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毛主席重上井冈山,有人拎锤子冲过来,公安厅长:不对,快走

历史放大镜 2025-03-22 17:25:13

1965年的时候,他离开井冈山已经36年了,心情沉重地说:“最近老梦见井冈山,真想回去瞅瞅。”到了这年5月21日,毛主席在长沙的工作告一段落,就在湖南省委的第一书记张平化还有汪东兴等人的陪伴下,去了江西。

1. 过去的事儿

毛主席在1927年秋天进行了秋收起义后,就去了井冈山,并且在那儿住了很久。他和贺子珍也是在那里成亲的。说起井冈山,那儿的往事可不少呢。

1928年冬天,因为敌人把路封死了,井冈山没了钱和物资,他们想让红军在山上饿着没法活。为了打破敌人的这个坏计划,毛主席就号召大家去挑粮食上山。

那时候是冬天,挑粮食上山的大行动拉开了序幕。大家从宁冈走到大井小井,路程有几十里远,全都是弯弯曲曲的小路,还得爬过黄洋界。别说肩上挑着重物,就算两手空空,走起来也相当费劲。

为了让大家更有干劲,毛主席和朱德亲自带头加入了挑粮的队伍。每天,天还没亮透,他们俩就下山去挑粮食了。

瞧见毛委员亲自来挑粮食,大伙儿干劲十足,本来打算挑15斤的,现在都加到20斤了,能挑20斤的,更是加到了25斤。有了毛主席和朱德的加油打气,原本计划一周运完的粮食,没几天就搬走了一大半。

有人回想起,毛主席在那个活动里讲了三句话。

有次休息,一个小孩子问毛主席:“毛委员,为啥我们要自己挑粮食呢?”毛主席抹了抹头上的汗,回答说:“这是为了防备敌人,现在咱们多流点汗,以后打仗就能少流血!”

听到这番话,大伙儿纷纷站起身,一股劲儿继续前行。毛主席问道:“大伙儿累不累呀?”挑粮的同志们齐声回答:“不累!”

之后,毛主席又问那个小孩:“你站在这儿,能看见哪些地方呢?”小孩回答:“能看见江西和湖南。”毛主席笑着说:“对呀,站得高了,自然能看得更远!干革命也是这样,咱们的眼光不能只停在江西和湖南,还得看到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

就在这时候,小孩又问:“毛委员,咱们啥时候能赢啊?”毛主席笑着对他说:“你瞧瞧这河水,慢悠悠地流,最后肯定能流到大海。咱们干革命的热情,也是一点点燃起来的,肯定会从这里一直烧遍全中国!”

有了毛主席的加油打气,大家干劲儿可足了,井冈山就这样稳稳地成了我们的一个重要根据地。

2.在井冈山遇到的奇妙经历

一张宽敞的大木板床,上面摆着一个用荞麦皮填充、外面裹着白布的枕头,还有一床带着补丁的毛巾被、一条老旧的军用毯子,以及一块白布镶边的床单,这些就是毛主席朴素无华的床上用品。

直到隔天,毛主席才坐车抵达井冈山地区,到了地方,已经有好多干部在那等着迎接他了。

5月22号下午,毛主席心里带着点遗憾,坐车往前走。按照警卫的安排,在茅坪的一个路口转了进去,好像就是八角楼那块儿,司机就踩刹车把车停下了。

毛主席歪着头朝外面瞅了瞅,然后满意地点点头:“没错,就是八角楼,咱们到了。”

他正打算拉开车门下车时,忽然从步云山那边,呼啦啦跑来一群人,估摸着有几十号人,手里都拿着锤子和铲子。

警卫员迅速挡在了毛主席车辆的前方,这时,一位领导心里也犯起了嘀咕,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有人接到消息来欢迎毛主席?可是欢迎毛主席,干嘛要带着锤子和铲子呢?

这时候,坐在毛主席车上的黄庆荣感觉事情有点奇怪,他琢磨着毛主席上山这事儿是保密的呀,怎么会有人晓得呢?不对劲!莫非有坏人混进来了?

黄庆荣是江西省公安厅的副厅长,他做事小心,赶紧叫司机给个暗号快点走。司机于是就迅速按了几下喇叭,前后的车一听,都立马发动起来往前开了。

等会儿上了山,见到汪东兴,汪东兴便对黄庆荣讲,刚才瞧见一伙人急匆匆地扛着家伙什儿,这条路上连个守卫的人影都没有,要是真出啥岔子可咋整?再说这事儿也没做到滴水不漏,毕竟已经让不少人瞧见了。

不过黄庆荣心里直犯嘀咕,怕的是有人会不小心把消息泄露出去。

毛主席下车后一脸不悦,他心想那可能就是正在劳作的百姓。毛主席一直爱往群众堆里扎,可这回也没辙,有时候,他也得听警卫安全部门的安排,毕竟保障他的安全是他们的任务嘛。

就这样,毛主席还没顾得上参观八角楼,就带着不舍的心情离开了。

毛主席刚到井冈山那会儿,袁文才为了让他工作更方便,特地吩咐贺敏学,把八角楼腾出来给毛主席住。

就是在这儿,毛主席和贺子珍慢慢认识了。可能心里还惦记着,所以毛主席想再去一趟看看。

那么,那些手里拿着铁锤的家伙究竟是哪路神仙呢?

2002年的时候,黄庆荣跟记者聊起了以前发生的那些事儿。

毛主席又一次走进了八角楼,看到了那些人正拿着铲子和锤子赶过来。这次,他嘱咐大家,车要开慢点,别“急吼吼”的。汪东兴随即让司机减速,而毛主席则摇下车窗,外面传来阵阵欢呼:“毛主席回来啦,毛主席回来啦!”

黄庆荣回想起那段经历:“那些拿着锤子的工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站在路边摆手致意。一看,原来是正在劳作的乡亲们。因为有规定,大家没让毛主席下车,只是慢慢地走过去。我们坐在小车里的好多人都感动得掉眼泪了,真没想到这里的人如此朴实、厚道,他们的心和毛主席紧紧相连。”

后来他跟汪东兴又聊起了这事儿,说当时自己太过小心眼了。原来那些人都是工人,一听毛主席来了,心里直痒痒想去看,可手里的活计又不能丢,于是就直接拎着家伙什儿跑来了,这才把警卫给吓了一跳。

3. 去见见我的两个嫂嫂

山路曲曲折折,没一会儿车子就拐到了一个岔路口,那儿竖立着一块木牌子,上面赫然写着:“1959年井冈山垦殖场义务修路留念”。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条公路是1959年江西省委特地让人修的,是为了上山方便,而且还是大伙儿自发义务劳动的成果呢。毛主席听了,满意地笑了笑。

也许是走得太久了,一辆车突然坏了没法动了。毛主席知道后,很老练地说:“给它加点水应该能行。”但这公路上,哪儿找水去啊?毛主席笑着提议:“那就先拿我的水应急吧。”司机只好照做,把毛主席的水“喂”给了车,没想到车子还真能动了。

毛主席的车到井冈山参观,在八角楼逗留了很久不愿走的事儿,没多久就被附近的乡亲们知道了,特别是袁耀烈家的人很快就听说了。

袁耀烈是袁文才唯一的儿子,袁文才离世时,他才五岁大。转眼间,袁耀烈已经40岁了,一直和母亲谢梅香相依为命。新中国成立后,给了谢梅香烈士家属的待遇,他们的日子还算过得去。

谢梅香还没来得及说想见毛主席,毛主席就已经先想起了这位嫂子。

他跟汪东兴讲,得安排时间去见见那些在井冈山的老干部、老党员,还有烈士的遗孀们,特别是他还特意提到,一定要见见那两位嫂子。

讲的就是袁文才和王佐的俩媳妇。

茨坪和茅坪距离挺近,也就几十里地,不过谢梅香平时很少往山上跑。这回听说有人专程来接她去山上见毛主席,她心里别提多激动了。

谢梅香一见到毛主席,心里别提多兴奋了。毛主席亲切地喊了声“袁家的嫂子”,话音刚落,谢梅香老人的眼泪就忍不住“唰”地一下流了出来。

他们坐下来,悠悠地谈起了天,说的大都是往日的回忆。

那时候,谢梅香还提起了贺子珍,说她们在井冈山的时候关系特别铁,就像亲姐妹一样。

说起来,毛主席和贺子珍能结成夫妻,谢梅香在其中还扮演了半个牵线人的角色呢。

那时候,毛主席头一回碰见贺子珍,见她那么年轻,还以为她是袁文才的女儿呢。后来才搞清楚,原来贺子珍也是自己的战友,是个共产党员。

在井冈山的时候,贺子珍结识了好多知心姐妹,像曾志就是其中一个。那时候,井冈山的女红军挺少的,所以她们总是待在一起,关系特别好。

那时候贺子珍也会开枪,因此毛主席对她特别有好感。两人在永新做调研期间,感情逐渐升温,这一切袁文才都看在心上。

贺子珍老家在永新,她有个哥哥叫贺敏学,是袁文才身边得力助手,参加过永新暴动,两人都是了不起的革命战士。

袁文才看出两人心生情愫,便成全了这段姻缘,1928年夏天,他们在井冈山上喜结连理。(贺子珍与毛主席共同度过了革命中最艰难的十年。)

当然,提到袁文才,毛主席心里记得关于他的好多事情呢。

他记得从一支队伍里选了20多个人去2团帮忙,还派了个管后勤的司务长去协助做饭。后来他们还建了个士兵委员会,王佐也申请入党了,这个申请还是毛主席亲自点头同意的。为了改造井冈山的本地军队,袁文才和王佐可真是下了不少功夫。

听说回到家后,谢梅香紧抱着袁文才的照片,大声哭着,边哭边喊着他的小名叫道:“选三啊,你可以安心地闭上眼睛了,毛委员已经回来瞧过你了。”

5月29号下午,毛主席跟好多群众照完相后,满心不舍地告别了井冈山。

4.回想往事

岁月流转,多年已过,毛主席那首脍炙人口的《西江月·井冈山》依旧被刻在井冈山的一座纪念碑之上,“山下彩旗飘飘可见,山上战鼓号角声声相闻。”现在读来,仍旧能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力量,让人内心激动不已。

这次到井冈山,毛主席再次拿起笔写了两首诗,现在这两首诗也非常有名。

《念奴娇·井冈山》里有句特别带劲的话:还记得那时候战火连天,死里逃生就像昨天一样。

《水调歌头·重登井冈山》里有句老话,现在大家都耳熟能详:十八年光阴,转眼就过去了。咱们能上到天上摘月亮,也能潜到海底抓王八,一路笑着唱着胜利歌回来。这世上没啥做不到的,只要你有决心去攀登!

毛主席写的诗都特别有气势,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听说在1958年,贺子珍好几次想请陈毅去井冈山看看,但陈毅因为工作太忙走不开。他表示,要是实在没办法腾出时间,他会派个人代表他去井冈山。

陈毅同样是井冈山时期的老同志,他当年和朱德一块儿上的井冈山,还是毛主席早期的老伙伴。陈毅去世后,毛主席亲自出席了他的追悼会,并且在会上握着粟裕的手感慨道:“井冈山时期的老战友已经不多了。”

毛主席到了晚年,心里老惦记着回井冈山瞅瞅,可因为身体不太好,这个愿望一直没能实现。

新中国成立后,像朱老总、谭政、萧克这些老一辈的人,都回井冈山看了看,还特意去探望了谢梅香。他们对那些为革命牺牲的烈士,心里充满了敬意。

回想往事,体验历史,毛主席再次登上井冈山已经半个世纪了。井冈山还是老样子,红星依旧闪耀。在毛主席生日快要到来的时候,我们非常怀念他。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