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仪征市红学/迷会“《红楼梦》艺术改编”主题分享活动笔记

芹梦轩红楼人 2024-12-29 03:40:55

“《红楼梦》艺术改编”主题分享活动笔记

——2024年仪征市红楼梦学会、仪征市红迷会

张桂琴

2024年12月8日下午两点,在仪征市委、市政府和众多红迷的支持下,仪征市红迷会、仪征市红楼梦学会联合仪征市楹联学会隆重举行了“红楼一梦谁解味 文化大观看真州—2024年仪征市红迷会、仪征市红楼梦学会‘《红楼梦》艺术改编’主题分享”活动。仪征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昕致辞。江苏省红楼梦学会副会长刘云虎、秘书长严署、全国美学研究领头人潘知常、仪征本地多家单位领导到会祝贺,现场近200名专家、学者、书画家和红学爱好者参加。

本次活动的指导单位是仪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仪征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单位是仪征市红迷会、仪征市红楼梦学会和仪征市楹联学会,承办单位是仪征市红楼梦学会,协办单位是真州镇社区教育中心、仪征市利之源商贸有限公司、扬州飞尔广告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和金满楼酒店等单位。

活动伊始,主持人张永宏和刘红琳向大家介绍了仪征市红迷会、仪征市红楼梦学会成立以来取得的成绩,向多年来支持学会发展的单位、领导和红迷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并介绍了本次参会的专家学者与领导嘉宾。

在当天下午有三场活动需要主持的情况下,仪征市委宣传部杨昕部长挤出时间前来致辞。杨部长博学多才,语言风趣地从“红楼梦评第一人”仪征籍太谷学派第一代传人张积中谈到仪征最近十多年来开展的红楼梦文化传播活动和研究成果,充分肯定了仪征市红迷会、仪征市红楼梦学会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学会2025年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所长、《红楼梦学刊》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艺术学系主任、国务院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孙伟科先生,在现场分享了“《红楼梦》艺术改编”的研究成果。孙会长介绍:文学经典的艺术改编,是当前艺术活动比较活跃的一个领域,也是当代艺术创造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改编原则上,大家普遍认为应当忠实于原著。我国文学经典《红楼梦》的艺术改编,其中1962年的越剧版《红楼梦》、1987版《红楼梦》电视连续剧、2010版《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等,都是值得观察与研究的对象,其改编与再创造的得失,为艺术改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孙伟科会长分享结束后,中国琴会会员、仪征市非遗项目古琴艺术负责人、仪征市琴筝学会会长、仪征市飞泉琴社社长厉嘉文先生为红迷们带来了一曲古韵雅音《酒狂》,让与会者大饱耳福。

仪征市红迷会副会长丁志勇代表红迷作了发言。他在发言中分享了自己参加红迷会的经过以及个人在活动中成长的故事,并向大家介绍了楹联学会取得的成绩。

在“访谈+会员提问”环节,参与的访谈专家是中国红学会会长孙伟科教授、前副秘书长任晓辉先生、《红楼梦》收藏家张青松理事。

任晓辉,1985年吉林大学中文系毕业;2004年就读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师从张庆善研究员攻读硕士学位,并自此追随冯其庸老入室学习服务十三年,直至2017年冯先生辞世。主要研究方向为红楼梦的版本,现公私藏家的十二种石头记手抄本悉数看过原本(大约是海内外唯一),并用功研究其先后传承关系;刻本自程甲本始亦多所关注。研究领域另涉及曹雪芹家世、红楼梦成书、红楼文物资料等。2014年起因仰慕黄一农院士,三赴台湾新竹清华大学人社中心访学,了解其数字化条件下的文史研究。自2016年始为通州图书馆《书香运河》栏目义务传播红学基础知识四十余讲。在《红楼梦学刊》、《曹雪芹研究》、《红楼梦研究》、《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博览群书》、《文汇报》、《北京晚报》、《中华读书报》等书刊发表红学论文数十篇。参与编写、编校《红楼梦大辞典》、《石头记脂评本汇校》、《石头记古抄本汇编》、《人文版红楼梦》、《里仁版红楼梦》等书籍。曾两任中国红楼梦学会副秘书长,现已退休,仍任红学会常务理事。

张青松,四川乐山人,藏书家、古代小说戏曲版本研究学者。中国金瓶梅研究会理事、北京曹雪芹学会理事。致力于古代小说、戏曲的收集与整理,发掘与研究,普及与推广。重视发掘版本的文献价值及研究利用。收藏善本古籍万余册,绝大部分是古代小说与戏曲及其相关资料。发表古代小说研究专著、论文多篇,主持或合作整理出版古籍多种。

访谈时,专家们围绕着“目前全国红楼梦文化活动与学术研究的概况如何?”“曹雪芹的家世与仪征相关的,有哪些?”“无邪斋关于《红楼梦》的收藏与整理出版”“您对咱们仪征印象最深的地方在哪里呢?”“我们怎么利用《红楼梦》与仪征关系密切的文化名片,更好地推介仪征呢?”

副会长、扬州著名律师谈志全先生与专家的互动话题是:跟红楼梦一样,小说金瓶梅中各主角的命运安排也有诗词、图画、占卜等予以预测与安排;各故事情节亦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故事情节多以官商及市侩的生活为主,间有男女情色,较之红楼梦涉及的男女之情更为现实,涉及的社会生活更为广泛。红楼梦更多的借鉴了金瓶梅。请问专家,红楼梦与金瓶梅在文学中的各自的地位及其长短?

慕名而来的一名扬州大学文学院研究生与孙伟科教授进行了现场交流,并表示2025年她要报考孙会长的博士生,成为本次活动的一段佳话。

会员戚付涛、常务理事赵荣桂均与专家进行了精彩的交流。

红迷才艺展示环节,可谓是精彩纷呈。“笛声三弄,梅心惊破”,警幻仙子着人演唱的十二首乐曲,其中第三首即是《枉凝眉》,会员赵阳让大家领略到了竹笛与优美委婉旋律相结合的《枉凝眉》。少时读不懂红楼,老时再读感触深,一不小心,时光就这么匆匆离去了。副秘书长郭赟朗诵的《匆匆》,让观众感受到了“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流年。

曹公在《红楼梦》中充分地称赞了女性的才干,其见识能力为人处世之道远超过一般男子,如精明强干的凤姐,才思敏捷的黛玉等等。 歌唱达人何凤仪让与会者在歌曲《红昭愿》的演绎中领略到了属于女子的那独一份的美。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玉在匣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对联有着形式美、节奏美、音律美的特点,《红楼梦》里的对联更是精妙绝伦。为了庆祝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仪征市楹联学会会长高扬创作了佳联,副秘书长高梅给大家带来了《庆贺年会对联赏析》:

高梅副秘书长解读这幅对联的时候,现场的大屏展示了她解析的内容。

上联“万缕真情,频梦红楼惊妙笔”,这里的真情一方面是对《红楼梦》的热爱,这部书让人沉醉,每次读都像做梦,为曹雪芹的神笔惊叹。另一方面也包含对仪征(真州)的感情。仪征的文化影响着人们对《红楼梦》的理解,而红楼也让大家更了解仪征文化。

下联 “双行雅趣,每登紫阁显高才” 说的是楹联。楹联就两行字,却很有雅趣。紫阁象征高雅殿堂,创作者们在楹联创作中展现才华。在仪征,楹联学会发展得好,大家把仪征特色融入楹联,让楹联成为仪征文化名片。

这副对联紧扣两个学会的活动主题。上联体现红楼梦学会对《红楼梦》的热爱,还融入了仪征地域特色。下联聚焦楹联学会,展示楹联艺术魅力和创作者才华,也体现了对仪征文化建设的贡献。整副对联把文学艺术和仪征地域文化结合起来,让两个学会找到共同连接点,展现了仪征的文化魅力和文学活力,是推动地域文化发展的生动写照。它既表达了对文学艺术的尊崇热爱,又凸显了仪征的独特魅力,很有意义。

经典作品承载着丰富的智慧、文化和价值观,仪征市红学(迷)会举办的读书会活动让更多的人爱上读书,常务副会长苏洁根据每个月举办的读书会场景改编了《读<红楼梦> 寻诗味人生》,由张永宏、高扬、王文君、高梅四人朗诵。京剧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戏剧形式,旗袍是中国传统女性服饰代表之一,华文秀等10名旗袍美女带来的京剧表演唱《梨花颂》,与四人朗诵《读<红楼梦> 寻诗味人生》一起,将现场的气氛推向了新的高潮。

本次活动,还进行了多次抽奖,奖品由著名书画家刘云虎(中国楹联学会理事、中书协会员、南京师范大学书画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红楼梦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副会长兼书艺委主任)、冯震(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市鼓楼区书协主席、南京邮电大学艺术馆馆长)、蒋苏萍(中国扬州八怪艺术馆馆长、江苏省邮政书画院院长)、周金陵(江苏省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书协会员、军旅知名书法家)提供。此外,朱彤先生(扬州市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员会副会长、扬州中国画学会会员、江苏省漫画协会理事)提供了手绘台历、秦利红女士(扬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扬州飞泉琴社会员)提供了手绘宫扇。

9日上午,在仪征化纤宣传部长陆秀宏先生的带领下,任晓辉先生、张青松先生和刘云虎先生一行还参观了仪征大化纤,感受到了仪化人蓬勃向上的生产热情。

在此,向所有关心、支持本次活动的团体与个人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希望能坚持不懈地支持我们。

0 阅读:2

芹梦轩红楼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