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更在意的是如何成为一代君王。因此,在赤壁之战之后,曹操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国内,而不是对外作战。而勤于政务,最重要的,就是提升自己的地位。赤壁之战后,曹操废止了“三公”制度,重启“秦”和“汉”的关系。现在的宰相,就是当朝第一重臣。不过,想要谋朝篡位,却还差得远。西元212年,曹操得到了“无名之臣,刀履上宫”的恩赐。对于西汉宰相萧何来说,就是这样的对待。与宰相大人相比,他的进步实在是太大了。
213年,曹操加九锡,建立了魏国,被追为魏公。曹操在魏国的都城,拥有十个州府,可以任命丞相,大将军,百官朝臣。宰相一职,可设十三曹;而魏公,却是可以设立百夫长的。那时,只有“魏公”手下的官员,被称为“百夫长”,而“先帝”的官员,则被称为“百夫”。故而,曹操虽有魏国之称,但实际上却是魏朝,而魏国在邺城的朝廷,才是整个北疆的统治者。秦始皇统治的西汉,虽然名义上是汉朝,但实际上只是一个普通的国家,他们只会对曹操指手画脚,对孙权和刘备指手画脚,最重要的是,他们并没有什么影响力。
王莽篡国之时,改为九章。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性在于,我们必须根据它来作出对现在的判断。既然前世已经有人通过这样的方式做到了,那么现在就可以做到。曹操在二十一六年的时候,被加冕为魏王,地位凌驾于所有的诸侯,他可以不用臣子,不用圣旨,也可以不用圣冠,不用车马,不用旌旗,不用礼乐,去祭奠天下,所以他的所作所为,都被称为守卫。这样一来,普通民众就分不清楚到底是曹操在祭天,还是皇上在祭天了。但这并不是结束,魏王曹操的祠堂,香烛,都是按照汉的规矩来的。你们汉献帝如何拜先祖,我魏王曹操便如何拜先祖。
魏王曹操的几个皇子被封为“侯爵”。先帝之子可以被册封为诸侯,而魏王之子曹操之子则不可以,但是可以被册封为诸侯。但他不能再这么做了。曹操虽然凌驾于其他诸侯,但毕竟是魏王,自然不会允许自己的儿子和自己一样的地位。此时的曹操,虽然还不是皇帝,但已经有了皇帝的风范。21年,曹操更上一层楼,可以戴十二顶皇冠,可以坐金銮车,可以骑六匹马,可以在五时为辅驾。你不一定要明白什么是礼节,但一定要明白,只有皇帝才能享受。在皇冠的两侧,分别挂着十二枚珠子。原来只能由皇上佩戴的皇冠,如今由曹操佩戴了。
归根结底,这和曹操一统天下有什么关系?感情才是最重要的。这一点,将会直接影响到曹操所关心的,所争取的和所为的。曹操把重心放在了加强自己的内政上。等他的内政稳定下来,那就是他的天下了。如果赵甫成为大秦的皇上,那么这三个国家是不是一统,都无关紧要。晋元帝司马睿渡河之时,顾荣作为江东的使者,叹了口气:“将故土托付给故人,令人羞愧。”这意味着我要被驱逐到您的国家,这让我感到羞耻。魏晋时期,人们根本不将南疆当回事,南疆不过是个奇幻写实的蛮荒之地,你为何要一统天下?曹操对裴潜说:“您曾经和刘备一起工作过,您对刘备有什么看法?”裴潜对此的答复是:其居于中国者,其能扰其民,其不可为其所为;如果能在边境固守,那就是一国之君。这句话说得很难听。但刘备攻下益州,正如裴潜所说,能在边关固若金汤,才能成为一国之君。这不是好事么?所以曹操根本不需要考虑四川。
曹操在215年夺取了汉中。没有了汉中,就没有了蜀国。接下来,曹操又该如何行动呢?继续努力,争取将益州夺回来。司马懿的提议,也正是如此。但曹操却回答说:“人生多艰难,不能满足于已有陇,还能看蜀耶?”于是,他回到了自己的家里。而在216年的时候,曹操成为了魏国的国王。要是一直打到成都,哪来的三国演义?不过,对于曹操来说,三国演义什么的,他并不关心,他关心的,只是当不当魏王。217年春天,曹操亲自出马攻打了润州,这就是后来的润州战役。第一次双方战成平局,第二次则是孙权主动要求投降。如果自己赢了,是不是可以更进一步,将整个江东夷为平地?要知道,曹魏可在之后的两场战斗中,都是以失败告终的。这一次,至关重要。然而,却并不是。曹操当即接纳了孙权的归降,并径直返回家中。同年10月,曹操在汉献帝的授勋下,头上带着十二个冠。这个名头,可比江东要大得多。因此,曹操并没有将注意力放在三国演义上面,因此,他并没有能够做到这一点。
既然如此,为什么曹操还没有达到谋朝篡位的地步?事实上,这一切都在那个时候发生。这一位昔日的亲信军师,也是曹操夺嫡之路上最大的阻碍,已经去世于212年。虽然荀彧已经不在了,但是荀彧的家人却和曹操勾结在了一起,慢慢的形成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在曹操的统治下,许多世家大族都和他结成了联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过,曹操仍然忧心忡忡。这一是曹操思想比较传统。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之前的教训,实在是太过深刻。董卓只是一个新的皇帝,就被各大守州的人围攻。董卓厌倦了,畏惧了,不想再战了,便逃到了关中,退出了游戏。但这并不能改变什么,最终,他会被干掉。袁术是个头脑不清楚的人,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他就这么硬生生的用一颗石子当上了皇帝。但很快,他们就明白了什么叫做众叛亲离。
曹操害怕这样的事情也会落到他头上。有没有一种可能,自己登上皇位之后,自己麾下的臣子都会叛变?无论真的假的,曹操都不想冒这个险,所以最终他还是接受了这个事实。二是曹操的性格实在是太弱了。曹操出生在一个不幸的家庭。仅就人品而论,他不及刘备,不及孙权。刘备身为汉朝皇室的一员,在他有足够的权势的情况下,他的日子过得很滋润。孙权虽是草根,却也是一方诸侯。老爷子虽然不是什么大官,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曹操一族的确是财大气粗,但也是出了名的太监。老曹一家,果然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因此,曹操这个地头蛇,尽管身家丰厚,却对这些从藤校毕业的学生很是嫉妒。嫉妒是一回事。若是嫉妒,也能进入士大夫的圈子,拉近与他们的关系。他们眼红,但绝对进不去,只能是怨气冲天。这也是为什么曹操如此看重人才的原因。这个策略,对于士族来说,可是非常不利的。
你曹操将所有有权势的人都得罪了,还想要他们的帮助?因为思想保守,他们不想冒险,因为形象不佳,他们羞愧难当,想要登上皇位,他们只能拖着。曹操在孙权的劝说下,不仅没有欣喜若狂,反而非常害怕。“我的儿子,想要坐在我的火堆上。”孙权这个混蛋,实在是太可恶了,竟然想要将我扔进火堆里。曹操的幕僚对孙权的行为持不同意见,他们觉得这是一个绝佳的时机。所以,他就找机会说服曹操,让他自立为王。但是,曹操仍然害怕。到了后来,他只说了一句话:“我是周文王,我是天选之子。”他决定让自己的儿子曹丕来当这个新的皇帝,而他这个新的国王,就是一个新的国君了。如此一来,曹操想要一统天下,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他有这个实力,也有这个本事,但是,他却没有这个心思。
而曹魏建国后,或许还有能力力,但是实际情况已经不允许了。而司马懿和他的儿子们,也会步上曹操的后尘。司马家父子,根本就没有什么共同的想法,就像是曹操,一心只想着谋朝篡权。三个国家的统一,只能暂时搁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