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节日多。节连节,节外有节。可不?刚过完春节、元宵节,又迎来了情人节。节日不嫌多,开心美美哒。

网络图片
情人节,起源于基督教,又叫圣瓦伦丁节,是国人把Valentines Day 翻译成情人节的“洋节”之一,即每年的公历2月14日。这是一个关于情愫与浪漫的节日,也是欧美各国青年人喜爱的节日。饮食男女,风花雪月。这一天,互送礼物,用以表达爱意或友好。
自从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与人文方面发展方兴未艾,如火如荼。现今的情人节,除了我国的“七夕节”是因为牛郎织女的传说,为其赋予了爱情的浪漫色彩之外,如同圣诞节,洋为中用,为此引爆了一场表达爱情的洪流,同时也给商家带来了流量,互惠共赢。
万恶淫为首,论事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虽然大多数人们比较喜欢这个节日的氛围,但“情人”二字,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并不是什么褒义词,还略带些贬义。说白了,情人是在法律上不被认可的两性关系,疑似第三者,性质:临时工。
世界是简单的,除了男人,就是女人;动物界同样,除了雄性,就是雌性。西谚云:一万个人眼中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泛指欣赏不同场景的作品或人物,会有不同的评价,情人眼中出西施嘛。有人说,这是感觉的升华,比崇拜更高一级;也有人说,这是多余的爱情,婚姻的垃圾桶。姑且言之,信不信由你。
譬如,社会学家会说:情人是非婚姻关系的相爱者;语言学家会说:情人是彼此相爱情深意笃的人;心理学家会说:渴望有一个情人是人的一种天赋本能,是一种非常正常的心理,源自于异性相吸这一原理;艺术范会说:情人是两性之间最美的一种感情,因为不同于夫妻,彼此之间是有距离的,而适当的距离会产生美。
是呀,历史钩沉,其实人生最值得记忆的往往是千辛万苦而煎熬修炼的过程。还记得七十年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我曾在隶属上海市铜陵某矿山工作过一段时间。十里矿山,僧多粥少,比例悬殊。尤其是井下作业的年轻男矿工,正宗的猛男光棍圈,别提多劳苦,活在最底层,活着才是命,也是最有欲望,最有激情的“三无人员”:无老婆,无女友,无情人。若要脱单,简直是百年大计。但工友们苦中作乐的精神值得称道,个个都是段子手,最爱唱的是情歌,尤其爱唱《美丽的姑娘》。只是越唱越离谱,就像歪嘴和尚念歪经——没正经:“美丽的姑娘见过万万千,唯有你最难看?你像天上飞的乌鸦,你像地上爬的癞哈蟆......”你听,你听!低俗得一塌糊涂,让领导们怎么看?让巾帼们怎么想?吃不到葡萄还酸得可爱,一嘴羡慕嫉妒恨的腔调。
现今,有了互联网,即使没有情人的情人节,也可以红颜蓝颜互动交流,打发寂寞。由于性别的不同,产生了彼此称谓的不同。红颜知己多指女性,蓝颜知己多指男性。红颜知己是比较亲密的女性朋友,是男人一生最可贵,最难得,也最梦寐以求的存在。它是不掺杂情感的男女最为纯洁的友谊,以无私为己任。而蓝颜知己呢,由于男女的特殊性,被誉为一种游离于亲情,爱情,友情之外的第四类感情,也是对于爱情和友情的有益补充。说的是你吗?

丹麦大妞
过情人节,不是渡情人劫。不管怎么样,轻松快活是首选项。飚一句隔壁老王的扬州话:玩管玩,疯管疯,就是裤带不能松!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啦呀啦,啦呀啦呀啦呀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