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是我国传统文化当中八种德行,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一,长久以来拥有着特殊意义和重要地位。所谓忠,从字形来看就是把心放在中间,没有丝毫偏倚,也就是尽心竭力、毫不动摇。在《说文解字》中,忠则被解释为“敬也”。
总的来说,忠就是尽心,忠诚国家便是对国家尽心,忠诚于事业则是对事业尽心。对于古代君主们而言,如果人人都能够做到忠,那么就都会为了国家而付出全力,自己的统治自然也就稳固了。因此,忠一直被封建统治者们重视并大力宣传。如今,重庆有一个地方叫作忠县,尽管它知名度不高,但“忠”这个名字却是唐太宗御赐的。那么,这个小小的县凭什么能够得到“忠”这样一个意义重大的名字呢?
忠县位于长江之畔,周朝时本是巴国的属地,后来秦国推行郡县制,管辖这里的又成了巴郡。元鼎五年(前112),汉武帝在此地设置了临江县,这个简单直接的名字此后得到了长期的沿用。不过,临江县的上一级行政区划在汉武帝之后的数百年间经历过从巴郡到永宁郡,再到临江郡、临州的多次变迁。
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唐太宗将临州改为了忠州,此后直到民国时期,忠州才被改为了如今的忠县。至于为何太宗会特意对这个远在巴蜀的地方进行改名,答案其实在于两个人,这两人便是巴蔓子和严颜。据《华阳国志》记载,巴蔓子生活在战国中期,乃是巴国的大将,他性格刚烈而通晓军事。有一年,巴国国内发生了叛乱,一时间上至国君下至百姓都陷入了水深火热当中。
为了扭转危局,巴蔓子在一番慎重思考后决定前往强大的楚国求援,并向楚人许诺叛乱平息后割让三城作为酬谢。在楚国军队的帮助下,巴蔓子顺利拯救了祖国,但当楚国派使者前来索要城池时,他却表示:“诚许楚王城,然巴土不可分。宁死,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
巴蔓子认为,当臣子的并没有私下许诺割让国土的权力,如果如约割让了土地那就是不忠,不过,不履行自己的承诺则是不信。为了在尽忠的同时守信,巴蔓子选择了让使者用自己的项上人头作为答谢援兵的酬劳带回楚国。楚王见到巴蔓子的头颅后,十分惋惜地感叹道:“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为!”为了表示对巴蔓子舍命救国的尊敬,楚国以上卿之礼安葬了他的头颅,而巴国人也怀着感激之情厚葬了巴蔓子的身体。
东汉末年,严颜在益州牧刘璋麾下担任巴郡太守。建安十七年(212),刘璋因为害怕北方的曹操、张鲁而邀请同宗刘备进入蜀地。颇有头脑见地的严颜预料到刘备不会安分,于是顿足捶胸道:“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卫也!”果然,第二年刘备便对刘璋刀兵相向,而此时诸葛亮、张飞等人也从荆州赶来援助,一时间完全占据了上风。
面对张飞率领的大军,严颜没有多少招架之力,不久后便兵败被擒,不过,面对以勇猛闻名的张飞,严颜却面不改色地斥责道:“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张飞闻言大怒,下令身边的兵士将他抓去砍头,但严颜仍然毫无惧色,只淡定表示:“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
严颜的气魄让张飞都不由得心生敬佩,于是一向给人粗鲁印象的张飞竟然将其松绑,并尊为了宾客。尽管此后的事迹不为史书所载,但包括苏轼、苏辙、文天祥、李贽、王夫之在内的许多古代著名人物都对严颜十分推崇,将其作为忠诚的象征。
上文提到的巴蔓子、严颜二人都有着忠烈的性格特质,也都为了忠诚而不惜献出生命。更加巧合的是,他们都被认为是忠县,也就是当年的临州临江县人。临州原本是个平平无奇的地方,但因为巴蔓子和严颜的存在被打上了忠烈的标签,唐太宗也正是感慨于此地多出忠义之士,才做出了改其名为忠州的决定。
综上所述,如今忠县之所以被唐太宗关注,还得到御赐的“忠”字作为名称,原因就在于巴蔓子和严颜的存在。其实,除了他们之外,汉末三国名将甘宁、明末巾帼英雄秦良玉等著名历史人物也都是忠县人。甘宁为孙权赴汤蹈火、秦良玉精忠报国被南明朝廷追谥为“忠贞侯”,同样是“忠”的化身。这样看来,忠县或许真的人杰地灵,才会忠义之士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