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叶飞将军坦言:在跟毛主席较量时,艾森豪威尔曾3次甘拜下风

史在没有弦 2024-09-10 04:00:29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 | 编辑:史在没有钱前言

在1958年8月23日,金门岛上空响起了雷鸣般的炮声,此战中中美两国间的战略对抗达到了高潮。这场战斗不仅是军事上的交锋,更是政治与外交的较量。开国上将叶飞在回忆这场炮战时,曾自豪地表示这不光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政治和外交的胜利。那么,这场炮战的具体情况是如何的呢?毛主席和艾森豪威尔的较量,究竟展示了哪些战略智慧?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1949年,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蒋介石的政权被迫退守到台湾。尽管形势对他极为不利,蒋介石仍不放弃企图恢复其在大陆的统治。在台湾,他组织了一次全面的反省会议,审视解放战争失败的原因,并开始筹划重整旗鼓,期待未来有机会反攻大陆。

蒋介石清楚地意识到,单靠国民党现有的力量难以完成这一雄心。因此他再次求助于美国,希望借助其军事和政治支持来实现复国的梦想。

1950年,朝鲜半岛的战火被点燃,美国以此为契机,试图通过军事介入朝鲜来遏制共产主义的扩散,并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美国政府在评估了地缘政治的利弊后,决定支持蒋介石,此举同时被描绘为维护亚太地区安全的行动。195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下令美军介入台湾海峡,这一行动国际上广受批评,但杜鲁门政府仍然坚持其决定。

美国的支持显著增强了蒋介石的信心,使其更加坚定地计划与大陆进行对抗。随着朝鲜战争的进一步升级,美国对蒋介石的支持也日益增加。到了1953年,美国新任总统艾森豪威尔和他的国务卿杜勒斯都秉持强硬的反共立场。

为了进一步遏制中国的发展,美国加强了与蒋介石的军事和政治联盟,开展了一系列针对中国的挑衅行动,并公开宣称将与蒋介石携手对抗共产主义。在1954年4月,毛主席前往秦皇岛进行了一次重要考察,他在长城的山海关前沉思良久,目光所及之处是被大炮炮火标记的历史痕迹。与区长柴洪山的对话中,毛主席对中国领海的管理表达了深刻的观点。

柴洪山解释说,对陆地和海上的管辖权是有区别的。毛主席听后笑道,指出领海与公海的管理不同,强调领海需要严格遵循国际法。

毛主席的眼光随后转向浩瀚的大海,他深知仅有3海里的领海是不足以保护国家安全的。回想历史上帝国主义列强如何从海路侵犯中国,强迫清朝签订屈辱条约,毛主席决定必须重写海权历史。

解放后的中国毛主席认为不应再重蹈覆辙,中国的海防问题需要彻底的革新。虽然中国拥有长达3万公里的海岸线,但历史上由于防御薄弱,多次遭受外敌入侵。

外国舰船的入侵事件高达479次,显示了清末至民国时期的防御无力。基于这些经验,毛主席提出强硬的新海防策略,宣布中国领海范围应扩大至12海里。

此举是对传统“3海里”理论的挑战,也是对国际公约的一种更新。原先的“3海里”标准源于18世纪,基于炮火射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标准已不再适应现代国家安全的需求。

毛主席不满足于旧日规范,推动中国领海宽度的重大调整。这是对美英等国野心的直接挑战,他们历来希望限制其他国家的海洋权利以便于控制更多的海域。

《中国关于领海线的声明》随后发布,明确将领海界定为12海里,这一政策将中国的领海面积从70万平方公里扩展到了300万平方公里。

此举让美英等国只能表达抗议,但他们未敢真正越过新设的界线,毛主席的决策彰显了其战略远见。中国的新海权政策保护了国家的安全,也在国际舞台上显示了中国作为海洋大国的崭新形象。

可蒋介石不顾中国政府的反对和警告,1954年12月,美国与蒋介石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正式将台湾纳入美国的防御体系。这一条约虽然在形式上表明了双方的紧密合作,但实际上蒋介石和美国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蒋介石试图利用美国的力量重返大陆,而美国则利用台湾问题作为遏制中国分裂和扩张的工具。

面对这一局面毛主席展现了高度的政治智慧,他选择不立即通过武力解决台湾问题,而是继续寻求和平谈判的可能。但美国的野心及其对蒋介石的支持使得局势更加复杂。

尤其是在国民党在福建沿海的反攻取得一定胜利之后,蒋介石的气焰更加嚣张。考虑到美国和蒋介石对中国沿海地区的持续挑衅,毛主席决定采取军事行动,向对方展示中国的坚决和力量。

在1958年8月的一个炎热日子,福州军区的叶飞,当时兼任福建省委书记兼省长,正在指导地方抢收受台风威胁的粮食。突如其来的中央命令打断了他的工作,要求他立即返回军区,并直奔作战室接听来自北京的重要电话。

电话的另一头是作战部部长王尚荣,他直截了当地传达了中央的决定:即将对金门进行炮击,叶飞将负责此次行动的指挥。虽然叶飞此时主要负责省级行政事务,但这一决策显然是毛主席亲自下达的,王尚荣强调这一点,并由在场的刘培善证实。

尽管对为何非他不可有些困惑,叶飞还是立刻投入到战前准备中。炮击金门的计划早在当年四月由军区制定,并得到叶飞和时任司令员韩先楚的共同批准后报送中央。接下来的半个多月,福州军区加紧准备,聂凤智担任空军司令员后,立即调集战机与敌机交战,取得了空中优势。

8月20日所有准备就绪后,叶飞被召至北戴河,毛主席要亲自听取他的汇报。在会面中,毛主席的几个问题直击要害,他关心的是行动可能对中美关系产生的影响,尤其是美军人员的安全。

在北戴河的会议中,毛主席直接向叶飞提出:“能否避免伤及美国人?”叶飞的回答是:“主席,这几乎不可能。”这次对话让叶飞深切感受到此次行动的不同寻常,毛主席对此显然极为关注,但并未向他透露更多的战略细节。

接下来的两周内,金门的国民党守军被迫几乎全面转入地下防御,严重缺乏弹药和食物。这场炮击战展示了解放军的军事实力,也深刻试探了美国的政治底线。叶飞从这一战中深刻体会到,毛主席策略的精妙之处在于,他希望避免与美军的直接冲突,而美国方面亦无意直接介入,国民党则试图将美国拉入战局。

经过一个多月的持续轰炸,金门岛上的国民党守军陷入了严重的物资匮乏。在这一背景下叶飞及其同僚们紧张地等待着来自毛主席的进一步指示,普遍预期下一步将是全面登陆,彻底解放金门。一旦金门被解放相信不久后妈祖岛的控制权也将易手。

但当时的局势迎来了意外的转折。国防部于10月6日发布的文告中,毛主席指示因人道考虑,自即日起暂停对金门的炮击七天,以便让守军补充必需的物资,但若美军护航,则炮击将毫不犹豫地恢复。

这一停火决定让金门的炮声暂时消失,使美国及蒋介石政权陷入深深的不解与怀疑,他们不确定这是否为即将进行的总攻的欺骗性布局。几天后当美国军舰再次进入金门水域,解放军立刻恢复了炮击,表明其对和平宣言的严肃态度。

此后的金门炮战呈现出独特的模式,变为“单日打,双日不打”,后演变为“仅针对海滩而非阵地进行炮击”,甚至在节假日完全停火三天,保障金门岛民和守军的安宁。这种非传统的战斗方式,是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让叶飞及同僚们难以理解,直至毛主席后来阐释其“绞索政策”,意在逐渐消耗对方的抵抗意志,他们才逐步领会到这一策略的深意。

毛主席有意保留金门,未将其作为战争的牺牲品,而是将其转化为两岸对话的桥梁,这种战术转变后来成为了两岸关系“三通”的基础。

在1960年初,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毛主席面对的挑战愈加复杂。正当他指导全国各地的发展工作时,突然得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计划于6月份访问台湾。这一动作被视为美国进一步巩固其在远东的军事基地,尤其是将台湾作为其在亚太的战略点。

毛主席作为一位经历过无数风浪的领导人,对此并不感到意外,但他深知必须采取坚定的回应。他亲自草拟了一份名为《告同胞书》的声明,通过福建前线司令部发布,强烈谴责艾森豪威尔的行为,并指出美国对台湾的控制意图。

在《告同胞书》中,毛主席特别指出尽管杜勒斯已去世,但美国的政策并未改变,仍旧试图将台湾纳为其势力范围。文告宣布,为了显示中国对自身主权的坚定立场,将在艾森豪威尔抵达与离开的日期进行炮击示威,警示所有企图干涉中国内政的外部力量。

6月17日晚,艾森豪威尔抵达台湾的同时,福建前线的部队部署了35个炮兵营,总共420门大炮对金门进行了密集的炮击。当晚超过3万发炮弹轰向金门,这一震撼的举动迅速引起了艾森豪威尔的注意和担忧,他命令随行的军舰加速前往基隆港,以避开激烈的炮火。

尽管金门方面的回应相对温和,只有少量的炮弹被发射,艾森豪威尔对台湾的防御能力和决心感到失望。6月19日,艾森豪威尔准备离开台湾时,福建前线部队再次发动了两轮炮击,合计发射了38000余发炮弹。

这两天的炮击,虽然声势浩大,实则未造成实质性伤亡。毛主席的策略是精确控制炮火,确保炮击主要集中在无人区域,以示威为主,避免实际伤害。此举展示了中国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坚定态度,以及对外部干预的强烈反对。

总共超过68000发的炮弹发射,不仅是对艾森豪威尔访问的直接回应,也向世界宣示了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艾森豪威尔的访问虽然短暂,但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在如此紧张的军事环境下访问台湾的总统。

叶飞在其晚年的回忆录中深有感触地写道:“毛主席的政略、战略和外交布局的确高明,起初我们并未完全理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终于明白了其深远的含义。”通过这些经历,毛主席不仅展示了其作为战略家的远见,也确保了国家利益和地区稳定的最大化。

0 阅读:21

史在没有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