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峻祖约之乱——东晋的转折点,元气大伤,门阀与皇权斗争加剧

雁玉历史 2024-10-01 04:54:08
庾亮一意孤行,苏峻自取灭亡

公元325年8月25日,东晋明帝司马绍带着无尽的遗憾在东堂病逝,年仅27岁。

东晋王朝虽然已经换了两任皇帝,其实到司马衍接任时,才建立了8年。原本很有作为的司马绍在位仅2年10个月,就基本上终结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可惜英年早逝,把千斤重担压到五岁的儿子肩上。

举行进献玉玺典礼的当天,司徒王导因病缺席。尚书令卞壶也是老资格了,司马绍还是晋王世子的时候,他就担任司马绍的老师,东晋建立后,任太子中庶子,后转散骑常侍等职。司马绍即位,他升为吏部尚书,参与平定王敦之乱,因功封建兴县公,升尚书令。卞壶为人刚正不阿,不畏权贵,为司马绍指定的7位顾命大臣之一。

如此隆重的典礼,王导竟然称病不来,卞壶实在看不下去,当着众大臣的面厉声说道:“王公身为社稷重臣,大行皇帝等着殡葬,嗣皇还未登基,这是称病的时候吗!”王导听说后连忙抱病赶来。

司马衍即位后,大臣们按照惯例,尊皇后庾文君为皇太后,奏请她依照东汉和熹皇后邓绥先例临朝摄政,庾太后连续4次辞让后,才遵从大臣们的请求。

九月十一日,庾太后正式临朝称制,由中书令庾亮管理诏书命令,与司徒王导、尚书令卞壶参与辅佐朝政,公卿奏事时称“皇太后 陛下”。

司马绍临终前共指定了7位辅政大臣,排位为西阳王司马羕、司徒王导、尚书令卞壶、车骑将军郗鉴、护军将军庾亮、领军将军陆晔、丹杨尹温峤。庾太后一上来就剔除了4位,自然招致几位爷的不满。尤其是司马羕,本来是首辅,如今连边也没沾上。

庾太后(应该是庾亮的主意)为了安抚司马羕(汝南王司马亮第三子),给了他的弟弟南顿王司马宗(司马亮四子)一个骠骑将军的荣誉称号,晋升他的侄子汝南王司马祐(延袭父亲司马矩的爵位)为卫将军,又任命与他们家关系密切的右卫将军虞胤为大宗正。

王导是老狐狸,深知该是韬光养晦的时候了。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有人家兄妹在,国事也就等于是家事,于是便以健康状况为由,向朝廷请了长病假,这是庾亮乐于看到的,他早就看不惯王导长期以来和稀泥式的、以宽治国的执政风格了,王导不在,他正可以按自己的理念施政。

可王导并没有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养病”,而是四处活动,收买人心,拉拢群众。

郗鉴靠流民军起家,在剿灭王敦叛军中立了大功,也是司马绍指定的辅政大臣之一,卞壶评价他“侍奉君主很正直,却喜欢下属奉承自己。”

喜欢听奉承话的郗鉴,一看在朝中没自己什么事,就收拾行李到广陵上班,王导亲自到江边为他送行,卞壶立即参了他一本,称王导“亏法从私,无大臣之节”,同时还扯上御史中丞钟雅,说钟雅“玩忽职守,不按王典办事”,请求罢免二人的官职。此事虽然不了了之,但有人敢向王导开炮,着实让整个朝廷震动了一下。

朝廷之外,荆州刺史陶侃和镇西将军祖约两人都认为自己的资历、名望及战功都不在卞壶和郗鉴之下,可辅政大臣的名单上竟没有自己,怀疑是庾亮做了手脚,把自己的名字给删掉了,因而心生怨恨。

而在此前后,一些德高望重的大臣已经谢世:咸和元年(326年)六月,泉陵公、徐州刺史刘遐去世;七月,平南将军、江州刺史应詹去世;接下来是广州刺史刘顗去世。应詹卧床不起时,不忘国家的安危,听说陶侃因没有被委以顾命大臣而心存不满,就写信给陶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他“竭节本朝,报恩幼主”。

邵陵郡公、历阳内史苏峻是平民出身,靠天下纷乱之际聚众起兵,归顺朝廷之后,一心想着立大功、当大官,在平定王敦的叛乱中有功于朝廷,威望一下提升了起来。他拥有精兵1万人,武器装备也十分精良,朝廷把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地区交给他管辖。

苏峻由此骄横起来,自恃兵强马壮,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公开招纳亡命之徒,藏匿犯罪分子,兵众日益增多,又全都靠各地方政府供养,运送供给的船队连绵不断,稍不如意,就骂朝廷无能,骂地方官吏办事不力。

面对内外矛盾,已经成为实际掌权人的庾亮决定先从内部着手,为此他首先将矛头指向代表皇族利益的司马羕、司马宗兄弟。司马宗与好友虞胤是晋元帝司马睿时的宠臣,掌管宫廷禁卫军,分任左、右卫将军。

司马绍病情加重时,有传言说二人图谋不轨。庾亮赶紧往宫里求见司马绍,司马宗不但不许,还呵斥他说:“这里是皇宫,当是你家大门啊,想进就进?”庚亮对此一直怀恨在心。

庚亮大权在握后,把左、右卫将军都换成自己人,钟雅趁机举报司马宗企图谋反,庾亮二话不说就命新任右卫将军赵胤前去抓捕(估计是事选串通好的),司马宗不肯束手就擒,以武力对抗,被当场砍杀。

司马羕也受牵连,被免去太宰一职,降为弋阳县王,虞胤则贬为桂阳太守,被撵出京城。

庾亮对皇室宗亲出手如此之狠,使整个朝廷都感到不安,大家心里自然就有了想法,其中又数小皇帝司马衍最为不满。

司马衍好些天没见到经常侍卫在身边的司马宗了,就问舅舅庾亮:“往常那位白头公(司马宗长着一头白发)哪去了?”

庾亮说:“他谋反,被我杀了。”

司马衍哭着质问:“舅舅说谁做贼,就把人杀了,如果有人说舅舅做贼,我又该怎么办呢?”

庾亮一听,吓得脸色大变,无言以对。

司马宗的一个亲信卞阐逃奔到苏峻那里,庾亮命苏峻把人交出,送还朝廷处理,苏峻一句“没有此人”,拒不从命。既然矛盾要逐个解决,那么下一个就必须解决对朝廷有轻慢之心的苏峻。

庚亮走的第一步棋是任命温峤为江州刺史、都督江州诸军事,出镇武昌;命尚书仆射王舒为会稽内史,让他们在东西两面呼应京师。第二步是下诏征召苏峻入朝担任散骑常侍、大司农,达到剥夺其兵权的目的。

庾亮此举遭到满朝文武的反对,王导就说:“苏峻猜疑阴险,肯定不会奉诏前来,不如暂且容忍他。”

卞壶也与庾亮争辩说:“苏峻实力强大,又离京师不远,一个早上便可抵达,一旦有变,事态难以预料,必须从长考虑,不可操之过急。”庾亮全然不听,仍然一意孤行。

诏书还没有正式下达,苏峻就得知了此事,派司马何仍面见庾亮推辞,说:“若让我在外边讨伐贼寇,我义不容辞,只是让我入朝辅政,实在是不能胜任。”

庾亮不但不同意,还任命弟弟庾冰为吴国内史,与驻守淮北的北中郎将郭默领兵防备苏峻。

诏书正式下达后,苏峻又上表推辞:“从前先帝拉着我的手,勉励我北上讨伐胡寇。如今中原还没有平定,我不敢忘记先帝的嘱托,只乞求给我一个青州境内的一个偏远小郡,让我为朝廷效鹰犬之劳。”

苏峻打算做出让步,不是担心我离京师太近吗?我主动请求到边远的地方去尽一份微薄之力,这总成了吧!

苏峻做出让步,庾亮却寸步不让,他决心要以严治国,决不和稀泥,在他看来,诏书一到就必须无条件从服,岂能讨价还价?

苏峻无奈之下收拾行囊准备应召进京,参军任让火上浇油,说:“将军请求到一个荒僻小郡都被拒绝,看来是没有活路了,与其这样,不如整军自卫。”这迅速引起苏峻的共鸣,他当即把行李一扔,不去了,爱咋咋的。

朝廷方面不断派人催促、劝告,苏峻说:“台府(指御史府,即监察部)说我要谋反,我还能活吗?我宁可站在山头望廷尉(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员,这里指拘押犯人的场所),不想站在廷尉望山头。”

于是,苏峻派参军徐会联络同样对朝廷心存不满的祖约,邀他以讨伐庾亮为名共同起兵。祖约欣然答应,派侄子祖涣、女婿许柳率军与苏峻会合。

温峤得知苏、祖起兵的消息,准备率部东下,保卫建康,三吴(吴郡、吴兴、会稽三郡)也打算起兵勤王。

可庚亮不同意,他写信告诫温峤:“我担心西面(指荆州陶侃)甚于担心历阳,足下不可越过雷池(今安徽望江县东南)一步。”成语“不越雷池一步”即由此而来。

尚书左仆射孔坦、司徒府司马陶回向王导献策,建议趁苏峻的兵马还在长江北岸,迅速进兵扼守当利(今安徽和县东南)各口岸,阻止叛军渡江,凭借敌寡我众的优势即可一战而胜。即便苏峻不敢渡江,我军也可以就此进逼历阳。反之,一旦让苏峻取得先机,兵临建康,必定会引起恐慌,到时就难以跟叛军抗衡了,请求王导把握时机。

王导深以为然,庾亮却不肯采纳。

咸和二年(327年)十二月初一,苏峻派部将韩晃、张健等人袭击姑孰,击杀慈湖令陶馥及振威将军司马流,夺取了当地的盐米,庾亮这才后悔不已。

咸和三年(328年)正月,苏峻亲率2万人马自横江渡过长江,从牛渚矶登岸,驻扎在陵口。韩晃向宣城进犯,并打败庾亮派来抵御的军队。苏峻乘胜向建康推进,于二月到达覆丹山(今南京九华山)。

陶回再次当面向庾亮提出自己的见解,说:“苏峻知道石头城有重兵把守,必定绕过石头城从小丹杨南道进军,可以派伏兵加以截击,定能一战将其擒获。”庾亮又不听。

苏峻果然如陶回所料,绕路从小丹杨道进攻,还因为迷路一度出现混乱,部队首尾不能相顾,靠当地一位老乡当向导才得以继续前进。庾亮知道后,除了后悔,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叛军向建康逼近。

苏峻进逼建康,京师陷入一片恐慌。卞壶临危受命,被朝廷任命为都督大桁(建康城南门外的浮桥)东诸军事、假节,加领军将军、给事中。

卞壶二话没说就率领郭默、赵胤等人投入战斗。

当初,卞壶力劝庾亮不听,料定苏峻必反,有人劝他配备好良马,以备不时之需,卞壶说:“真到了那个时候,要马有什么用?”

抱着必死之心的卞壶先在西陵迎战叛军,被打得大败,死伤几千人。只得撤退,到叛军进攻青溪时,卞壶又率军抵抗,并身先士卒,英勇杀敌,终因体力不支,壮烈殉国,时年48岁。

儿子卞眕、卞盱见老父亲战死,也舍身杀敌,一同为国献身。

叛军在作战时顺风放火,及至卞壶战死,朝廷方面士气迅速衰落,叛军攻破青溪进入云龙门。守卫云龙门的丹杨尹羊曼、黄门侍郎周导和庐江太守陶瞻也先后战死。

庾亮则率领兵众准备在宣阳门作最后一搏,可还没等他列成队形,士兵们就丢盔弃甲逃散了。

庾亮也顾不上皇后妹妹和皇帝外甥了,他与弟弟庾怿、庾条、庾翼等人逃往江边,临走时对钟雅说:“此后的事就拜托给您了。”

钟雅说:“户梁折断,屋椽崩毁,是谁的过错?”

庾亮说:“今日之事,来不及说了。”

庾亮坐上小船逃跑,乱兵一路追一路抢,庾亮的侍卫用箭射击岸上的追兵,结果却误中了船上的舵工,舵工应声扑倒在水里。

船上的人大惊失色,都想跳水逃命。只有庾亮岿然不动,嘲讽道:“有这等身手,怎么不多射几个贼兵呢!”一句调侃竟然让大家安定了下来神了。

三位辅政大臣,一个战死,一个逃跑,应付叛军的差使就落到了王导的头上。他见情况紧急,对侍中褚翜说:“赶紧护卫皇帝到前殿来。”

褚灵急忙跑进内宫,将司马衍抱到太极殿,王导带着光禄大夫陆晔、苟崧和尚书张闿一起护卫在御座左右,火线任命刘超为右卫将军,命他和钟雅、褚翜两个侍中立在皇帝身边。很快,伴随着一阵嘈杂声,叛兵蜂拥而入。

褚翜大声喝道:“苏冠军来朝见皇上,闲杂人等不得胡来!”

那些士兵被褚翜的威势所震慑,不敢上殿,转身冲进后宫大肆抢掠,侵凌六宫,惨无人道地驱逐朝廷百官服苦役。

光禄夫王彬等惨遭暴打,叛军还逼迫从没干过体力活的官员替他们往蒋山搬运财物。

被剥光身子的男女老少,只好用破席、烂草遮掩身体,找不到遮挡物的只能坐在地上,抓些泥土遮羞,宫城内外,哀嚎之声不绝于耳。

当时官府有20多万布匹,5000斤金银,上万亿钱钞,数万匹绸缎绢布,全部被洗劫、焚毁、丢弃。太官好不容易从火堆中扒出烧剩下的一点儿大米,给司马衍煮粥勉强度日。

二月初八,苏峻伪造诏书,宣布大赦,只有庾亮兄弟不在被赦之列,自任骠骑领军将军、录尚书事,任命许柳为丹杨尹、加授前将军,马雄为左卫将军,祖涣为骁骑将军。

司马羕找苏峻申诉,得以恢复为西阳王、太宰、录尚书事,儿子司马播也官复原职。各部门官员也换成了苏峻的亲属、爪牙,总之朝廷之事都由苏峻一个人说了算。

温峤在武昌听说京师沦陷,号啕痛哭。不久,庾亮前来投奔,并代表庾太后进封温峤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温峤以京师沦陷,主上蒙尘,自己寸功未立为由,坚辞不受。随后两人商量要起兵讨伐苏峻,相互推举对方为盟主。

温峤的弟弟温充则主张推举位重兵强的陶侃,温峤于是派督护王愆期前往荆州游说陶侃共赴国难。

陶侃对自己未能入选辅政大臣还耿耿于怀,便答复温峤说:“我只是奉命守边的将领,不敢违反规定去做超越自己权限之事。”

温峤又写了几次信反复劝说,王愆期也奔波得够呛,陶侃就是不答应。

温峤无奈之下只好顺从他的意见,再次派王愆期送信过去,说:“仁公就暂且先守着自己的地盘,我先率军东下了。”

参军毛宝从外地回来,听说此事后,对温峤说:“凡成大事者,一定会联络各方力量精诚团结才能成功。没听说过心存疑虑能成功的,就算有疑虑也不该摆在明面上,怎么能自己制造疑虑呢!必须赶紧追回信使,一定要劝说陶公共同行动。如果追不上前面的信使, 就重新改写,再派人送去。”

温峤当即醒悟,又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书信,终于说服了陶侃。温峤得到陶侃的支持,便发布檄文讨伐苏峻、祖约,宣告二人的罪状。

驻守广陵(今江苏扬州广陵区)的郗鉴接到文告后,派人向温峤献计,提出要在建康东面修筑堡垒,实行坚壁清野,既能防止叛军逃脱,又断绝了叛军的粮食来源。这得到温峤的高度赞同

陶侃却不高兴了,苏峻只是要诛杀庾亮,与他陶侃无关,况且他本人也记恨着庾亮,为了国家利益他可以不计较个人恩怨,可温峤做事欠考虑,既然说让陶侃当盟主,盟主还没到,他却先发号施令。

陶侃不高兴的结果是,命令已经率部先行的督护龚登返回荆州。温峤急了,赶紧再写信过去,说此次行动,成败的关键就全在他陶侃是否参与,吹捧他为“大晋之忠臣,参桓文之功”,同时又晓以利害,说江州一旦落入苏峻、祖约之手,荆州将面临东有苏峻、祖约叛军、北有后赵、西有成汉三面受敌的局面,最后又拿他儿子陶瞻被叛军杀害一事来加以激怒。

陶侃老婆龚氏对其他的不管,只哭喊着要老头子为儿子报仇,差点没把腿跑折的王愆期再也忍不住了,说:“那苏峻犹如豺狼,一旦让他得志,仁公也将永无宁日!”这可涉及切身利益了,陶侃才终于下定了决心,遂披挂上船,赶赴寻阳。

同年五月,陶侃率兵到达寻阳与温峤、庾亮会师。对于他的到来,有人欢喜有人愁,当时人们在私下议论,陶侃会不会趁机杀庾亮以谢天下?异常害怕的庾亮得到温峤的指点,主动引咎向陶侃谢罪,陶侃大手一挥,两人冰释前嫌。

苏峻听说温峤、陶侃在西面起兵,采纳参军贾宁的建议,挟持皇帝司马衍坚守石头城,准备打持久战。

司马衍被强行带上车时,又哭又闹,整个皇宫更是哭成一片,当时正下大雨,道路泥泞不堪,右卫将军刘超、侍中钟雅等人冒雨徒步紧随着司马衍的车驾。

到达石头城后,司马衍被软禁在一间仓库里。这个时候,王导早就跑了,此前,苏峻虽然猖獗,但对王导还算敬重,手下人曾提议他杀尽朝廷大臣,苏峻却以王导德高望重为由,仍然让他官居原职,依旧排在自己前面。

可王导听说庾亮他们要打回建康,担心殃及自身,丢下小皇帝,带着两个儿子逃往了城外,而太后庾文君已于三月份,在乱兵肆虐后宫的日子里,担心受辱,忧伤而死,时年32岁。

庾亮的二弟庾冰在建康城破,逃到会稽后,得到会稽内史王舒的鼎力相助,温峤向各州郡发出檄文起兵讨逆,王舒把郡里招募的1万人马借给庾冰,让他迅速渡过浙江(钱塘江)西进,响应温、陶讨逆联军,吴兴太守虞潭也起兵响应。苏峻得到报告,只得派部将张健率军往东抵御,从而牵制了叛军的部分兵力。

陶侃、温峤和庾亮率军进抵茄子洲(今南京西南)时,车骑将军、徐州刺史郗鉴也率领部众渡过长江,与大军会合。此时,讨逆联军达了6万之众,旌旗连绵700余里,声势大振,兵锋直指石头城。

第一仗由庾亮派督护王彰进击叛军张曜,反被张曜打得大败。

庾亮派人将符节送到陶侃处,以示谢罪,陶侃对来人说:“古人曾有三败,君侯才两败(建康一败,茄子洲一败),紧急关头,就不必计较了!”

庾亮的司马殷融找陶侃辩白:“不是我们无能,是庾将军指挥失当,失败与我们无关。”

王彰也来面见陶侃,说:“这次失败跟庾将军没有关系,是我没有带领士卒打好首仗。”

陶侃叹息说:“之前我听说殷融是君子,王彰是小人。一仗下来,就真相大白,真是耳听为虚啊!”

温峤和庾亮打算立刻向石头城发起进攻。陶侃认为叛军强盛,凭借坚城固守,不可强攻,应等待时机,争取以智破敌。监军李根提出在白石(建康北面)修筑壁垒,摆出一副长围久困的架势,吸引敌人来攻。陶侃假装不同意,说:“如果筑垒不成,我就追究你的责任。”

李根说:“查浦地势较低,又背靠大江,不适合屯兵,只有白石地势险固,可容纳数千人,不利于敌人进攻,是歼敌的好地方。”陶侃笑着称赞他:“你真是个天才!”

于是,下令连夜抢修,只一个晚上的功夫就建成一座坚固的壁垒。

叛军一觉醒来,见突然冒出一座堡垒,大为吃惊。苏峻于是亲自率领1万人四面围攻,营垒内虽然只有庾亮率领2000人据守,但叛军始终无法攻破。

受此启发,陶侃又让郗鉴和后将军郭默率军占据京口(今镇江),又修筑了大业、曲阿、废亭三座壁垒,以吸引叛军来攻,达到分散其兵力的目的。

大业壁垒在叛军的围攻中由于缺水,人们靠饮用粪水在坚持,负责守卫该壁垒的郭默竟然偷偷开溜,留下士兵在守卫。

陶侃打算救援大业,长史殷羡认为荆州士兵历来擅长水战,陆战没有优势,一旦营救失败反而令自己陷于被动。他建议陶侃抓住时机,直接攻打石头城,迫使叛军回援,大业之围自然解除。陶侃竖起大拇指,立即部署。

八月二十六日,陶侃率领水军向石头城开进。庾亮、温峤和部将赵胤则率领1万名步兵由白石从陆路进发。

苏峻派儿子苏硕和部将匡孝为前锋迎战赵胤,大败赵胤。

苏峻于是命人抬出美酒,在战场上犒劳部众,将士们争着向他敬酒。

苏峻在醉眼蒙眬间见赵胤正向白石垒方向败逃,把酒碗一摔,大喊一声:“匡孝能破敌人,我难道还不如他吗?”跳上战马向白石垒追去,只有几名卫兵跟从。

此时赵胤败兵已经逃入垒里,苏峻骂骂咧咧过了一把嘴瘾后,准备返回,走到一个叫白木陂的地方,苏峻却忽然马失前蹄,被陶侃的部将彭世和李千等人投掷长矛,苏峻应声倒于马下,随即被一拥而上的讨逆军将士砍杀,而苏峻的卫兵慌忙逃回了石头城。

苏峻戏剧性阵亡,令讨逆军欢欣鼓舞,军心大振。然而战斗并没有结束,苏峻的司马任让联合众将领共同拥立苏峻的弟弟苏逸为主帅,闭城 自守。

温峤于是设立行台,命令在建康的二千石以下的官员故吏都到行台报到。蚕伏在建康的众官吏纷纷前来报到,温峤又建行庙、立祭坛,祭告皇天后土和东晋皇族祖宗,一时间收拢了不少人心。而叛军这边却是江河日下,此前负责进攻大业的韩晃听说苏峻战死,急忙带兵赶回石头城;

另两位进攻曲阿、废亭垒的部将管商和弘徽,则被讨逆军击败,管商向庾亮投降;在东面抗击庾冰的张健也率众退往曲阿(今江苏丹阳市),顺手收编了弘徽的部队,又收容了管商逃散的部众。

咸和四年(329年)正月,留守在建康台城的左光禄大夫陆晔和弟弟尚书左仆射陆玩一同游说匡术,匡术见大势已去,于是献出所占据的宫城苑城向讨逆军投降。

陶侃当即命毛宝和邓岳进驻苑城。而右卫将军刘超和侍中钟雅则与建康令管斾密谋,准备带司马衍逃出石头城投奔讨逆军,但阴谋败露,苏逸于是命任让领兵捉拿钟、刘二人,司马绍抱着二人哭着大喊:“还我侍中、右卫!”任让不加理会,硬掰开他的手,把二人带走。

苏峻的盟友祖约,原本是镇守寿春抵御后赵石勒的,在陶侃、温峤和庾亮联合起兵,发出檄文讨伐苏峻时,他竟置外敌于不顾,命令祖涣、桓抚率主力参加内战。由于大量的军需物资调拨给了参战部队,导致留守寿春的部队粮草匮乏,而祖约又被定性为乱臣贼子,这让寿阳城的将领们感到前途渺茫。

不少人暗中纷纷与淮河北岸的后赵政权勾结,配合后赵军攻陷寿春。

咸和三年(328年)六月,石勒派养子石聪、石堪渡过淮河进攻寿春,由于有内奸里应外合,祖约的部众迅速崩溃,后赵军轻松占领了寿春,祖约逃到了历阳,石聪虏走了寿春2万多户人家后,退回了北岸。

随着讨逆联军的节节胜利,也到了与祖约清算的时候了。冠军将军赵胤派部将甘苗于正月中旬进攻历阳,祖约已经众叛亲离,只得带到数百人趁夜投奔了后赵。想当年,他哥哥祖逖一心驱逐胡虏,克复中原,如果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祖约前脚一走,他的部将牵腾后脚就打开城门投降。二月,讨逆军对石头城发起最后一击,建成长史滕含大败苏逸。苏硕则带领几百骁勇将士渡过秦淮河与讨逆军作战,被温峤全歼,苏硕被杀。

韩晃等人大为恐慌,决定突围投奔曲阿的张健,可由于石头城的城门太过狭窄,命令一下,不管军人还是家属都争先恐后往城门拥,造成互相拥挤、践踏,死伤上万人。讨逆军活捉苏逸,并将其斩首。

滕含的部将曹据抱起小皇帝司马衍就直接来到温峤的船上,群臣见到司马衍,都顿首号泣请罪。温峤下令斩杀投靠苏峻的西阳王司马羕,以及彭城王司马雄、孙崧和司马羕的两个儿子等人。

陶侃与任让有些交情,想请求免他一死。

皇帝司马衍说:“他是杀害我侍中、右卫的人,不能饶恕!”

建康的战事结束了,王导又露面了,他让人找到匆忙之中落在家里的节杖,这个节杖还是司马睿当年赐给他的,陶侃不无嘲讽地说:“苏武的节杖好像不是这个样子的!”王

导羞愧满面,连忙让手下把节杖收了起来。

盘踞在曲阿的叛军残余势力张健心理压力很大,猜忌心日益严重,怀疑弘徽等人对自己怀有贰心,把他们全部清除,然后率领部众经延陵进入吴兴。陶侃命扬烈将军王允之负责三吴的征讨军事。王允之领军迎击张健,大败叛军,俘获男女共1万多人。

张健与韩晃等往西向故鄣县败逃,被司空郗鉴所派的参军李闳在平陵山击斩,王允之追击韩晃至长塘湖,彻底剿灭了他们。

历时1年零4个月的苏峻、祖约之乱,在陶侃、温峤等人的携手努力下,至此宣告平定。

0 阅读:0

雁玉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