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肺癌PFS达3年,治疗方案是……

蓝贵评健康 2023-03-07 23:58:02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近20年来,靶向治疗给肺癌诊疗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晚期肺癌的生存期从几个月,延长到39个月。对于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肺癌患者而言,免疫治疗可带来生存获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于慧教授就分享了一例驱动基因阴性晚期肺癌,经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期达到3年的病例。医学界肿瘤频道特整理治疗过程,以飨读者。

一、病例基本资料

患者,女,54岁,2018年11月,因腰部酸痛不适加重1月入院就诊。现病史:2018.12外院PET-CT示左肺上叶尖后段占位,FDG代谢增高,考虑周围型肺癌伴左肺上叶叶间、纵膈多发淋巴结转移,多发骨转移 。2018.12.21胸部CT:左肺上叶占位,纵隔淋巴结转移,双侧多根肋骨转移。右肺下叶少许炎症。既往史:既往体健,无疫区疫水解除史。个人史:无吸烟饮酒史,无遗传性肿瘤家族史。体格检查:ECOG1分,NRS3分,神清,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0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未扪及明显包块。辅助检查:1.(左肺穿刺)非小细胞癌,符合低分化肺腺癌。免疫组化TTF-1(+),P40(-),ALK-Ventana(-),PD-L1 22C3 TPS约90%。2.基因检测:EGFR、KRAS、ALK、ROS1、MET均阴性。3.脑MR和腹部CT未见异常。临床诊断:左肺腺癌骨转移 基因检测阴性 PD-L1 22C3 TPS 90%。

二、 治疗经过

患者自愿参加CheckMate227临床试验。2019年1月23日,患者接受伊匹木单抗 49mg q6w+纳武利尤单抗 147mg q2w。2020年11月24日治疗结束。治疗后,患者疗效评估为PR。

治疗过程影像学变化

治疗期间,患者出现I°口腔溃疡、脂肪酶II度升高以及甲状腺功能I度升高,经评估可能与药物副反应有关,与免疫反应无关。

随访CT可见,2019年11月,原来的肿瘤灶从空洞变实心,这是否意味着使用双免方案后疾病进展?

三、病例讨论近年来,免疫治疗已经大大改变了肺癌诊疗格局。然而,免疫治疗面临着部分患者响应不理想、原发/适应性耐药比例高的问题。因此,探索疗效更高的免疫联合方案成为肺癌领域热点。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号称“免疫双子星”,在各个癌种均有出色的表现。CheckMate 227研究显示,无论PD-L1表达状态,伊匹木单抗+纳武利尤单抗相比化疗均可带来更好的客观缓解率(ORR)、缓解持续时间(DOR)。

在不同PD-L1表达水平的肺癌患者中,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可获得ORR和DOR。在安全性方面,双免方案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而没有出现新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屏幕前的你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了?

↓快来看课吧↓

【肿瘤长生存“奇迹”病例集】

0 阅读: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