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怎么用一场42天的战争打醒中国,让解放军脱胎换骨的?

语蓉聊武器 2025-02-18 05:55:43

1990年8月7日凌晨2时,时任美国总统的布什正式批准了"沙漠盾牌"行动计划。

该行动计划主旨是向海湾地区增兵、阻止伊拉克进一步入侵沙特,并武力逼迫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

这是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想不到的,毕竟当时美军连续在朝鲜和越南战场吃瘪,颇有纸老虎暴露真实实力的感觉。

而彼时的伊拉克,则是强的可怕,部队超100万,预备役40万,53个正规师和24个扩编师。

拥有5600辆坦克大多数都是第三代,3800门火炮、还有770架飞机,主要是米格-25、米格-29和幻影。

伊拉克还有全中东完善的防空系统,战力在当时全球第三一点都不过分,各国都认为美军在伊拉克会像在朝鲜和越南一样吃瘪。

1991年1月17日凌晨,美白宫发言人马林·菲英沃特发表声明,宣布解放科威特的战斗在17日零点零分开始,代号为“沙漠风暴”,海湾战争就此拉开了帷幕。

彼时的我们刚收拾完越南不久,电视也差不多普及了,军民都等着从电视上看这个曾经被越南拖住20年的军队,是如何被伊拉克百万大军摁在地上摩擦的。

当时也有军事专家分析,伊拉克最少能坚持一年,并让美军付出上万人的损失,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

在新闻发布会上,美军指挥官指着电视上的画面说道: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位于巴格达的伊拉克空军指挥部。我们会在这里丢下一枚炸弹。”

紧接着,美国F-117隐身战斗轰炸机群挂载精确制导炸弹升空,飞往伊拉克。

他们只用了5分钟时间,就打击了伊拉克空防行动中心、总统官邸、AT&T大楼、塔利尔地区防空作战中心(隶属南部防空区)和萨尔曼帕克截击行动中心(隶属中部防空区)等目标。

座舱边的的炸弹标记代表出击次数F

F-117投放的激光制导炸弹上有摄像头,并成功记录下来这些目标遭受打击前的最后模样,

激光制导炸弹的摄像头记录下来的画面

然后伊拉克的电力供应被57枚战斧导弹,伊沙边界的预警雷达站被9架阿帕奇用“地狱火”导弹摧毁,伊拉克境内,按照苏联模式建立的一体化战略防空体系被106枚战斧导弹摧毁。

缺少雷达预警的巴格达防空部队只能盲目地防御射击

接下来的38天里,美国空军各式飞机在没有了防空能力的伊拉克上空来去自如,伊拉克重要战略目标和伊军地面部队被空袭搞的七零八落。

“死亡公路”上的车辆残骸

但萨达姆还对战争结果抱有幻想,他认为自己以强大的地面部队才是决胜的关键。

可是在结束了38天的空袭之后,战争进入地面战斗,美军只用了100个小时,就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将伊拉克百万大军打的落花流水,毫无悬念的结束了海湾战争。

美国空军F-15与F-16组成的混合编队飞越科威特上空

这场战争对我们的冲击是很大的,毕竟当时中美关系并不是很好,海湾战争爆发前,我们因为美军在朝鲜和越南战场的表现,还是有点自信的。

但是看到美军仅用42天就把装备比我们还精良的伊拉克百万大军给消灭,我们陷入了深思,如果美国有一天这样对我们,我们应该如何取胜。

被遗弃在“死亡公路”的59式

当时的中国和伊拉克的军事装备都是脱胎于苏联模式,伊拉克部分装备比我们先进的多,如果对比美军,我们更是落后了一个时代。

装备上的落差还是有办法追赶的,作战理念的差别才是最致命的,经过上世纪我们打的那几场打胜仗,让我们和萨达姆有“地面部队”才是取胜关键的错误认识。

中弹起火的69式

而美国三军在海湾战争中,指哪打哪,我告诉你我打你哪里,怎么打,你都没办法阻止我,这场战争就像美国科幻片一样,给解放军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当时的台湾问题悬而未决,中美之间摩擦不断,如果不能追平差距,说不定下一个被美军空袭洗地的就是我们。

“密苏里”号战列舰发射巡航导弹

“超视距作战”、“信息化战争”等新型战争理论,都刺激着每一个中国军人和军事专家的神经。

当时一个在伊拉克中国翻译深受刺激,决定回国为国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这个人就是现在被网友称为“战忽局局长”的张召忠。

金一南教授也说过:海湾战争后,我们大量翻译了美军的作战条例、军事报告,无形中开始参照对方的模式和标准来建军。

可以说,我们的国防能够如此强大,美国是功不可没的,并不是说那些辛苦研发的技术人员和专家没有贡献。

而是说,是有了美国的刺激和封堵,逼着我们只能自研,才给国防工业打下了如此雄厚的基础。

当时,中国海军最好的驱逐舰是刚刚成熟的051

不管是中美还是中苏交恶的时候,我们为了应对外部威胁,都是全世界求购装备以求自保。

海湾战争后,我国想要外购装备进行研究,从而研发出自己的装备,但是美国不许。

驱逐舰上的燃气轮机不卖我们、搅黄我们和以色列的雷达合作,让我们的预警机计划难以进行、阻止我国和惠普加拿大分公司的航发购买协议等!

当时,中国空军最好的战斗机是3年前刚刚设计定型的歼8Ⅱ,而美军的F15/16已经满天飞了

在美国的全方位围堵之下,我们也只能“摸着鹰酱过河”,再苦再难也要自研装备。

从模仿外国装备,到自行改装升级,再到完全自主设计建造,得益于一代代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的死磕,我们发展的很快,但也很难,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

每一个装备的研发,背后都是无数技术人员的默默付出,都有无数个令人心酸的故事。

不过,好在我们中华儿女拥有钢铁般的意志,如今我们的新装备扭转了曾经的局势,从刘华清将军踮着脚尖看美军航母,到外宾在直-9F旁边久久驻足,这是中国人的骄傲。

从南海撞机事件,到美国只能通过修改维基百科词条来维持空中优势,这是几代人的辛勤付出。

现在的中国,早已经是国富兵强,我们再也不用讨论如何“八换一”,不用陆炮上舰,不用战术穿插,这些是中国人的脊梁。

还是那句话,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

0 阅读:5

语蓉聊武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