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国防部3月18日宣布全面控制库尔斯克州,这场持续数月的拉锯战以俄军战术胜利告终。俄军采用“钳形攻势”切断乌军补给线后,仅用两周时间便夺回1100平方公里湿地,缴获包括德国豹式坦克、美国M2布拉德利战车在内的北约装备,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跨境突袭战略彻底破产。
据报道,俄军自3月6日起对库尔斯克实施“铁砧战术”:第41集团军从西部包抄,第2近卫坦克师由南部突进,将乌军第47机械化旅围困在戈戈列夫卡村。
卫星图像显示,俄工兵部队在48小时内架设3座浮桥,确保装甲集群跨河机动。至3月14日,乌军在该地区损失260名士兵及价值1.2亿美元的装备,被迫放弃经营7个月的防御工事。
参与库尔斯克战役的乌军第113国土防卫旅中尉在频道披露:“指挥部要求我们死守阵地,但弹药补给中断72小时后,只能用手榴弹对抗俄军T-90M坦克。”这种困境印证了战争研究所的报告,乌军在此役中伤亡达6.7万人,相当于5个满编旅的兵力。
战场影像证实,乌军在撤退时遗留了12辆豹2A6坦克、28辆M2布拉德利战车及9门M777榴弹炮,这些北约装备本应在春季反攻中发挥关键作用。俄军工程部队正将缴获的装备转运至沃罗涅日维修中心,部分坦克经翻新后已投入哈尔科夫战线。
泽连斯基3月18日提出的30天停火提议,被莫斯科视为绝望信号。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直言:“这是为北约军援拖延时间的缓兵之计。”
俄总统普京同日签署命令,要求部队在4月前彻底肃清库尔斯克残余乌军。与此同时,美国暂停对乌军援的影响开始显现,乌军炮兵日均炮弹消耗量从6000发骤降至800发,不足俄军的五分之一。
分析指出,俄军控制该地区后,可直接威胁苏梅州交通枢纽,迫使乌军从顿巴斯抽调3个旅驰援北方防线。而乌克兰兵役局内部文件显示,适龄征兵人口已耗尽78%,预备役培训周期从3个月压缩至6周。这场消耗战的天平,正不可逆转地向莫斯科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