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吵相骂,最煞根的一句话就是:侬迭格人面孔还要伐?
疫情期间,凡进出咱小区,有二样东西必须形影不离亲密无间,那就是手机与口罩。手不离机是刚需,到处亮一亮“随申码”,刷一刷“场所码”,验明正身后方能过门。口不离罩是标配,为的是“我防人人,人人防我”,好看难看,面子全废,如同盲盒,拆开后才能一睹“芳容”。

俗话说,树要皮,人要脸。脸,就是脸面,雅称:面子。它不仅装着人体形象中至关重要的五官,也是人们日常察言观色与评判颜值的中心区域。同时,“面子”也是自尊心、人格的外在体现。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对它情有独钟,甚至不遗余力为之奋斗一生。
面子,并不专属于个人,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面子。不说各国秀肌肉、抖威武的阅兵式,就说为谁争光的体育竞赛。这里的“光”就是面子。为国争光,就是为本国争面子。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面子”就是国格,就是民族尊严。这个“光”越多越亮,面子也就越大越强。腰杆挺,咱说话的分量也就重,专治各种不服!
有道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有人出生就在罗马?
不管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爹妈给的那张万人迷面孔,就赢在了起跑线:小时候,家长喜欢;读书时,老师喜欢;工作后,领导喜欢;恋爱时,对象喜欢;即使取经,唐僧喜欢,八戒更喜欢。概而言之,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谁会与美好过不去呢?
爱面子是人类社会长期以来的共识。那么,问题来了,没有“面子”怎么办?庙堂间有句话:佛争一支香,人争一口气!这口气是什么?不就是面子吗?所以说,面子除了天生造就,大多是靠挣来的,不是靠要来的。尤其在单位里,面子的大小总是与实力相称,有才有礼有艺有情的你,必要的时候不但要“露手”,更要“露脸!”打个招呼,握个手拥个抱合个影吃个饭签个名啥的,万不可“羞答答玫瑰静悄悄地开”,高冷得像冰山上的来客,让人敬而远之。
不知道你发觉没有?同样是水果,同样都是搁置了一些时候,橙子才开始皱皮,而苹果却已经腐烂了。从某种角度看,皮厚的好处不仅保质期长,而且对于生命的意义非常重大。就像恋爱中的男追女,除了胆大,心细,嘴甜,还得面皮厚。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套路。有本事的人一般不要脸,没本事的人却都要脸。不要脸这事,如果干得好,就叫:心理素质过硬;要脸这事,如果干得好,却叫:死要面子活受罪?另外,年龄、资历、家庭背景、社会关系之类,对面子也有一些辅助作用。
有些事不必在乎别人的不善与虚伪,尤其是面子这类东西,是给别人看的。你只要认真经营自己,不管成功与否,至少努力奋斗过,即使曾经“死要面子活受罪”,那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