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决策群聊曝光美式战争沦为利益买卖

吕露谈 2025-03-30 16:26:11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迈克尔·华尔兹一句“向欧洲收保护费”,让原本反对军事打击胡塞武装的副总统万斯瞬间改口。这份由《大西洋月刊》披露的群聊记录,揭示了特朗普政府发动战争的底层逻辑,情绪驱动与利益分赃,而非国家安全考量。

3月15日的加密群聊中,美国高层上演了荒诞的战争动员。副总统万斯率先发难:“欧洲40%贸易依赖苏伊士运河,凭啥美国买单?”国防部长赫格塞思搬出“恢复自由航行”“重建威慑”等冠冕堂皇的理由,却遭到万斯回怼:“油价飙升风险谁来承担?”

直到国家安全顾问抛出“欧洲会支付保护费”的诱饵,万斯才松口同意开展。这场持续47分钟的讨论,将价值3400万美元的战斧导弹变成了向盟友勒索的筹码。

3月16日,胡塞武装用三轮反舰导弹回击美军航母,迫使赫格塞思公开喊话“愿意随时停火”。特朗普却在三天后宣称“胡塞已求饶”,但卫星图像显示,也门萨那的导弹工厂仍在全速运转。更讽刺的是,美国为维持红海威慑,不得不增派第二支航母战斗群,单日作战成本飙升至2.8亿美元,远超欧洲承诺的“保护费”总额。

在俄乌问题上,特朗普一边施压泽连斯基签署《美乌矿产协议》,要求乌克兰“割让领土换取停战”;一边向欧洲盟友暗示“美军撤退后自求多福”。这种“两头通吃”的策略虽带来短期利益,却彻底瓦解了盟友信任,德国已着手组建欧洲快速反应部队,法国宣布建立独立于北约的军工体系。

2016年南海对峙时,中国以“辽宁舰”为核心组建特混舰队,官兵集体写下遗书直面美军双航母战斗群。这种“敢战方能止战”的意志,迫使美国在最后时刻撤退。

而今中国在中东推动和解、在科技领域加速突破,始终保持着“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战略节奏。反观美国,从古巴导弹危机时赫鲁晓夫的进退失据,到如今特朗普团队的锱铢必较,情绪化决策正加速消耗其全球领导力。

当美军指挥官在也门沙漠里计算导弹成本收益率时,解放军已在珠海航展亮出第六代战机验证机。大国博弈的胜负,从来不在战场上的得失计较,而在庙堂中的运筹帷幄。特朗普政府的群聊治国,终将成为政治教科书上的经典反面案例。

0 阅读:4

吕露谈

简介:视野之内皆是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