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详注(第六十七回)
见土仪颦卿思故里 闻秘事凤姐讯家童
潘建华
话说尤三姐自尽之后,尤老娘和二姐儿、贾珍、贾琏等俱不胜(非常)悲恸(悲伤哀痛。恸:tòng),自不必说,忙令人盛殓(把死者妆裹后放入棺材),送往城外埋葬。柳湘莲见尤三姐身亡,痴情眷恋,却被道人数句冷言(警醒人的话)打破迷关(形容除去思想上的迷惘。迷关:指令人迷惑的境地),竟自截发(剃去头发)出家,跟随疯道人飘然(形容洒脱的样子)而去,不知何往。暂且不表(不提,不说)。
且说薛姨妈闻知湘莲已说定了尤三姐为妻,心中甚喜,正是高高兴兴要打算替他买房子,治(置办)家伙(指日用器物),择吉(选择吉日)迎娶,以报他救命之恩。忽有家中小厮吵嚷“三姐儿自尽了”,被小丫头们听见,告知薛姨妈。薛姨妈不知为何,心甚叹息。正在猜疑,宝钗从园里过来,薛姨妈便对宝钗说道:“我的儿,你听见了没有?你珍大嫂子的妹妹三姑娘,他(她)不是已经许定给你哥哥的义弟(指结拜兄弟中年龄较小的一方)柳湘莲了么,不知为什么自刎了。那柳湘莲也不知往那(哪)里去了。真正奇怪的事,叫人意想不到。”
宝钗听了,并不在意(放在心上),便说道:“俗语说的(得)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比喻人的命运难以预料。测:预料。旦夕:早晚,比喻时间短)。这也是他们前生(前世)命定(命里注定)。前日妈妈为他救了哥哥,商量着替他料理,如今已经死的死了,走的走了,依我说,也只好由他(它)罢了。妈妈也不必为他们伤感了。倒是自从哥哥打(从)江南回来了一二十日,贩(买进货物后再卖出)了来的货物,想来也该发(派送,处理)完了。那同伴(伴随)去的伙计(店员)们辛辛苦苦的,回来几个月了,妈妈和哥哥商议商议,也该请一请,酬谢(用金钱、礼物等表示谢意,答谢)酬谢才是。别叫人家看着无理(无礼)似的。”
母女正说话间,见薛蟠自外而入,眼中尚有泪痕。一进门来,便向他母亲拍手(两手相击,表示意外、诧异之情)说道:“妈妈可知道柳二哥、尤三姐的事么?”薛姨妈说:“我才听见说,正在这里和你妹妹说这件公案(离奇的事情)呢。”薛蟠道:“妈妈可听见说柳湘莲跟着一个道士出了家了么?”薛姨妈道:“这越发(更加)奇了。怎么柳相公(旧时称上层社会的年轻男子)那样一个年轻的聪明人,一时糊涂,就跟着道士去了呢。我想你们好了一场,他又无父母兄弟,只身(孤身)一人在此,你该各处找找他才是。靠(投奔)那道士能往那(哪)里远去,左不过(不外乎,无非)是在这方近(附近)左右(指不远的范围)的庙里寺里罢了。”薛蟠说:“何尝不是呢。我一听见这个信儿,就连忙带了小厮们在各处寻找,连一个影儿也没有。又去问人,都说没看见。”
薛姨妈说:“你既找寻过没有(没找到),也算把你作朋友的心尽了。焉知(怎么知道)他这一出家不是得了好处去(好去处,好归宿)呢。只是你如今也该张罗(料理,打理)张罗买卖(指生意),二则把你自己娶媳妇应办的事情,倒早些料理料理。咱们家没人,俗语说的‘夯雀儿先飞’(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要提早,省得耽误。夯:bèn,同“笨”),省得临时丢三落四(形容做事错乱,顾此失彼)的(地)不齐全,令人笑话。再者你妹妹才说,你也回家半个多月了,想货物也该发完了,同你去的伙计们,也该摆桌酒给他们道道乏(表示感谢他人的劳累、帮助)才是。人家陪着你走了二三千里的路程,受了四五个月的辛苦,而且在路上又替你担(承担,分担)了多少的惊怕(惊恐害怕)沉重(指重大的责任)。”薛蟠听说,便道:“妈妈说的(得)很是。倒是妹妹想的(得)周到。我也这样想着,只因这些日子为各处发货(派送货物)闹的(得)脑袋都大了(形容头昏脑胀)。又为柳二哥的事忙了这几日,反倒落了一个空(形容事情毫无结果),白张罗了一会子(一段时间),倒把正经事(指应该做的事)都误了。要不然定了明儿后儿下帖儿(送请帖)请罢。”薛姨妈道:“由你办去罢。”
话犹未了,外面小厮进来回说:“管总(负管理总责)的张大爷差人送了两箱子东西来,说这是爷各自(自己)买的,不在货帐里面。本要早送来,因货物箱子压着,没得(没有办法)拿;昨儿货物发完了,所以今日才送来了。”一面说,一面又见两个小厮搬进了两个夹板(用来夹住物体的板子,用木头或金属制成)夹的大棕箱(外层包有棕毛织物的箱子)。薛蟠一见,说:“嗳哟,可是我怎么就糊涂到这步田地(境地,程度)了!特特(专门)的(地)给妈和妹妹带来的东西,都忘了没拿了家里来,还是伙计送了来了。”宝钗说:“亏你说,还是特特的(地)带来的才放了一二十天,若不是特特的(地)带来,大约要放到年底下(年终,过年时)才送来呢。我看你也诸事太不留心了。”薛蟠笑道:“想是在路上叫人把魂吓掉了,还没归窍(迷信说法,认为人的灵魂能通过躯体的孔道出去,又能从孔道回来)呢。”说着大家笑了一回,便向小丫头说:“出去告诉小厮们,东西收下,叫他们回去罢。”
薛姨妈同宝钗因问:“到底是什么东西,这样捆着绑着的?”薛蟠便命叫两个小厮进来,解了绳子,去了夹板,开了锁看时,这一箱都是绸缎绫锦洋货(指外国进口的货物)等家常应用之物。薛蟠笑着道:“那一箱是给妹妹带的。”亲自来开。母女二人看时,却是些笔、墨、纸、砚、各色笺纸、香袋、香珠、扇子、扇坠、花粉、胭脂等物;外有虎丘(山名,在江苏苏州,有虎丘塔、剑池等名胜古迹)带来的自行人(一种用发条驱动的机械玩偶)、酒令儿(这里指行酒令时所用的牙筹、纸牌之类的玩具),水银(汞的通称。因其流动如水,颜色如银,故称)灌(浇铸)的打筋斗小小子(一种能翻跟斗的人偶玩具),沙子灯(一种玻璃罩子灯),一出一出的泥人儿的戏(《桐桥倚棹录》:“头等泥货在虎丘山门以内。其法始于宋时袁玉昌,专做泥美人、你婴孩及人物故事。以十六出为一堂,高只三五寸,彩画鲜妍。”出:量词,指一个独立的剧目或节目。泥人儿:用粘土捏成的人物塑像),用青纱罩的匣子装着;又有在虎丘山上泥捏的薛蟠的小像(与本人形象相似的小型图画或雕塑),与薛蟠毫无差错(出入)。宝钗见了,别的都不理论(在意,顾及),倒是薛蟠的小像,拿着细细看了一看,又看看他哥哥,不禁笑起来了。因叫莺儿带着几个老婆子将这些东西连箱子送到园里去,又和母亲、哥哥说了一回(一会儿)闲话儿(无关紧要的话),才回园里去了。这里薛姨妈将箱子里的东西取出,一分(份)一分(份)的(地)打点(安排,分配)清楚,叫同喜送给贾母并王夫人等处不提(不谈)。
且说宝钗到了自己房中,将那些玩意儿(玩具,工艺品)一件一件的(地)过了目(看一遍,审核),除了自己留用之外,一分(份)一分(份)配合(分配,搭配)妥当,也有送笔墨纸砚的,也有送香袋、扇子、香坠(香木材料等制成的坠子,作装饰用)的,也有送脂粉、头油(润泽头发用的油)的,有单送顽(玩)意儿的。只有黛玉的比别人不同,且又加厚(加大,加多)一倍。一一打点完毕,使莺儿同着一个老婆子,跟着(随即)送往各处。
这边姊妹诸人都收了东西,赏赐来使(来送东西的人),说见面再谢。惟有林黛玉看见他(她)家乡之物,反自触物伤情(看到熟悉的东西,引起心中悲伤的情感),想起父母双亡,又无兄弟,寄居(借住,长时间住在他乡或别人家里)亲戚家中,那(哪)里有人也给我带些土物(地方特产)?想到这里,不觉的(地)又伤起心来了。
紫鹃深知黛玉心肠(心思),但也不敢说破(说穿,把真相说出来),只在一旁劝道:“姑娘的身子多病,早晚服药,这两日看着比那些日子略好些。虽说精神长(提起)了一点儿,还算不得十分大好。今儿宝姑娘送来的这些东西,可见宝姑娘素日(平时)看得姑娘很重,姑娘看着该喜欢才是,为什么反倒伤起心来。这不是宝姑娘送东西来倒叫姑娘烦恼了不成?就是宝姑娘听见,反觉脸上不好看(形容情面上过不去)。再者这里老太太们为姑娘的病体,千方百计请好大夫配药诊治,也为是姑娘的病好。这如今才好些,又这样哭哭啼啼,岂不是自己遭踏(糟蹋,摧残)了自己身子,叫老太太看着添了愁烦了么?况且姑娘这病,原是素日(平时)忧虑过度,伤了血气(指元气,精力)。姑娘的千金贵体(形容身份高贵的女子的身体。贵体:敬辞,称对方的身体),也别自己看轻了。”紫鹃正在这里劝解,只听见小丫头子在院内说:“宝二爷来了。”紫鹃忙说:“请二爷进来罢。”
只见宝玉进房来了,黛玉让坐毕,宝玉见黛玉泪痕满面,便问:“妹妹,又是谁气着你了?”黛玉勉强笑道:“谁生什么气。”旁边紫鹃将嘴向床后桌上一努(撅),宝玉会意,往那里一瞧,见堆着许多东西,就知道是宝钗送来的,便取笑说道:“那(哪)里这些东西,不是妹妹要开杂货铺(售卖各种日用零星货物的店铺)啊?”黛玉也不答言。紫鹃笑着道:“二爷还提(说)东西呢。因宝姑娘送了些东西来,姑娘一看就伤起心来了。我正在这里劝解,恰好二爷来的(得)很巧,替我们劝劝。”宝玉明知黛玉是这个缘故,却也不敢提头儿(提起话头),只得笑说道:“你们姑娘的缘故想来不为别的,必是宝姑娘送来的东西少,所以生气伤心。妹妹,你放心,等我明年叫人往江南去,与你多多的(地)带两船来,省得你淌眼抹泪的。”
黛玉听了这些话,也知宝玉是为自己开心,也不好推(拒绝),也不好任(由着),因说道:“我任凭(尽管)怎么没见世面,也到不了这步田地,因送的东西少,就生气伤心。我又不是两三岁的小孩子,你也忒(太)把人看得小气了。我有我的缘故,你那(哪)里知道。”说着,眼泪又流下来了。宝玉忙走到床前,挨着黛玉坐下,将那些东西一件一件拿起来摆弄(摆布,鼓捣)着细瞧,故意问这是什么,叫什么名字;那是什么做的,这样齐整;这是什么,要他(它)做什么使用。又说这一件可以摆在面前;又说那一件可以放在条桌(长条形的桌子)上当古董儿(古代留传下来的器物)倒好呢。一味(一直,总是)的(地)将(拿)些没要紧(不重要)的话来厮混(嬉闹)。
黛玉见宝玉如此,自己心里倒过不去(歉疚,过意不去),便说:“你不用在这里混搅(胡闹,瞎搅和)了。咱们到宝姐姐那边去罢。”宝玉巴不得(迫切希望)黛玉出去散散闷,解了悲痛,便道:“宝姐姐送咱们东西,咱们原该谢谢去。”黛玉道:“自家姊妹,这倒不必。只是到他(她)那边,薛大哥回来了,必然告诉他(她)些南边的古迹儿(故事),我去听听,只当回了家乡一趟的。”说着,眼圈儿又红了。宝玉便站着等他(她)。黛玉只得同他出来,往宝钗那里去了。
且说薛蟠听了母亲之言,急下了请帖,办了酒席。次日,请了四位伙计,俱已到齐,不免说些贩卖帐目发货之事。不一时,上席(入席)让坐(请客人入座),薛蟠挨次斟了酒。薛姨妈又使人出来致意(表示谢意)。大家喝着酒说闲话儿。内中一个道:“今日这席上短(缺少)两个好朋友。”众人齐问是谁,那人道:“还有谁,就是贾府上的琏二爷和大爷的盟弟(结拜的兄弟)柳二爷。”大家果然都想起来,问着薛蟠道:“怎么不请琏二爷和柳二爷来?”薛蟠闻言,把眉一皱,叹口气道:“琏二爷又往平安州去了,头两天就起了身(起程,动身)的。那柳二爷竟别提起,真是天下头一件奇事。什么是柳二爷,如今不知那(哪)里作柳道爷(称道士)去了。”
众人都诧异道:“这是怎么说?”薛蟠便把湘莲前后事体(事情)说了一遍。众人听了,越发(更加)骇异(惊讶),因说道:“怪不的(得)前日我们在店里仿仿佛佛(好像,隐隐约约)也听见人吵嚷说,有一个道士三言两语(几句话,形容话很少)把一个人度(度脱,劝人出家)了去了,又说一阵风刮了去了(意谓一阵大风后就不见了人影)。只不知是谁。我们正发货,那(哪)里有闲工夫打听这个事去,到如今还是似信不信的。谁知就是柳二爷呢。早知是他,我们大家也该劝他劝才是。任他怎么着,也不叫他去。”内中一个道:“别是这么着罢?”众人问怎么样,那人道:“柳二爷那样个伶俐人(聪明人),未必是真跟了道士去罢。他原会些武艺(武功,武术),又有力量(力气,这里是能力的意思),或看破那道士的妖术邪法(欺人惑众、旁门左道的法术),特意(特地,故意)跟他去,在背地摆布(收拾)他,也未可知(用在句末表示或有可能的推测)。”薛蟠道:“果然如此倒也罢了。世上这些妖言惑众(用邪说迷惑人)的人,怎么没人治(整治,惩办)他一下子(一次,一回)。”众人道:“那时难道你知道了也没找寻他去?”薛蟠说:“城里城外,那(哪)里没有找到?不怕你们笑话,我找不着他,还哭了一场呢。”言毕,只是长吁短叹(形容一声接一声地叹气。吁:叹气)无精打彩(形容不高兴,没精神。彩:同“采”)的,不像往日高兴。众伙计见他这样光景(情形),自然不便久坐,不过随便喝了几杯酒,吃了饭,大家散了。
且说宝玉同着黛玉到宝钗处来。宝玉见了宝钗,便说道:“大哥哥辛辛苦苦的(地)带了东西来,姐姐留着使罢,又送我们。”宝钗笑道:“原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过是远路带来的土物儿(土产,地方特产),大家看着新鲜(新奇,特殊)些就是了。”黛玉道:“这些东西我们小时候倒不理会(不在意,不重视),如今看见,真是新鲜物儿了。”宝钗因笑道:“妹妹知道,这就是俗语说的‘物离乡贵’(物品离开产地越远,就越显得珍贵),其实可算什么呢。”宝玉听了这话正对了黛玉方才的心事,连忙拿话岔(转移话题)道:“明年好歹(如果)大哥哥再去时,替我们多带些来。”黛玉瞅了他一眼,便道:“你要你只管说,不必拉扯(牵扯,牵连)上人。姐姐你瞧,宝哥哥不是给姐姐来道谢,竟又要定下明年的东西来了。”说的(得)宝钗、宝玉都笑了。
三个人又闲话(闲谈)了一回(一会儿),因提起黛玉的病来。宝钗劝了一回(一番),因说道:“妹妹若觉着身子不爽快(不舒服),倒要自己勉强扎挣(挣扎)着出来各处走走逛逛,散散心,比在屋里闷坐着到底(终究)好些。我那两日不是觉着发懒(身体困倦,懒得动),浑身发热,只是要歪(躺)着,也因为时气(指发生传染病的气候)不好,怕病,因此寻些事情自己混(指打发时间)着。这两日才觉着好些了。”黛玉道:“姐姐说的何尝不是。我也是这么想着呢。”大家又坐了一会子方散。宝玉仍把黛玉送至潇湘馆门首,才各自回去了。
且说赵姨娘因见宝钗送了贾环些东西,心中甚是喜欢,想道:“怨不得别人都说那宝丫头好,会做人,很大方,如今看起来果然不错。他(她)哥哥能带了多少东西来,他(她)挨门儿(挨户,一家一家地)送到,并不遗漏一处,也不露出谁薄谁厚(薄厚:喻指感情亲疏),连我们这样没时运(指运气不好)的,他(她)都想到了。若是那林丫头,他(她)把我们娘儿们正眼也不瞧,那(哪)里还肯送我们东西?”一面想,一面把那些东西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的(地)摆弄瞧看一回(一番)。忽然想到宝钗系王夫人的亲戚,为何不到王夫人跟前卖个好儿(讨一次好)呢。自己便蝎蝎螫螫(形容大惊小怪或装模作样的样子)的(地)拿着东西,走至王夫人房中,站在旁边,陪笑说道:“这是宝姑娘才刚(刚才)给环哥儿的。难为宝姑娘这么年轻的人,想的(得)这么周到,真是大户人家(指富贵人家)的姑娘,又展样(形容气度豁达),又大方(大气,不吝啬),怎么叫人不敬服呢。怪不得老太太和太太成日家(一天到晚)都夸他(她)疼他(她)。我也不敢自专(自作主张)就收起来,特拿来给太太瞧瞧,太太也喜欢喜欢。”王夫人听了,早知道来意了,又见他(她)说的(得)不伦不类(形容说话没有道理,颠三倒四),也不便不理他(她),说道:“你自管(只管)收了去给环哥顽(玩)罢。”赵姨娘来时兴兴头头(形容很高兴的样子),谁知抹了一鼻子灰(比喻想讨好而结果落个没趣),满心生气,又不敢露(表现)出来,只得讪讪(难为情的样子)的(地)出来了。到了自己房中,将东西丢在一边,嘴里咕咕哝哝(小声嘀咕)自言自语道:“这个又算了个什么儿(对某种情景发出慨叹,含不满、否定意味)呢。”一面坐着,各自(自己)生了一回(一会儿)闷气(郁结在心中不能发泄的怨气)。
却说莺儿带着老婆子们送东西回来,回复了宝钗,将众人道谢的话并赏赐的银钱都回(汇报)完了,那老婆子便出去了。莺儿走近前来一步,挨着(靠近)宝钗悄悄的(地)说道:“刚才我到琏二奶奶那边,看见二奶奶一脸(满脸)的怒气。我送下东西出来时,悄悄的(地)问小红,说刚才二奶奶从老太太屋里回来,不似往日欢天喜地(形容非常高兴)的,叫了平儿去,唧唧咕咕(形容小声说话)的(地)不知说了些什么。看那个光景(情形),倒像有什么大事的似的。姑娘没听见那边老太太有什么事?”宝钗听了,也自己纳闷(疑惑不解),想不出凤姐是为什么有气,便道:“各人家有各人的事,咱们那(哪)里管得。你去倒茶去罢。”莺儿于是出来,自去倒茶不提(不谈)。
且说宝玉送了黛玉回来,想着黛玉的孤苦,不免也替他(她)伤感起来。因要将这话告诉袭人,进来时却只有麝月、秋纹在房中。因问:“你袭人姐姐那(哪)里去了?”麝月道:“左不过(不外乎,无非)在这几个院里,那(哪)里就丢了他(她)。一时(一会儿)不见,就这样找。”宝玉笑着道:“不是怕丢了他(她)。因我方才到林姑娘那边,见林姑娘又正伤心呢。问起来却是为宝姐姐送了他(她)东西,他(她)看见是他(她)家乡的土物(土产),不免对景伤情(看见熟悉的景物,因而联想到一些人和事,引起感伤)。我要告诉你袭人姐姐,叫他(她)闲时过去劝劝。”正说着,晴雯进来了,因问宝玉道:“你回来了,你又要叫劝谁?”宝玉将方才的话说了一遍。晴雯道:“袭人姐姐才出去,听见他(她)说要到琏二奶奶那边去。保不住(说不定,可能)还到林姑娘那里。”宝玉听了,便不言语。秋纹倒了茶来,宝玉漱了一口,递给小丫头子,心中着实(实在)不自在(不开心),就随便歪(躺)在床上。
却说袭人因宝玉出门,自己作了回活计(针线活),忽想起凤姐身上不好,这几日也没有过去看看,况闻贾琏出门,正好大家说说话儿。便告诉晴雯:“好生(好好)在屋里,别都出去了,叫宝玉回来抓不着人(找不到人)。”晴雯道:“嗳哟,这屋里单你一个人记挂着他,我们都是白闲着混饭吃(光吃饭而不做事)的。”袭人笑着,也不答言,就走了。
刚来到沁芳桥畔,那时正是夏末秋初,池中莲藕新残相间(相互间杂),红绿离披(纷乱分散的样子)。袭人走着,沿堤看顽(玩)了一回。猛抬头看见那边萄架底下有人拿着掸子(用鸡毛或布绑成的除去灰尘的用具)在那里掸(拂去)什么呢,走到跟前,却是老祝妈。那老婆子见了袭人,便笑嘻嘻的(地)迎上来,说道:“姑娘怎么今日得工夫出来逛逛?”袭人道:“可不是。我要到琏二奶奶家瞧瞧去。你在这里做什么呢?”那婆子道:“我在这里赶蜜蜂儿。今年三伏(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里雨水少,这果子树上都有虫子,把果子吃的(得)疤瘌流星(疤痕累累的样子。瘌:là)的(地)掉了好些下来。姑娘还不知道呢,这马蜂(昆虫名,形态像胡蜂,黃色,尾部有毒刺)最可恶的,一嘟噜(一串。嘟噜:dū lu)上只咬破三两个儿,那破的水滴到好的上头,连这一嘟噜都是要烂的。姑娘你瞧,咱们说话的空儿没赶,就落上许多了。”袭人道:“你就是不住手(一直不停)的(地)赶,也赶不了许多。你倒是告诉买办(负责采购货物的人),叫他多多做些小冷布(稀疏透气的纱布)口袋儿,一嘟噜套上一个,又透风,又不遭塌(损坏,浪费)。”婆子笑道:“倒是姑娘说的(得)是。我今年才管上,那(哪)里知道这个巧法儿(好方法)呢。”因又笑着说道:“今年果子虽遭踏了些,味儿倒好,不信摘一个姑娘尝尝。”袭人正色(严肃认真的样子)道:“这那(哪)里使得。不但没熟吃不得,就是熟了,上头(这里指主子)还没有供鲜(把每年首次摘下的果品敬奉神佛),咱们倒先吃了。你是府里使老了的(这里是待了很长时间的意思),难道连这个规矩都不懂了。”老祝忙笑道:“姑娘说得是。我见姑娘很喜欢,我才敢这么说,可就把规矩错了,我可是老糊涂了。”袭人道:“这也没有什么。只是你们有年纪的老奶奶们,别先领着头儿(带头)这么着就好了。”说着遂一径(径直)出了园门,来到凤姐这边。
一到院里,只听凤姐说道:“天理良心(多用于发誓,表示凭天性和善心行事),我在这屋里熬的(得)越发(更加)成了贼了。”袭人听见这话,知道有原故(指没有显露的事情)了,又不好回来,又不好进去,遂把脚步放重些,隔着窗子问道:“平姐姐在家里呢么?”平儿忙答应着迎出来。袭人便问:“二奶奶也在家里呢么,身上可大安了?”说着,已走进来。
凤姐装着在床上歪(躺)着呢,见袭人进来,也笑着站起来,说:“好些了,叫你惦着。怎么这几日不过我们这边坐坐?”袭人道:“奶奶身上欠安,本该天天过来请安才是。但只怕奶奶身上不爽快(不舒服),倒要静静儿的(地)歇歇儿,我们来了,倒吵的(得)奶奶烦(厌烦)。”凤姐笑道:“烦是没的话(没有的话,表示对方所说的事情不存在)。倒是宝兄弟屋里虽然人多,也就靠着你一个照看他,也实在的(地)离不开。我常听见平儿告诉我,说你背地里还惦着我,常常问我。这就是你尽心了。”一面说着,叫平儿挪了张杌子(方形而无靠背的小凳子。杌:wù)放在床旁边,让袭人坐下。
丰儿端进茶来,袭人欠身(身体稍微向上向前,作要站起的姿势,多表示对人恭敬)道:“妹妹坐着罢。”一面说闲话儿(题外话)。只见一个小丫头子在外间屋里悄悄的(地)和平儿说:“旺儿来了。在二门上伺候着呢。”又听见平儿也悄悄的(地)道:“知道了。叫他先去,回来(回头,等一会儿)再来,别在门口儿站着。”袭人知他(她)们有事,又说了两句话,便起身要走。凤姐道:“闲来坐坐,说说话儿,我倒开心。”因命平儿:“送送你妹妹。”平儿答应着送出来。只见两三个小丫头子,都在那里屏声息气(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屏:bǐng,抑制。息:停止)齐齐(形容恭敬的样子)的(地)伺候着。袭人不知何事,便自去了。
却说平儿送出袭人,进来回道:“旺儿才来了,因袭人在这里我叫他先到外头等等儿,这会子(这时候)还是立刻叫他呢,还是等着?请奶奶的示下(吩咐)。”凤姐道:“叫他来。”平儿忙叫小丫头去传旺儿进来。这里凤姐又问平儿:“你到底(究竟)是怎么听见说的?”平儿道:“就是头里那小丫头子的话。他(她)说他(她)在二门里头听见外头两个小厮说:‘这个新二奶奶比咱们旧二奶奶还俊(漂亮)呢,脾气儿也好。’不知是旺儿是谁,吆喝(呵斥)了两个一顿,说:‘什么新奶奶旧奶奶的,还不快悄悄儿的呢,叫里头知道了,把你的舌头还割了呢。’”平儿正说着,只见一个小丫头进来回说:“旺儿在外头伺候着呢。”凤姐听了,冷笑了一声说:“叫他进来。”那小丫头出来说:“奶奶叫呢。”旺儿连忙答应着进来。
旺儿请了安,在外间门口垂手(双手下垂,表示恭敬)侍立。凤姐儿道:“你过来,我问你话。”旺儿才走到里间门旁站着。凤姐儿道:“你二爷在外头弄了人,你知道不知道?”旺儿又打着千儿(右手下垂,左腿向前屈膝行半跪礼)回道:“奴才天天在二门上听差事,如何能知道二爷外头的事呢。”凤姐冷笑道:“你自然不知道。你要知道,你怎么拦人呢。”旺儿见这话,知道刚才的话已经走了风(走漏风声,泄露消息)了,料着瞒不过,便又跪回道:“奴才实在不知。就是头里兴儿和喜儿两个人在那里混说,奴才吆喝了他们两句。内中深情底里(指详情和底细。深情:内情)奴才不知道,不敢妄回(乱说,胡乱回答)。求奶奶问兴儿,他是长跟二爷出门的。”
凤姐听了,下死劲啐(唾人以表示鄙斥)了一口,骂道:“你们这一起(一群,一批)没良心的混帐(骂人无耻)忘八崽子(骂人的话,比喻言行卑鄙龌龊的人)!都是一条藤儿(比喻串通一气,一伙),打量(以为)我不知道呢。先去给我把兴儿那个忘八崽子叫了来,你也不许走。问明白了他,回来再问你。好,好,好,这才是我使出来的好人呢!”那旺儿只得连声答应几个是,磕了个头爬起来出去,去叫兴儿。
却说兴儿正在帐房儿里和小厮们玩呢,听见说二奶奶叫,先唬(同“吓”)了一跳,却也想不到是这件事发作(这里是暴露的意思)了,连忙跟着旺儿进来。旺儿先进去,回说:“兴儿来了。”凤姐儿厉声道:“叫他!”那兴儿听见这个声音儿,早已没了主意了,只得乍着胆子(勉强壮起胆子)进来。凤姐儿一见,便说:“好小子(对人轻狎或戏谑的称呼)啊!你和你爷办的好事(反语,指坏事)啊!你只实说罢!”兴儿一闻此言,又看见凤姐气色及两边丫头们的光景(情形),早唬(同“吓”)软(身体无力的样子)了,不觉跪下,只是磕头。
凤姐儿道:“论起这事来,我也听见说不与你相干。但只你不早来回(禀报)我知道,这就是你的不是(过错)了。你要实说了,我还饶你;再有一字虚言(假话),你先摸摸你腔子(胸腔,这里指脖子)上几个脑袋瓜子(头,脑袋)!”兴儿战战兢兢(形容非常害怕而又小心谨慎。战战:畏惧发抖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的(地)朝上磕头道:“奶奶问的是什么事,奴才(家奴在主子面前的自称)同爷办坏了?”凤姐听了,一腔火(满腔怒火)都发作(暴发)起来,喝命:“打嘴巴!”旺儿过来才要打时,凤姐儿骂道:“什么糊涂忘八崽子!叫他自己打,用你打吗!一会子你再各人(自己)打你那嘴巴子还不迟呢。”那兴儿真个自己左右开弓(原指双手都能射箭。这里比喻两手轮流打耳光)打了自己十几个嘴巴。凤姐儿喝声“站住”,问道:“你二爷外头娶了什么新奶奶旧奶奶的事,你大概不知道啊。”
兴儿见说出这件事来,越发(更加)着了慌,连忙把帽子抓下来在砖地上咕咚咕咚(拟声词,这里形容头撞击地面的声音)碰的(得)头山响(形容声音很大),口里说道:“只求奶奶超生(比喻宽恕原谅),奴才再不敢撒一个字儿的谎。”凤姐道:“快说!”兴儿直蹶蹶(形容身体挺直的样子)的(地)跪起来回道:“这事头里(起先,开始)奴才也不知道。就是这一天,东府里大老爷送了殡,俞禄往珍大爷庙里去领银子。二爷同着蓉哥儿到了东府里,道儿(路)上爷儿两个说起珍大奶奶那边的二位姨奶奶来。二爷夸他(她)好,蓉哥儿哄着二爷,说把二姨奶奶说给(这里指牵线搭桥,介绍)二爷。”凤姐听到这里,使劲啐道:“呸,没脸(不要脸)的忘八蛋!他(她)是你那(哪)一门子(一房,一家)的姨奶奶!”
兴儿忙又磕头说:“奴才该死!”往上瞅(chǒu,看)着,不敢言语。凤姐儿道:“完了吗?怎么不说了?”兴儿方才又回道:“奶奶恕(宽恕)奴才,奴才才敢回(禀报)。”凤姐啐道:“放你妈的屁,这还什么恕不恕了。你好生(好好)给我往下说,好多着呢(单独成句,用于命令或斥责别人的话后面,表示要对方照说话人所说的去做才合适)。”兴儿又回道:“二爷听见这个话就喜欢了。后来奴才也不知道怎么就弄真(弄假成真)了。”凤姐微微冷笑道:“这个自然么,你可那(哪)里知道呢!你知道的(得)只怕都烦(厌烦,厌倦)了呢。是了,说底下(后面)的罢!”兴儿回道:“后来就是蓉哥儿给二爷找了房子。”凤姐忙问道:“如今房子在那(哪)里?”兴儿道:“就在府后头。”凤姐儿道:“哦。”回头瞅着平儿道:“咱们都是死人(形容反应迟钝的人)哪。你听听!”平儿也不敢作声。
兴儿又回道:“珍大爷那边给了张家不知多少银子,那张家就不问(不追究)了。”凤姐道:“这里头怎么又扯拉上什么张家、李家咧呢?”兴儿回道:“奶奶不知道,这二奶奶……”刚说到这里,又自己打了个嘴巴,把凤姐儿倒怄笑(逗笑)了。两边的丫头也都抿嘴儿笑。兴儿想了想,说道:“那珍大奶奶的妹子……”凤姐儿接着道:“怎么样?快说呀。”兴儿道:“那珍大奶奶的妹子原来从小儿有人家的,姓张,叫什么张华,如今穷的(得)待好(就要,将要)讨饭。珍大爷许了他银子,他就退了亲了。”
凤姐儿听到这里,点了点头儿,回头便望丫头们说道:“你们都听见了?小忘八崽子,头里他还说他不知道呢!”兴儿又回道:“后来二爷才叫人裱糊(用纸糊顶棚或墙)了房子,娶过来了。”凤姐道:“打那(哪)里娶过来的?”兴儿回道:“就在他(她)老娘家抬过来的。”凤姐道:“好罢咧(相当于“好嘛”,表示气愤)。”又问:“没人送亲(送女方到男家成婚)么?”兴儿道:“就是蓉哥儿。还有几个丫头、老婆子们,没别人。”凤姐道:“你大奶奶没来吗?”兴儿道:“过了两天,大奶奶才拿了些东西来瞧的。”凤姐儿笑了一笑,回头向平儿道:“怪道(难怪)那两天二爷称赞大奶奶不离嘴呢。”掉过脸来又问兴儿,“谁伏(服)侍呢?自然是你了。”兴儿赶着碰头(连着磕头)不言语。
凤姐又问:“前头那些日子说给那府里办事,想来办的就是这个了。”兴儿回道:“也有办事的时候,也有往新房(指新婚夫妇居住的房子,洞房)子里去的时候。”凤姐又问道:“谁和他(她)住着呢。”兴儿道:“他(她)母亲和他(她)妹子。昨儿他妹子各人(自己)抹了脖子(自刎,自杀)了。”凤姐道:“这又为什么?”兴儿随将柳湘莲的事说了一遍。凤姐道:“这个人还算造化(运气)高,省了当那出名儿的忘八(指妻子有外遇的人)。”因又问道:“没了别的事了么?”兴儿道:“别的事奴才不知道。奴才刚才说的字字是实话,一字虚假,奶奶问出来只管打死奴才,奴才也无怨的。”
凤姐低了一回(一会儿)头,便又指着兴儿说道:“你这个猴儿崽子就该打死。这有什么瞒着我的?你想着瞒了我,就在你那糊涂爷跟前讨了好儿了,你新奶奶好疼你。我不看你刚才还有点怕惧儿,不敢撒谎,我把你的腿不给你砸折了呢。”说着喝声,“起去(滚开的意思)。”兴儿瞌了个头,才爬起来,退到外间门口,不敢就走(马上离开)。凤姐道:“过来,我还有话呢。”兴儿赶忙垂手敬听(恭听)。凤姐道:“你忙什么,新奶奶等着赏你什么呢?”兴儿也不敢抬头。
凤姐道:“你从今日不许过去。我什么时候叫你,你什么时候到。迟一步儿,你试试!出去罢。”兴儿忙答应几个“是”,退出门来。凤姐又叫道:“兴儿!”兴儿赶忙答应回来。凤姐道:“快出去告诉你二爷去,是不是啊?”兴儿回道:“奴才不敢。”凤姐道:“你出去提一个字儿,隄防(小心,防备)你的皮!”兴儿连忙答应着才出去了。
凤姐又叫:“旺儿呢?”旺儿连忙答应着过来。凤姐把眼直瞪瞪(形容目光直视不动)的(地)瞅了两三句话的工夫,才说道:“好旺儿,很好,去罢!外头有人提一个字儿,全在你身上(意谓都是你的责任)。”旺儿答应着也出去了。
凤姐便叫倒茶(旧时上级官吏会见下属,说“倒茶”就意味着“送客”。这里是让丫头们告退的意思)。小丫头们会意,都出去了。这里凤姐才和平儿说:“你都听见了?这才好呢。”平儿也不敢答言,只好陪笑儿。凤姐越想越气,歪在枕上只是出神,忽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形容略一思考,猛然想出了一个主意。眉头一皱:指思考)。便叫:“平儿来。”平儿连忙答应过来。凤姐道:“我想这件事竟该这么着(这样办)才好。也不必等你二爷回来再商量了。”未知凤姐如何办理,下回分解(交代,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