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约盟的真相:没有友谊,只有利益

雁玉历史 2024-10-01 04:53:50
真相:没有友谊,只有利益——晋秦约盟

进入春秋中期以后,诸侯争霸愈演愈烈,群雄并起。由于晋国位于中原腹地,并且较为强大,便形成了以晋国为焦点的群雄纷争局面。这里我们介绍的是晋与秦两国之间时战时和的一些故事。

自从秦晋殽之战以后,秦向中原扩张受挫,转而征服西方的一些小国,人们称之为“霸西戎”。晋国又不断地与楚国和齐国发生冲突,战争连年不断。

晋灵公末年,晋国想暂时停止与秦国的冲突,以稳定后方。晋国大夫赵穿独出心裁地向晋灵公提议说:“我们堂堂大国去向秦国屈辱求和,有损于晋国的威望。我们不妨假装袭击秦的盟国崇国,崇国一定会向秦求救。那时我们顺水推舟与秦国约和,岂不更好?”

晋灵公竟然采纳了这一主意,派赵穿率大军进攻崇国。然而当晋国提出可以同秦国和谈时,却遭到了秦国的拒绝,并由此导致双方长达三十年的军事对抗。

为了报复晋国的侵略,秦国随即派大军直接攻击晋国,包围了焦(今河南陕县南)。晋将赵盾率军救援,秦军便撤军回国了。

晋成公即位以后,晋国征服了白狄,随后会同白狄进攻秦国。双方军队稍一接触,彼此就都撤兵了。晋国人抓住一个秦国的间谍,把他带回,杀死在绛城内的大街上,不料六天后,此人竟神奇地复活了。

晋国大夫魏武子有一个爱妾,没有生儿子。后来魏武子生了病,吩咐儿子魏颗说:“等我死了以后,你就把她嫁出去吧!”

可等魏武子奄奄一息的时候,却又说:“你一定要让她为我殉葬!”

魏武子死后,魏颗把这位妇人嫁了出去说:“人得了重病头脑混乱,我当然应按照他头脑清楚时的指示去做。”

晋景公六年(前594年),秦桓公率军进攻晋国,包围了晋国的辅氏(今陕西大荔东)。秦军中有个大力士名叫杜回,力大超人,人们都很害怕他。

魏颗率晋军救援辅氏,与杜回遭遇,魏颗心中有些紧张。突然战场上突然出现一位老翁,用草绳把杜回绊倒在地,魏颗轻而易举地俘虏了杜回。

当天夜里魏颗做了一梦,梦见那位老翁对他说:“我是你所嫁出的那个女子的父亲,你听从你父亲头脑清醒时的话,我很感激,以此作为回报。”

秦、晋之间战争时停时续,彼此难分上下。晋厉公即位后,想结束两国僵持不下的战争状态,与秦国约和,双方商议在令狐(今山西临猗西)会盟。

晋厉公元年(前580年)冬天的一天,晋厉公先到达令狐。然而,秦桓公担心晋国有诈,不敢渡过黄河,自己留在王城(今陕西大荔东),派特使史颗到达令狐同晋厉公会盟。晋厉公也派郤犨西渡黄河到王城与秦桓公盟誓。晋、秦两国就这样凑合着达成了和约,暂时结束了冲突。

晋国的范文子议论说:“歃血为盟是为了保证信义,相互放心。两国君主约定地点会面,这是彼此信任的第一步。这一步都达不到,说明会盟的人根本就无诚意,勉强盟誓又有何益处!”

结果,秦桓公回去不久就违背了和约。

秦桓公虽然同晋厉公缔结了令狐之盟,但不久就派人到白狄和楚国,鼓动他们与秦联合攻打晋国。白狄和楚国对秦国这种不讲信义的做法很反感,便告诉了晋国。晋厉公三年四月初五,晋国派吕相到秦国宣布断绝两国的同盟关系,斥责秦国说:“晋厉公即位以后,怀念晋、秦两国的传统友谊,从而达成令狐之盟。但你们却背弃盟约。各国诸侯莫不为秦国的重利轻义而痛心疾首,纷纷背离你们而与晋国接近。现在,诸侯兴师要来讨伐你们秦国,如果你们考虑到这一现实又能体恤晋国,晋国愿意再次同秦国结盟,言归于好;如果不肯结盟的话,恐怕诸侯的军队不会答应,晋国也无能为力了。特前来奉告,请你们自择何去何从!”

秦国不肯轻易服输,晋国于是兴师讨伐。晋军上下一心,斗志昂扬。同年五月初四,晋军协同各诸侯军队与秦军在秦国的麻隧(今陕西泾阳北)交战,秦军大败,晋军俘虏了秦国大夫成差、女父等,凯旋归国。

麻隧之战使秦国受到沉重打击,第二年秦桓公就忧郁而死。

秦景公即位后,经过十年的休养生息,不甘寂寞于西部边陲,于是派大夫士雅到楚国,准备约请楚国共同攻晋。楚共王答应了秦国的请求。

楚国大夫子囊劝告楚王说:“目前我们还难以同晋国较量。晋悼公任人唯贤,严格推行既定的国策。晋国的卿肯于让贤,大夫忠于职守,士努力教育百姓,庶人致力于农业生产。如此等等,不可胜计。因此,晋国是不能战胜的,请陛下慎重考虑,不要答应秦人的请求。”

楚共王听了子囊的话,觉得有理,但考虑到已经答应秦国,不能出尔反尔,便说:“既然已经答应,就酌情去做吧!”楚共王把军队派驻武城(今河南南阳北),以策应秦国军队。

秦国军队侵袭晋国。当时晋国正闹饥荒,因而没有回击秦军。

第二年,晋国派荀䓨率军攻打秦国,以报复秦国的侵扰。秦国也不甘示弱,随后派遣庶长鲍和庶长武率兵袭击晋国。晋国派士鲂率军迎击。士鲂认为秦军人少不堪一击,没有多加戒备。结果,遭秦国两军夹击,惨败于栎地。秦国为了联合楚国,两国缔结婚约,秦嬴嫁到楚国,楚国的国君派司马子庚到秦国回访。

晋悼公十四年,晋国为了报栎之战失败的仇恨,联合中原各国诸侯进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伐秦活动。晋悼公并没有亲自出征,只是派六卿率领诸侯联军向西进发。

当大军开抵泾水时,诸侯的军队不肯渡河。晋国大夫叔向来找鲁国的叔孙穆子,穆子吟诵《诗经·匏有苦叶》一诗:

葫芦叶苦难入口,

遇水渡河可作舟;

别人渡河我不予,

只为等待那朋友。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鲁国虽无大用,但还是会同舟共济的。叔向回去准备好船只,让鲁国和莒国的军队先渡河。郑国的司马子娇对卫国的北宫懿子说:“各国军队共同讨伐秦国,自己没有既定主张怎么能行?又怎能对得起国家?”两人随后会见诸军首领,劝大家赶紧渡过泾水。联军过河后,就屯驻在河的沿岸。

秦人见诸侯联军驻扎在泾水沿岸,就在上游向河中投毒。联军毫无防备,很多人中毒死亡。郑军统帅不顾别国,一马当先地前进,其他诸侯军随从其后。大军抵达秦国的棫林(今陕西泾阳),秦国仍不求和。

晋军统帅荀偃下令:“明日清晨鸡叫起床,堵塞水井,毁掉炉灶,同秦军决一死战!是进是退看我战马的方向行事。”

栾厌有些不服气,说道:“晋国从来没有这样下达军令,恐怕我的马头要朝东了。”说完竟自作主张撤兵而归。

栾厌是下军统帅,整个下军就随他撤走了。左史对魏绛说:“难道将军也不等荀元帅吗?”

魏绛回答:“荀元帅吩咐大家服从各自统帅的命令,栾厌是我的统帅,我应该服从栾厌,这也就等于服从荀元帅的命令。”

眼见部队四分五裂、各自行事,荀偃后悔地说:“我的号令确实不妥,后悔也来不及了,白白送给秦国一次胜利的机会。”他随即下令全军撤回。

人们把这次战役讽刺为“迁延之役”。

晋将栾针愤怒地说:“兴师动众为报仇而来,就这样乱糟糟地撤回去,这是晋国的耻辱。我们栾家有两位将领从军,同样难以忍受这屈辱!”说完,便同士鞅一同冲入敌军。

栾针战死,士鞅逃了回来。栾厌警告士匄说:“你儿子硬拉我弟弟去冲杀,我弟弟战死,你的儿子却逃回,难道不是你儿子有意害死我弟弟吗!如果你不把士鞅赶走,我就杀了他!”

士鞅闻讯,仓皇逃往秦国。

士鞅到了秦国,秦景公问他:“你看晋国的大夫中哪一家先灭亡?”

士鞅回答:“大概是栾氏吧!”

秦景公问:“是不是因为他太骄纵了呢?”

士鞅回答:“确是如此。不过栾厌虽然骄横无度,还不至于被别人杀死,因为他的先辈栾书的政绩还留在人们心中。到了栾厌的儿子栾盈的时候,祖先的恩德逐渐淡化,人们回想起当年栾厌的罪恶,就会把怨恨发泄在他儿子身上。到那时,栾氏就要遭灭门之祸了。”

秦景公觉得士鞅很清明,就替他向晋国求情,使他回到晋国。

迁延之役的第二年,晋悼公去世。晋平公即位为君。这一时期晋、秦两国没有发生大的冲突,先后两次订立和约。第一次晋国派韩起到秦国,秦景公的弟弟锏到晋国,双方约和,总算达成表面上的停战。第二次是在晋平公十一年(前547年)春天,秦景公派弟弟针前往晋国订约。

晋国大夫叔向准备派行人(外交官)子员出使秦国。子朱争执说:“我也任职行人,为什么只派他,不派我?”叔向不同意。

子朱非常气愤,提着剑去追叔向,叔向断然拒绝他说:“几十年来,晋、秦两国战火不断,生灵涂炭。如今有这样一个机会,我们必须谨慎从事。万一事情弄糟,三军将士又要暴尸沙场。子员办事谨慎有礼节,而你却很鲁莽,我因此不能派你去!”说完,拂袖而去。

秦、晋两国终于达成了友好协约。

自晋灵公到晋平公的半个多世纪时间,晋、秦两国亦战亦和,双方没有大规模的军事对抗,也没有一刻真正的和平。清代有人评论说:“这一时期秦国闭关自守,不与中原地区的国家争战,是在积蓄国力,养精蓄锐,有宏图远略。秦能吞并天下统一中国,正是在这一时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0 阅读:17

雁玉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