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飘香,金菊竞放,秋风飒爽,天气渐凉了。
每年这个时间段,无间南北,不分雅俗,被饕餮界视为高大上的大闸蟹,正是其膏满肉肥、香溢美味和悠远的蟹文化撩挑着食客的味蕾之时。不禁让人垂涎欲滴,欲罢不能。
秋高蟹肥馋煞人,名家笔下蟹更香!自古以来,大闸蟹一直都是食客魂牵梦绕的美食,被视为舌尖上的芭蕾,也深得文人雅士的喜爱和馋痨。有诗云:“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正所谓:形模虽入妇女笑,风味可解壮士颜。

网络图片
不看球赛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这些天,世界杯足球赛如火如荼,一饱眼福,不看白不看?而在我家居住的小区,蟹摊沿街,雄蟹4两左右,雌蟹3两左右,一般百元三只,价格中庸,想吃便买。人们将雌蟹比喻为“闺阁传秀”,雄蟹则是“剽悍健儿!”文化人的那套应情应景,形象生动有趣。而我读书不多,只知道“九雌十雄”,宁波老话:贪自家肚下门!
螃蟹,是蟹的统称,种类五花八门。在我国,常见的有梭子蟹,青蟹,蛙蟹,花蟹,关公蟹等等。上海人平常说的“蟹”,一般指的是游荡在河汊湖荡里横着爬的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又称河蟹、毛蟹、清水蟹、大闸蟹。比较知名的有阳澄湖大闸蟹、启东蟹、太湖蟹、苏北蟹等,都属于长江蟹。在我的老家宁波北仑,除了陆地上的毛蟹,还有海滩泥涂上各种各样的蟹,如:管门蟹、红钳蟹、和尚蟹,白元蟹,沙蟹等,但都是不怎么起眼的小蟹,大多用来制作成蟹酱:蛳螺吮吮,花生剥剥,六角咬咬,蟹酱笃笃,下饭呒告饭吃饱!嗯,日子就这么过下去了。
虾有虾路,蟹有蟹洞,对小时候稻田边捉毛蟹的场景记忆犹新。毛蟹,大多窝在田埂高岸下边,洞深、泥僵,扁扁的洞口有密密麻麻的脚爪印留下了其爬行的足迹,洞口的大小往往也可大体判断洞内毛蟹的大小。白天,毛蟹躲在里面不出来就不出来,望“洞”兴叹?办法总比困难多!那就采用稻草裹泥土的办法,将蟹洞的出口严密堵封住,看谁狠?翌晨,当你兴致勃勃再次来到现场拿掉堵洞的草泥时,会蓦然发现洞口竟有一只被闷得不死不活的大毛蟹。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只是现在老家由于城镇化建设,土地已被征用,没得抓了。
什么叫生活的智慧?不惟书,不惟上,惟实。
吃蟹,难免要话蟹说蟹。蟹很好吃,但从嘴里“爬”出来的蟹大多不是美味。比如,嘲笑某人字写得歪斜难看,叫“像蟹爬”;软弱无能,遇事抖忽、退缩,硬勿起来的男人叫“软壳蟹”;缺乏担当,毫无希望或硬扛地叫“撑脚蟹”;做事体弄僵忒,刮散了不可挽回地叫“死蟹一只!”跳槽跳僵忒了:一蟹勿如一蟹!还有蟹脚,暗喻某些依附恶势力的“喽啰”那种小人。而更难听的是用“蟹”来隐晦女人,因为蟹善夹的关系,都懂的!年长的叫“老蟹”,年少的称“小蟹”、“嫩蟹”、“花蟹”。能说出这样话的人,必然会被周遭看做下作坯之辈。
语文老师说:但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意思是警示任何生物,不要像螃蟹一样,横行无忌,要懂得收敛才是。别看今天闹得欢,就怕将来拉清单!比如:新冠。
好吧,马上又要下楼排队做核酸了,让我爽一句崇明标志性方言:有哈吃哈,无哈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