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北市长蒋万安针对台海局势发布警告,指出台湾正深度陷入战争的危险,而这场危机很大程度上源于民进党的挑衅行为。
他明确呼吁民进党停止对大陆的挑衅,强调台湾的未来应回归正道。
这一表态不仅在岛内引发热议,还在国际社会激起涟漪。
中国台湾省”这一说法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
过去几年,10个国家不断与台湾断绝所谓“邦交关系”,这一趋势的声音表明,台湾回归祖国才是历史必然与国际共识。
蒋万安提到“台湾省”这一称谓在国际上被普遍认可,这是事实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艰苦的历史与明确的法理基础之上。1945年,日本在战败中公告,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正式归还中国。1949年国共内战后,国民党退守台湾,但事实上197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758号决议,明确恢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并让台湾当局代表退出联合国。
这一决议不仅确认了“一个中国”原则,也奠定了“中国台湾省”作为台湾在国际社会中唯一合法称谓的基础。
例如,1989年,“中国台湾省”被联合国法律部确认并执行。此后,台湾以“中国台湾省”成为了国际共识。
2025年3月,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记者会上提出,“台湾的唯一称呼就是‘中国台湾省’”,进一步坚定了这一国际法理认知。
蒋万安指出,台湾深陷战争危险的根源在于民进党当局的挑衅行为,这一言论直击当前复杂的台海局势。
近年来,民进党在蔡英文和赖清德领导下不断推动“去中国化”政策,试图通过“台独”路线完成台湾的国际定位。从鼓吹“两岸互不隶属”,到频频拉拢外部势力介入台海事件,民进党的一系列举措无疑增强了两岸紧张局势。例如,2022年美国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引发大陆强烈反制,台海周边军演规模空前;2024年,民进党又试图以“台湾”之名谋求更多国际空间,结果导致邦交国数量进一步缩减。
蒋万安作为国民党籍政治人物,发出的警告不仅是对民进党的直接批评,也反映了岛内民众对和平稳定的普遍渴望。
民进党的挑衅将2300万台湾民众置于战争边缘。大陆多次表明,和平统一首选,但从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民进党“倚美谋独”的冒险策略,蒋万安的警告实为一种理性呼吁:继续挑衅,会让台湾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
伴随着近几年来10个国家陆续与台湾“断交”的现实,充分印证了“一个中国”原则的压倒性国际支持。
自2016年蔡英文上台以来,台湾的“邦交国”从22个锐减至2025年的12个,包括圣多美和普林西比(2016年)、巴拿马(2017年)、洪都拉斯(2023年)等国家转向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转向。这一趋势并非偶然,而是国际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再确认。
这些国家选择与中国大陆建交,不仅是出于对历史法理的尊重,更是基于现实利益的考量。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18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其经济、外交影响力无可比拟。10国与台湾省断交的背后,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台湾省”定位的普遍认同,也是对“台独”路线无望的集体宣判。
从历史看,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清朝时期设立台湾政府,1885年正式建省。即使在日本殖民统治的50年间,台湾人民也从未放弃回归祖国的斗争。1945年台湾回归,更是以铁的事实证明了其不可分割的中国属性。
从现实看,两岸关系文化联系极度紧密,2024年两岸贸易额超过3000亿美元,数百万台湾民众在大陆生活、工作。民进党试图割裂这条血脉的最终结果,只会让台湾深陷孤立与危机。
回归祖国不仅能化解战争风险,还能为台湾带来发展机遇。“台独”之路只会让台湾成为外部势力的棋子,最终自取灭亡。蒋万安的警告,正是这一现实选择的深刻提醒。
蒋万安的警告类似于一面镜子,映照出民进党挑衅行为的危险性。“中国台湾省”称谓传遍国际,十国断交的事实摆在眼前,印证了“一个中国”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台湾回归祖国,既是历史正义的回归,也是走向和平与繁荣的明路。
民进党若继续执迷不悟,不仅将葬送台湾的未来,更将背负历史的骂名。正如蒋万安所言,停止挑衅、回归正道,才是台湾真正的出路。
蒋万安这个名字,就是中国大陆的(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他爷爷(蒋经国)为了纪念他奶奶(奶奶是万安人)特地取的名字。
主动回归可以给台湾同胞更大的自主权,但是要独立只能兵戎相见
武统台湾越早越好,不愿统一都一个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