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8岁的李建军是工地的建筑监工,工作极度认真负责,常年坚守在工地一线。工作高压下长期熬夜,日均睡眠不足6小时,饮食上重油重盐,十分喜爱红烧猪蹄这类油腻荤菜,错过饭点常用泡面,速食应付,平时几乎不运动,使得1.73m的他体重已经来到了180斤,这种不良的生活作息,使他的身体已经亮起了红灯。

2020年9月5日,李建军在工地上仔细检查着施工进度。正当准备去下一个施工建筑时,他突然感到头部一阵阵眩晕,眼前的建筑物仿佛开始晃动,视野也变得模糊,他赶紧伸手扶住身旁的钢管,借此稳住身体。他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试图通过自我调节缓解这种不适感。然而,当他再次睁开眼睛时,眼前的事物还是摇摇晃晃,他揉了揉眼睛,坐在台阶上休息片刻才逐渐缓解,李建军以为是最近工作太累了,也没太在意。
2020年10月7日,李建军正在工地与设计师讨论施工图纸。突然,他的太阳穴传来一阵难以忍受的剧痛,仿佛有无数把铁锤在同时敲打他的颅骨,脸部也因疼痛而扭曲。他下意识地用双手按揉太阳穴,试图缓解疼痛,但紧接着,他的胸口像被压着重物一般,每一次呼吸都变得异常艰难。他艰难地喘着气,眼睛紧紧盯着前方,却感觉眼前的图纸开始模糊,颜色与线条交织在一起,变得难以辨认。
身体的不适让他无法集中精神,他只能凭借着本能,用颤抖的手去摸索身旁的东西,试图找到一丝支撑。但此时,他的双腿却像失去了知觉一般,软绵绵的使不上劲。他试图站起来,可刚一用力,整个人就失去了平衡,重重地跌坐在冰冷的水泥地面上。这一摔,让他的疼痛更加剧烈,仿佛整个身体都要散架了一般。

一旁的设计师见状,急忙冲过来扶住他。只见李建军脸色已经变得煞白,额头的冷汗顺着脸颊滑落,眼球凸起,嘴唇呈现青紫色,喉咙里发出断续而微弱的喘息声。李建军的双手无力地垂落在身体两侧,嘴角微微颤抖,整个人看起来虚弱至极。意识到情况不对,设计师不敢有丝毫耽搁,一边将他扶到沙发上平躺,一边拿出手机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
不久,救护车呼啸而至。医护人员迅速将李建军抬上担架,进行初步的血压监测,李建军的血压已经来到了165/103mmHg,随后,他们将李建军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急救治疗,待李建军情况稳定下来后,医生对他进行了头部MRI和颈动脉超声的检查,结果显示:双侧基地节前区存在小缺血灶,右侧颈动脉有局部斑块形成,造成50%的狭窄,双侧颈动脉内膜也明显增厚,诊断出高血压引发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医生严肃地告诉李建军的家人:“患者的高血压已经对他的脑血管系统造成了明显损害。这次的发病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如果不及时干预,很可能会进展为脑卒中。必须采取措施来控制他的血压,并预防进一步的血管损害。”医生给李建军开具了硝苯地平,并叮嘱道:“不能在熬夜了,饮食习惯也得改,那些重油重盐的食物要少吃,平时可以多去户外运动,要保持良好心情。”

李建军经过这次事件后,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了全新的认识。他开始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并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同时,他也对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了调整,减少了油腻食物的摄入,增加了蔬菜和水果的比例,每天早晚坚持散步,以提高身体素质。近期去医院复查时,高血压数值已恢复到正常值,正当以为一切都在好转时,意外突然发生。
2021年5月21日,李建军像往常一样早起,坐在床边准备服用降压药。突然,他感到胸口传来一阵前所未有的剧烈疼痛,仿佛有一把无形的重锤在他胸口猛击,李建军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下意识地用手捂住胸口,身体不由自主的后仰,试图以此来缓解那份难以忍受的痛苦,但疼痛却愈发剧烈,他紧闭双眼,眉头因疼痛皱成八字型。
李建军的心脏剧烈跳动,他努力地调整呼吸,试图让自己平静,但每一次吸气都伴随着胸口更剧烈的刺痛,让他几乎窒息,他双手紧紧地抓住床单,借此来分散一点疼痛,慢慢地却感觉双手使不上劲,他整个人倒在床上。李建军的妻子听到他的呻吟声,连忙冲进卧室。此时李建军已经疼的蜷缩成一团,全身因疼痛而不停地颤抖。

妻子看到李建军痛苦不堪的样子,立刻意识到情况危急,迅速拨打了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过程中,李建军的症状愈发严重,他开始大口喘息,每一次呼吸都像是从喉咙里挤出来的,伴随着剧烈的胸痛,不久,救护车抵达,医护人员迅速将李建军抬上担架,急救人员发现李建军肺部出现湿啰音,嘴唇和指甲都变成了淡紫色,便赶紧先对他进行了吸氧急救。
通过初步的生命体征监测。急救人员发现李建军的血压异常升高,心电图结果显示ST段压低,T波倒置,有明显心肌缺血迹象,初步判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到达医院后,李建军立即被送往急救室。医生迅速为他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他的冠状动脉存在65%严重狭窄,心肌供血不足。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于是,医生紧急为李建军进行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成功开通了堵塞的血管,恢复了心肌的血液供应,李建军的生命体征也逐步恢复稳定。
医生对李建军的妻子说:“李建军的病情出现了我们最不愿看到的变化。尽管前期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调整,他的高血压症状一度得到缓解,但这次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说明他的心血管健康状况依然十分危急。”

妻子听到一脸不可置信,她激动地说道:“怎么会呢?他一直在按时吃药,不抽烟不喝酒,饮食一直保持清淡健康,也没在熬夜,之前测量高血压也很正常,怎么突然又心肌梗死了呢?”医生也感到十分疑惑,连忙询问:“那他有没有严格按照医嘱服药,没有随意增减剂量或漏服吗”妻子却表明李建军一直都是按照医生开的药量准时服药的,为了找到原因,医生仔细询问了他的生活习惯和用药细节,最终发现了罪魁祸首。
医生看着诊断单,叹气道:“唉,这简直是无妄之灾,他在服用硝苯地平的过程中忽略了两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导致他病情加重的原因,临床上有很多患者也是因为忽略了这个问题,甚至导致脑出血脑卒中,如果能注意到这一点,用药才是安全的事情......”
李建军在服用硝苯地平时忽略了哪两个关键?
一是未持续监测血压变化。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血压的监测是日常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硝苯地平作为一种常用的降压药物,虽然能够有效地控制血压,但每个患者的反应和适应性都有所不同。李建军在初期按时服药后,血压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这让他可能产生了误解,认为只要继续服药,血压就会保持稳定。然而,事实上,血压是一个受到多种内外因素影响的动态指标,包括情绪变化、饮食习惯、作息规律等。因此,即使血压在短时间内保持稳定,也不能掉以轻心。李建军如果能够坚持定期监测血压,就能及时发现血压的异常波动,从而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避免血压持续升高对心血管系统造成的进一步损害,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二是可能未注意药物与饮食的相互作用。在服用硝苯地平期间,患者的饮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特别是葡萄柚类食物,它们会影响硝苯地平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过程,使药物在体内的浓度生蚝,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甚至可能引发心血管事件。而李建军正是在服药期间经常食用葡萄柚类食物,导致硝苯地平在体内浓度异常升高,从而加重心脏的负担,导致出现急性心肌梗死。
高血压患者在服用硝苯地平时,应时刻保持警惕,不仅要坚持规律服药,还要定期监测血压,以及注意避免与药物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食物。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用药的安全和有效,维护自己的健康。李建军的经历应该作为一个警示,提醒其他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细心和谨慎。
资料来源:
[1]曹忠萍,姜宴.新型健康管理方案在高血压眩晕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OL].华夏医学,1-7[2025-04-22].
[2]张瑞雪,潘英姿,李琦,等.豆类摄入量与主要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关系[J/OL].中华高血压杂志(中英文),1-10[2025-04-22].
[3]井天月,崔梁瑜,李玉坤,等.基于德尔菲法的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诊断条目专家共识[J/OL].中华中医药学刊,1-15[2025-04-22].
(《回顾:48岁男子吃硝苯地平降压,一年后去复诊,情况令医生惊讶》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