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婆不允许任何一个河南人单身

格十三 2024-11-19 08:56:23

最近有个“王婆”,在河南开封搭了个戏台,实景互动给年轻人现场相亲做媒,已经火出圈了,感觉没有一个河南人可以单着身离开王婆的戏台。

她再不出现,中国的爱情就要消失了。

看看各大婚恋网站的会员费有多高,条件写得有多严苛,看着不像搞婚恋,像是明码标价的商品交易会。

王婆这儿就不一样了,主打一个纯粹热烈直接高效,回归到人的情感维度来了,一个人去两个人回,感觉整个河南的年轻人都在求偶,并正向着外省扩张。

一人治好了整个互联网的婚恋矫情病。

最近几年打开微博、小红书看看,感觉中国年轻姑娘全体“独身主义”,恨不得脸上都刻上“独立女性”,结婚都不好意思说。

结果一看王婆,好家伙,想去排队找对象的年轻姑娘都排着长队,有人坐了七八个小时火车去找王婆牵线,在上班与上香中选择上王婆的戏台。

两个世界,完全两个世界。

王婆的现场别提多利索了,姑娘们直接报自己的条件,三句两句,不用多,然后提要求,也是三句两句,然后双向选择,大多都在现场就一拍即合,立马加微信,牵手走人。

她还鼓励姑娘们现场直接自己挑!一个姑娘面对五六个应征的小伙,王婆说:“闺女你看的中吗,看不中换一批”。

只要被姑娘选中,男的基本上无法拒绝,小伙子被姑娘从人群中点名,王婆问:“小伙子,你愿意吗?”小伙子杵在与原地一动不动,还没缓过神来,说时迟那时快,王婆:“好!交换微信!抱下去!”

小伙:没想到我能这么容易找到对象......

在王婆这儿:找对象其实并没有多复杂。

就跟招聘差不多,第一你情我愿,第二条件匹配,第三进入试用期,后面的事你们自己处理,我媒婆就不管了。

王婆之所以出圈,不是因为她真的提高了结婚率,而是她提供了一个圈子和一种势头。

这些男女牵手下台后也并不一定就能结婚,也许处个几天就分了,但这个“找到潜在合适对象的机会”却被抓住了,又是一次成功的筛选体验,不适合那是命,不是王婆的问题,更不是这个机制的漏洞。

媒婆的作用,从古典的“撮合婚姻”到现在的“促成可能性”,弱化婚姻目的性,强调多一个朋友多一次机会,既让大家面子上过得去,又给人一种婚恋市场蓬勃发展的快乐感,功不可没。

她让那些想找对象的人以及不确定想不想找对象的人都意识到:出来混,最重要的是出来。

从开封万岁山最近的人流量就能看出来,其实中国姑娘大多还是渴望美好的爱情和婚姻的。

我觉得这些公开去找对象的姑娘就很可爱,她们独立不独立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她们敢于自己做出“我要结婚”的决定,还能大胆地走上戏台点将另一半,不被“不婚主义”洗脑已经是成功了一半。

婚姻这种男女之间的亲密关系的建立,有时候需要一个火候,一个氛围,一点外界刺激。

王婆和她打造的那个场子,就是一个天然的助燃剂。

前几天在一个饭局上,一个30岁小伙说自己找不到合适的女朋友。聊了一会儿发现,他哪是找不到合适的女朋友,他连不合适的都找不到。

因为身边根本就没有氛围,不知道要怎么找。

总不能认识的每一个姑娘都去问一声:“您好,您单身吗,你对找对象有兴趣吗, 您想结婚吗,您看我能考虑一下吗?”

大部分年轻人,就是一没途径,二没资源,三没这个勇气。

别说奔着结婚去了,就连交个普通朋友都费劲。

很多年轻人不是不想谈恋爱结婚,是连找个对人走到结婚那一步的机会都没有,太费劲,太费时,太费精力,上班996,下班懒的动,干脆就说不结婚。

不上清华不是因为不想上。

一个有趣的现象,你会发现王婆这里很多年轻人配对时只谈非常基础的条件,比如要找什么地区的、多大年龄的、身高多少的,很少会要求“有房有车”、“年收入”、“家庭条件”等等。

很明显,一切从“眼缘”开始,非常回归人类本能求偶技术层面。

王婆的这场大戏,让人看了挺乐呵,不光是因为“吃瓜”是人类的本能喜好,更因为我们潜意识里渴望对纯粹情感的重视,回归几十年前那种“一眼万年”的纯粹婚恋模式,只要人对,其他都不是大事儿,这种朴素情感多少年来在中国没怎么上演过了。

她还教不善言辞的男孩子如何开口,教不懂拒绝的女孩子学会拒绝,简直不是一个单纯的媒婆,就是异性社交指南。

有人说,看着每一对一见钟情的年轻人在王婆的撮合下抱在一起,开始了一段关系,就觉得挺美好的,想到了高中时期,跟喜欢的男生在一起,只看眼缘,只看他的优点,什么家世啊财富值啊发展前景啊彩礼啊啥的,一概不知道。

就仿佛看到王婆一手拉着学习委员,“你喜欢什么样的”,学习委员说“我喜欢高高的健康的”,王婆拉着体育委员的手,“你喜欢她吗”,体育委员说“喜欢”,又问学习委员“你满意吗”,学习委员害羞地点点头,然后王婆说你俩加个微信,交个朋友。

最后还不忘说句:相互尊重。

王婆这句“相互尊重”太重要了,有几层含义:第一,你们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在一起的,尊重他人,不喜欢不要玩弄和浪费时间。第二,如果能在一起,组建家庭更要相互尊重。第三,伤害任何一方都是对我王婆的辜负。

有个中间人,就是区块链效应,想干坏事都得反复斟酌,这大大提升了双方都求好的概率。

不管到什么年代,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美好婚姻的向往都是很难消失的,顶多会变得现实一点,理性一点。

但很多人明知是这样还是会希望有一段亲密关系,这是人之常情,是社会性动物的生存逻辑。大部分叫着“不婚很爽”的人,其实是因为父母健在、亲朋好友挺多、身体健硕、还爱玩,他们不觉得孤单,甚至觉得一个人快乐,不想结婚也很正常。

我有朋友说:“我不结婚不生娃可以快乐六七十年,最后一二十年受点罪也认了”,我只能说:“最后受的罪和现在受的罪可不一样”。

而且,谁说现在受的罪是单纯的受罪,没有一点甜头在里面?

结不结婚这件事,我们不给建议,没有好坏之分,自己衡量性价比。性价比这东西,一是根据经验主义推理,二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评定。没结婚的人没有经验,所以一切和“经验”相关的观念都是道听途说,而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评定的时候,又很容易受外界干扰。

我在网上看到一姑娘说,迟迟不考虑婚恋,原因就是大学同寝室的另外两个好朋友都是不婚主义者,而且其中一个还打算动精子库的脑筋。

她觉得这是当代独立女性霸气的一面,被洗脑者才结婚生孩子,当生活的傀儡。

我都有点看笑了。你能这么想,说明你真的是个被洗脑者。

你一没经验,二搞不清自己的实际情况,这还不算,你还分不清什么是酷炫霸气,什么是独立思考。

所以王婆的出现起码能给某种不良的小节奏正正歪风,结婚不代表不独立,也不代表自己要依附于别人,这些勇敢去追爱的女孩子都挺棒的。

不过呢,这种急性子配对模式也存在隐患,我也想提醒一下在这种嗨翻情绪下匆忙牵手的女孩子们,即使是普通交友,也要慎重,多了解对方,虽然要包容和体谅,但各自的人品、情绪能力、收入状况、家庭背景甚至父母素质也都是很重要的。

毕竟爱情和婚姻是两码事,谈情说爱可以肆意洒脱,谈婚论嫁需要慎重考量。

0 阅读:0

格十三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