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黄岩岛以东空域,两架挂载鹰击-12反舰导弹的轰-6K轰炸机划破云层。这一战略姿态直指当日美日菲三国在南海的联合武装巡航,成为解放军对域外势力介入的最强硬回应。就在美国防长奥斯汀与菲总统马科斯签署新军事协议之际,中国以空中力量向世界宣示:南海不是地缘博弈的游乐场。
此次美日菲联合行动号称“史上最大规模”,实则雷声大雨点小。美国海军“肖普”号驱逐舰、日本“能代”号护卫舰与菲律宾“何塞·黎刹”号组成的编队,始终在吕宋岛以西50海里处徘徊,距离黄岩岛超过300海里。
船舶追踪数据显示,美军舰全程未越过中国南海岛礁12海里范围,菲方宣称的“拒止中国军舰靠近”更被证实为杜撰,所谓“对峙”发生时,最近的中国海军舰艇实际位于150海里外的美济礁巡逻。
菲军总参谋长布劳纳声称“增强海上威慑力”,却回避其主力护卫舰最大航速仅25节、雷达探测半径不足200公里的短板;日本驻菲大使强调“维护航行自由”,但其派出的最上级护卫舰反潜能力仅相当于中国054A型护卫舰的60%;美媒渲染“中国舰艇撤退”,实则解放军湘潭舰当日按计划完成对曾母暗礁的例行巡航。
真正改变南海力量对比的,是路透社卫星捕捉到的轰-6K编队。这两架可携带6枚鹰击-12导弹的轰炸机,以800公里作战半径覆盖整个南海争议海域。
军事分析师指出,鹰击-12的400公斤穿甲弹头配合3倍音速突防能力,足以在美舰“宙斯盾”系统反应前摧毁目标。更令美菲忌惮的是,永暑礁、渚碧礁上的反隐身雷达网,已实现对该区域空中目标24小时无死角监控。
南部战区同期宣布,山东舰航母战斗群结束西太平洋演练后,正沿巴士海峡向南海机动。卫星影像显示,榆林基地的055型驱逐舰和歼-16D电子战机也已进入战备状态。这种“海空联动”的部署,将美日菲舰艇置于多重火力打击体系之下。
其“何塞·黎刹”号护卫舰虽配备韩国制SSM-700K反舰导弹,但射程仅150公里,在解放军鹰击-18面前毫无胜算。更关键的是,美菲《共同防御条约》明确排除了对“人工岛礁”的适用性,这意味着黄岩岛冲突爆发时,美军并无法律义务介入。
历史教训应当令马尼拉警醒:2016年南海仲裁案后,美国航母曾连夜后撤2000公里。如今奥斯汀虽承诺“坚定支持菲律宾”,但五角大楼2024年《印太战略》文件明确写道:“避免与中国发生直接军事对抗是首要原则。”
从永兴岛机场部署运-20运输机,到万安滩海域建成海上补给枢纽,中国已构建起涵盖侦察、打击、后勤的完整防御链。当轰-6的轰鸣声响彻黄岩岛,世界看到的不仅是一次战术反制,更是一个大国捍卫主权的战略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