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人间一趟,熬到白发苍苍,也曾年少轻狂,翘首诗与远方。
走过路过看过,吃过听过唱过,回眸世间繁华,承上启下继往。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意是,读万卷书能增长知识,行万里路能开阔眼界。读书是静态,行路是动态,书中知识有限,只有行路才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感知世界,参与体验,二者互补,笑傲江湖。
是的,只行路,不读书,走万里是个邮差;只读书,不行路,只能是个书呆子。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一个“知”,一个“行”,知行合一,打开脑洞,升级智慧。
在义务教育尚未普及那年代的乡村,会读、会写、会记工分,就是文化人,雅号:知识青年。昵称:落魄秀才。我便是,一枚老三届。落魄秀才也是才,蒙混没上过学的乡亲们,也是秀才人情。还记得上山下乡那回儿,生产队长钦命我当记工员,待遇:津贴10个工分,相当于年终奖。如果一不小心被评上“五好社员”之类,就搞大了,还能到县里开个会发个言洗个澡耍个大宝剑啥的,其乐融融犹如带薪度年假,乐不思归。
上调后,进工矿讨生活,读书已成奢望,而行路则路漫漫其修远兮。如今,退休赋闲,每天微信计步四千有余,如幽灵游街,徘徊在村里的妖泥角落。
其实,人生之“路”,就是阅历的累积。一个人若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当你看过更大、更奇葩的世界后,就再也不甘心留在井底,不甘心才是进步的原动力。
历史上有很多行“万里路”的名人,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马可波罗逛东方,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鉴真东渡,徐霞客游历等。是否读过万卷书,不敢遑论,但他们都是行了万里路,铸就辉煌的一代翘楚。当然还有传说中的“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唐僧师徒。
而我呢?走过的路,听过的歌,流过的泪,吃过的苦,看过的风景,见过的世面,一路走来,有磕磕碰碰,跌跌撞撞;也有快快乐乐,坦坦荡荡。言为心声,有文为证:
北仑滩涂摸蛏子
泰和桥头钓鲫鱼
贝家碶头撑稻船
围海垦地推板车
十里矿山下过井
煤气公司炼过焦
鞍钢宝钢马鞍山
沪东沪西真如港
卧波纳凉滇池边
泛舟荡漾西湖浪
秦淮河埠咪老酒
阳澄湖畔吃螃蟹
陕西皇陵兵马俑
山西太原老陈醋
猎奇庐山仙人洞
驻足长城慕好汉
印度洋里游过泳
鸭川河畔喝过茶
哥本哈根喂过鸽
列宁格勒骑过马
斗牛故乡斗牛郎
曼谷酸爽马杀鸡
香港掠影自由行
澳门博彩娱乐城
俱往矣!人生没有回头路,走过的路,每步都算数,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