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睢逆袭:小人物亦可推动历史进程

狂飙经史 2023-05-29 17:38:39

上回说到范睢与魏齐之间的仇恨,范睢历经波折险些丧命,终于跟随秦国谒者王稽来到了咸阳城。范睢又是如何逆袭并推动了历史进程,今天继续来看司马迁所讲的历史故事……

历史就像在开玩笑。

一个厕所里被尿浇灌的将死之人,摇身一变贵为丞相;

一个偶然动了怜悯之心的看守,受人恩惠任命为将;

一个谒者累年不能升迁,却因举荐贤才而被提拔为郡守。

历史又确实开了玩笑。

半生潦倒困顿的小人物,仅仅六年逆袭为秦国丞相。而后他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进程,改变了战国局势,左右了秦国统一天下的趋势。

《范睢蔡泽列传》无论从篇幅,还是从写作手法都可以说是司马迁最用心之作。范睢、蔡泽两个游说诸侯而不遇的小人物,司马迁不吝笔墨大肆渲染,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蛰伏,沉寂等待一年多

“王稽遂与范睢入咸阳”,范睢历经波折,从魏国逃到了秦国。相对于母国——魏国范睢的处境好多了。

已报使,因言曰:“魏有张禄先生,天下辩士也。曰‘秦王之国危于累卵,得臣则安。然不可以书传也。’臣故载来。”——《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王稽向秦王汇报了出使情况,趁机说道,“魏国张禄先生,天下辩士。他说秦国危如累卵,只有他才能确保平安,但是不可以书信明说。所以,我把他拉回来了。”

然而,范睢并未受到秦昭王召见,而且在秦国食宿待遇极差。范睢为何不受秦国待见呢?王稽已认定范睢“天下辩士”——能言善辩,才能卓越。

司马迁透露王稽举荐的是“张禄”,而不是“范睢”。因此,“秦王弗信,使舍食草具。待命岁余”,据此推测秦昭王从未听说过张禄,自然不会相信,所以安置在客舍,吃粗劣的食物。范睢坐冷板凳,待召一年多。

当是时,昭王已立三十六年。南拔楚之鄢郢,楚怀王幽死于秦。秦东破齐,湣王尝称帝,后去之。数困三晋,厌天下辩士,无所信。——《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当是时”确定时间进入秦昭王三十六年,所以这一年为公元前271年。由此推测秦昭王三十五年,范睢逃离魏国,进入秦国。

“南拔楚、东破齐,西困晋”,秦国南拓西扩东进却并非当年的事件,而是秦昭王上任三十六年以来的丰功伟绩。秦国已逐渐成为诸侯中最强势力,然而再图发展却遭遇“天花板”。

秦昭王九年,楚怀王被骗入秦,楚国陷入内乱;秦昭王二十三年,东方霸主齐国被燕、赵、韩、魏、楚联合击垮了;秦国经常对与之接壤的韩、赵、魏发起战争。

当时,秦国有宣太后专权,四贵(穰侯、华阳、泾阳、高陵)把持朝政。秦昭王时代对外征战难逢敌手,对内迫切需要有人操刀解除忧患。

虽外无强敌,却内生忧患。冷板凳“张禄”在蛰伏中终于窥伺到时机……

觐见,司马迁想象力丰富

“及穰侯为秦将,且欲越韩、魏而伐齐刚、寿,欲以广其陶封”,定陶是魏冉的封邑,等到魏冉当将军时,意欲穿越过韩国、魏国,而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两地,以扩大定陶的封地。

恰巧在此时,范睢“上书”,冒死请求与秦昭王见面。“臣愿少赐游观之间,望见颜色”,范睢希望秦昭王哪怕是游玩的时候挤出来点时间都可以。“一语无效,请伏斧质”,范睢还保证若有一句废话,甘愿铡刀下受死罪。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秦昭王本来不信任,甚至厌恶游说之士,然而看到范睢“上书”态度竟“大悦”。“乃谢王稽”,秦昭王对推荐人才的王稽特意表示感谢。

司马迁笔法夸张,用秦昭王态度逆转来凸显了范睢才能“辩才”,而且还将范睢洋洋洒洒的“上书”内容全部摘录。当然,这也是对范睢能力的提前铺垫,毕竟未来会影响秦国历史的进程。

范睢入宫过于“做作”,司马迁细致地描写显得有些虚假。

“使以传车召范睢”,范睢被专车接入王宫,假装无知四处闲逛。秦昭王来后,宦官提醒“王至”,范睢竟胡言乱语,“秦安得王,秦独有太后、穰侯耳”——秦国哪里有王,只有太后、穰侯而已。

范睢在王宫大肆喧嚷,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不怕被太后、穰侯刺探?所以,此处描写纯粹为司马迁参照史书想象而来。

“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昭王让左右退下,跟范睢单独谈话。既然没有闲杂人等,那么是谁记录了谈话内容呢?司马迁所参考的《战国策》又是从何得知?

范雎与秦昭王谈古论今,表明自己愿竭忠尽智。滔滔不绝一番陈词,让秦昭王大受感动。

“范睢拜,秦王亦拜”,范睢行礼,秦昭王随即还礼。范睢还未谈论到治国策略,秦昭王竟然“腰疼”了,对范睢佩服地五体投地。

司马迁进行文字加工时,想象力信马由缰,像展开了翅膀任意飞翔,将范睢“辩才”充分展示出来,让人笃信范睢才能卓越。

逆袭,从无名到丞相仅六年

“然左右多窃听者,范睢恐,未敢言内,先言外事,以观秦王之俯仰”,为了准确了解秦昭王的态度,又担心在王宫内谈话被偷听,范睢先说对外之策,并没有说内部之事。

司马迁自相矛盾了,范睢初见秦昭王时口无遮拦,而今却小心翼翼,鬼鬼祟祟。彼时秦昭王下人随从均在,难道不怕话语被宣扬出去。

“夫穰侯越韩、魏而攻齐刚寿,非计也。”这难道仅仅是对外之策?很明显矛头直接对准了时任丞相穰侯。当然,这次攻打齐国,孟尝君为幕后策划,只为了争权夺利,驱逐秦将吕礼。

范睢明确对齐用兵无论多与少,无论胜或败,秦国不能获利,占有土地却不能统治。继而提出“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统治)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

这就是后来被提炼为“远交近攻”的战略。“远交近攻”改变了秦国四处用兵的状态,而是对邻近国家逐渐蚕食,稳扎稳打,既避免劳师袭远,又避免占领不能统治。

这条战略让范睢从默默无闻的“张禄”被任命为客卿,“谋兵事”——谋划军事活动。先是策划了攻打魏国,占领了怀(河南武陟西南)、邢丘(河南温县东)。再谋划分兵两路攻打韩国,将其分割为三段,逐一灭之。

“范睢日益亲,复悦用数年矣”,范睢一天天地受重视,被宠信任用多年。其实,从客卿到丞相范睢并没有几年,秦昭王三十六年到秦昭王四十一年,仅仅六年而已。

“善治国者,乃内固其威而外重其权”,范睢瞅准时机再次向秦昭王建议,巩固威信加强权威,废逐“四贵”,避免君权旁落。所以,取消了太后特权,“四贵”被驱逐到函谷关以外。

秦昭王继位得益于魏冉的扶持,继位之后连年征战,不断扩展地盘,消耗六国实力。秦昭王四十七年,范睢用计于长平大败赵国,战国中军事实力最强的赵国被挫败。自此,众诸侯国无可匹敌者。

白起长平之战后,围困邯郸。如果不是范睢忌惮白起,从而陷害使其被逼自杀,秦国统一六国的进程或许会大幅提前。

复仇,极尽可能的羞辱

当上秦国丞相时,范睢仍用“张禄”这个名字。魏国情报人员自然不知,但是魏国获知道秦国将要攻打韩、魏的消息。于是,魏国派须贾出使秦国。

范睢极尽其能戏耍、侮辱须贾,以报前仇。司马迁大费笔墨,描写细致且精彩,看到此处对范睢既恨又怒,不免又对须贾产生了同情之心。

范睢得知须贾为魏国来访,换上破旧衣服假扮为佣工去见须贾。

须贾见了范睢先是吃惊,有同情怜悯之意,因为在他意识中范睢早已死去。当得知范睢“为人庸赁(受雇于人帮工)”后,“须贾意哀之”,须贾不免对范睢心生怜悯,所以拿出来一件昂贵的“绨袍”相赠。

司马迁此番记叙给人感觉须贾并非坏人,在齐国怒斥,甚至“诬告”范睢,纯属维护国家利益正义行为。由此难免怀疑范睢跟随须贾出使齐国,莫非真有越界卖国行为?

范睢继续卑微地服侍须贾,直至亲自驾车带须贾回相府。当相府下人告之范睢即秦相“张禄”,须贾再次大惊,甚至恐惧要多一些了,于是“肉袒膝行,因门下人谢罪”。须贾谢罪求饶无论是对于使齐的所作所为,还是今天让范睢驾车迎接,只要有利于魏国都甘愿受辱。

范睢当着众人斥责须贾三宗罪,但考虑到有赠“绨袍”之情,不会扣留而是放其回魏国。临别饯行,范睢召集各国使臣举行宴会,唯独须贾被安排坐在堂下,草料马食放置面前,“令两黥徒夹而马食之”。

司马迁这段描绘十分详细,景象完全可以想象:在各国使臣面前,须贾坐在堂下,像牲口一样被人喂草料。魏国颜面尽失,须贾心灵遭重创。

如此,范睢仍不满意,在宴会现场当众恐吓须贾,“为我告魏王,急持魏齐头来!不然者,我且屠大梁。”所以,当须贾告之魏齐后,魏齐连忙出逃,直至被逼无奈绝望中自杀。

“睚眦必报”源自范睢心胸极狭窄,意思是像瞪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司马迁对范睢评价,“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报恩,“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魏齐听说范睢出使齐国,可能出卖了魏国利益。“魏齐大怒,使舍人笞击睢,折胁摺齿。”范睢装死躲过一劫,被扔进了厕所。

范睢遭魏齐宾客轮流尿泚,危难受辱,命悬一线。幸亏看守郑安平施以援手,范睢才得以免于危难。从魏国逃亡秦国,直至举荐给秦昭王,又得益于秦国谒者王稽相助。

“一饭之恩必偿”,更何况危难之时伸出援手的“贵人”。

所以,范睢在秦国位居丞相,王稽对范睢表达了“进步”的想法。范睢听了王稽之言而“不怿”。“怿”是高兴、快乐的意思,范睢为何心中不爽。

范睢虽然反感王稽提要求,但是仍向秦昭王举荐了他。于是,王稽从“谒者”提拔为河东守,由上传下达通令官跃升为一方大员,而且三年内不需要考核政绩。同时,郑安平则被保举为带兵将军。

“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秦国法律规定推荐官吏负责制:保举官吏,但任职不合格,不仅任职官吏受处分,推荐人受同样处分。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范睢运气太差了,仅有的两个好友,保举之后却先后受其牵连。

长平之战,赵国被白起打得只剩下老弱妇孺,接着又包围了邯郸。范睢担心白起军功超越自己,于是进谗言害死了白起。

范睢起用郑安平代替白起,担任将军攻打赵国。郑安平被赵国围困,投降了赵国。按秦律范睢当拘捕三族,但秦昭王并未依律处罚他。

两年之后,也就是秦昭王五十二年,即公元前255年,河东守王稽,里通外国,私相勾结,被砍头。

范睢“日益以不怿”,司马迁又通过一个“怿”字体现范睢的心理变化。在蔡泽劝说下,范睢称病辞职,蔡泽由此继任为丞相。

>>>>>结束语:

历史,不仅仅是伟人成就的,小人物的力量同样不可忽视。司马迁浓墨重彩的记叙范睢,大概为此。

在《史记》中,司马迁对范睢的记叙格外用心,全面记录人物经历,人物对话。司马迁不吝笔墨,详尽地描写范睢曲折离奇的经历,甚至赋予了传奇色彩,让人感觉犹如亲历。

范睢从小人物机缘巧合而“功垂(功绩流传)于天下”,固然是借助于强大的秦国。如果不是他,或许秦国一统天下进程会加快;又或者秦国发展中会被穰侯取代。

谁知道呢,历史从来没有假设。

然而,范睢虽说是一个小人物,但对历史进程的推进却不容忽视。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