也见证了南充在唐朝时期的经济发展与繁荣。

顺庆

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朝廷下诏升果州为顺庆府。“顺庆”之名,寓意着顺应吉庆,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此后,元、明、清时期,南充均为顺庆府或顺庆路,顺庆这一名称在南充的历史上延续了较长时间,成为南充地域文化的重要符号。

南充下辖县区古称探秘

顺庆区:顺庆府的核心区域

顺庆区作为南充市的主城区之一,南宋时为顺庆府的府治所在地,因此得名顺庆。顺庆区在历史上一直是南充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其地理位置优越,嘉陵江穿城而过,交通便利,商业繁荣。

高坪区:因地形得名

高坪区在1993年7月南充县撤销时设置。其名称来源于当地的地形,高坪区地势相对较高,多为丘陵地带,“高坪”之名形象地描绘了这一地形特征。

嘉陵区:因嘉陵江而得名

嘉陵区位于嘉陵江中游西岸,殷商属巴人之国,周为巴子国地。战国后期,为阆中县之域。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属安汉县。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安汉县更名为南充县,嘉陵区仍属之。199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嘉陵区设立,因地处嘉陵江而得名。嘉陵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盐矿、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南充地处四川盐沉积盆地 - 南充岩盆的核心,嘉陵区地下盐矿资源非常丰富,盐层厚度大、品位高,便于水溶开采。

南部县:地居阆中之南

南部县的得名系由充国县——南充国县——南国县演变而来。据《太平寰宇记》卷86阆州南部县记载:“以地居阆中之南,故曰南部。” 东汉时,析充国县东南置南充国县(县治今南部县南隆街道),原充国县改名西充国县(县治今南部县大桥镇)。后来,南充国县去掉 “国” 字,历经变迁,最终形成了如今的南部县。南部县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升钟湖等自然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

营山县:山丘起伏如营垒

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改朗池县为营山县,“因县城周围山丘起伏如营垒然,故名”。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设立郡县制,置城郡于今金城山顶名曰仪隆县。营山县地形独特,山峦起伏,县城周边的山丘形状犹如营垒,这种独特的地形特征赋予了营山县独特的军事防御优势,也成为营山县名称的由来。

蓬安县:因蓬山得名

北周天和四年(569年)置蓬州(州及安国县治地在今营山县安固场),因境东有大小蓬山,州以山名。蓬安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相如故城等历史文化遗迹。蓬安县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而且文化名人辈出,司马相如的故乡就在蓬安县,其文化影响力深远。

仪陇县:避讳改名

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设立郡县制,置城郡于今金城山顶名曰仪隆县,唐大历年初(768年)因避讳唐玄宗李隆基的“隆”字,改为仪陇县。仪陇县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3年8月至1935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仪陇这片土地上领导人民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组织动员群众发展经济,配合红军作战。仪陇还是朱德元帅的故乡,朱德故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

西充县:因西充山得名

唐武德四年(621年)始建县,隶果州,因晋有西充国,治内有西充山,故名西充。西充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农业发达,是中国有机农业的重要基地之一。西充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莲花湖等景点吸引着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阆中市:古称阆中,历史悠久

阆中市历史悠久,早在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就置阆中县,隶巴郡。阆中古城有汉、回、苗、藏等19个民族集居,有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道教的宗教文化汇聚,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景观。相传华夏始祖伏羲和女娲兄妹就孕育在这里;“辅佐刘邦还定三秦”的宗人领袖范目也出生在这里;蜀汉张飞在这里任巴西太守达7年,死后也葬在这里。阆中古城被誉为“阆苑仙境”,拥有“锦屏春晓”“嘉陵秋水”“云台仙风”等秀美的自然景观,还有载入《中国名胜大辞典》的永安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张桓侯祠、天宫院等名胜古迹。

南充市及其下辖县区的古称,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传承。它们承载着南充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信息,反映了南充地区的历史变迁和发展脉络。这些古称,不仅是地名的记忆,更是南充人民心中的文化瑰宝,激励着后人不断探索和传承南充的历史文化。

0 阅读:0

熙来攘去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