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朋友让我聊《小巷人家》,说这是“近几年不可多得的女性年代剧”。
我都不知道啥叫“女性年代剧”,这几天坐在我刚装修好的老洋房里抓紧看了一遍,感觉确实不错,果然又是年代,又是女性......
看到剧中黄玲自己有工作,收入比老公高,还住着自己单位分的房子,所以哪怕婆家再重男轻女,哪怕老公再靠不上,她也总能在关键时刻为了孩子挺直腰杆,说话硬气,也能为了维护女儿不惜得罪公婆......
在那个年代,养好几个孩子也不愁吃穿,虽然称不上富婆,但全靠自己的钱撑家,底气已经足够了,干啥都能硬气。
我深表钦佩,感觉我如果活在那个年代,必须也得活成黄玲这样。
一转身看了一眼正在弄路由器的孩子他爹,他捣鼓那个破路由器捣鼓了两个多小时,捣鼓得唉声叹气,站起来时扶着老腰皱着眉,好像自己下地干了8个小时的活儿,若有所思地巡视了一圈,然后指着我新买的地毯说:“这地毯真的好看吗?”
我仿佛看到了男人的底裤,哦不,底色——稍微干点活,就觉得自己是主宰这个家的神,谁都离不开他,话语权会突然变大,天降无限权力让他指手画脚。
我没回答他,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我也知道他要的答案不是“好看or不好看”,他只是要行使一下话语权。此时只要我不说话,他就认为他已经得到了他想要的。
结婚十几年了,这种小case显然已经不在我的兴趣d范围内,实不相瞒,这个男人现在连吵架都要跳一跳才能够得到我的段位,所以我一般不吵架,让他根本猜不到我已经修炼到什么段位了。
这可能就是中年富婆独立女性的自信。
其实这是已婚人士磨擦多年才能收获的圆滑,并不是每一对夫妻都能在离婚前进修到这一步。
比如最近大家都非常关注的“麦麦和亮亮”那一对,肯定双方都没找到正确的修炼路径,尤其是亮亮,我很想说你有工作,收入高,住着自己赚钱买的房子,哪怕你老婆CPU+NPD,哪怕你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离婚的时候也希望你挺直腰杆说话硬气,对吧。
说跑偏了,我想表达的是这种事不分性别,而且几乎放到所有事上都同理。只不过在已婚群体里,大多数情况下女人更容易丧失收入来源,所以更容易吃亏。
正如黄玲的概念,正因为有了婚姻中千丝万缕的裹挟,我们要比单身人士更多几层束缚,因此我们才要给自己多搭建一些底气,自己挣钱,自己掌握正当的话语权,牢牢捍卫自己认为不可让步的东西,让谁也挑不出毛病、抓不到把柄,这才能获得尊重。
黄玲唯一对女儿庄晓婷“感到失望”的一次,是女儿大学毕业没找到工作就打算跟男朋友去广州。
一开始大家还觉得这个妈这次怎么有点“顽固保守”,直到她说完那段话,我劝所有女孩能拿个小本子记下来这些金玉良言——
“我初中毕业就进厂工作,工资比你爸爸高,我结婚的时候你奶奶把你爸爸的工资都扣下,但是拿我没办法......你奶奶重男轻女,让我把肉啊蛋啊都留给你爸爸和你哥哥,我不理她,我自己挣钱,自己闺女自己疼......我有工资,你想读到什么时候我就供你到什么时候......我跟你爸爸是不一条心,林叔叔和宋阿姨一条心吧,林叔叔工资高,宋阿姨一样起早贪黑卖早点,为什么,她也图一个大事小事能自己做主......你跟林栋哲之间利益永远一致吗,有矛盾有分歧你不想能自己做主吗......我供你读书,就是让你长大了有能力自己做主,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
我觉得这段话就是整部剧的核心,婚姻里的女性碰到的事很多都是很无奈的,从古至今我们被要求照顾到整个家庭大大小小的关系,不少时候要委曲求全,顺应大局。
不少男人觉得他们自己不用去“顺应大局”,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就是大局。
黄玲要和那个愚孝了半辈子的庄超英离婚的时候,庄超英才开始有点明白自己老婆到底是过了个什么破烂日子。
其实这倒不一定是男人的人品问题,这就是历史遗留问题,家庭教育、父母熏陶、社会的灌输,种种现状塑造了男女思维的差异,不结婚还好,一结婚,劣根都出来了。当然,也有反过来的,女人不知道自己有问题的也有不少。
就连婚姻幸福的宋莹,搬去广州没工作,在家当全职太太那段日子,都是各种emo,看天气也不顺眼,邻居也不顺眼,老公也不顺眼。
就算老公还是那么疼他,儿子还是那么暧,她也十分不爽。直到找到在小吃铺摆摊卖早餐的活儿,就算很苦很累,但是自己挣钱,价值感有了,对老公儿子吆五喝六的时候才有真正的底气,整个人都顺畅了。
没工作,不赚钱的时候,人就是没底气,别人说什么都可能成为扎进你心里的刺,哪怕人家没有恶意。
有工作,能赚钱的时候,别人说什么都可以当成P,我们有选择性地去听,自带滤网,不用憋屈自己。
就像我被问到那个地毯,我偷偷代入了一下,如果我是个不挣钱的全职太太,老公质疑地毯,潜台词可能是“你又乱花钱,买得还不好看......”
但我是自己赚钱自己花的那一个,他的那句话就好像后勤主任在质疑董事长今年的业绩涨了吗,要是没涨的话,把他裁了降本增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