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107年的十一月,东汉时期上演了一场极为特殊的“政变”事件。这场“政变”在当时的东汉局势中显得格外突出,它有着独特的背景及发展态势,给东汉的历史进程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成为了那个时代一段引人瞩目的历史片段。
彼时,有位大臣名叫周章,在朝中出任司空一职。要知道,东汉时期的司空,大体等同于西汉的御史大夫。追溯到西汉末年,汉成帝对御史大夫这一官职进行了更名,改成了司空。而东汉开国之后,便沿袭了这一称谓继续使用。
由此可见,周章所处的地位着实不低,乃是位列三公当中的一位。依据东汉时期的官员制度而言,司空这一职位可不简单,它既能如同御史大夫那般,承担起监察众多百官的职责,同时还肩负着全国水利、建筑等方面的事宜,无疑是位高且权重。
就在这个特定的时刻,那位在东汉位高权重的司空周章,竟然展开了一项令人大为震惊的谋划行动。他打算先派遣自己极为信任的心腹之人,前去将宫门关闭起来。接着,要把当朝太后的所有亲戚,还有太后所倚重信任的宦官全部杀光。随后,再派人去挟持那些中枢官员,以此来掌控东汉的最高权力。
在完成一系列相关事宜后,周章便盘算着径直将太后以及皇帝废黜掉,而后改立先帝的长子刘胜为新皇帝,以此来实现其谋划的局势变动。
在后来的史书当中,有一场政变被记载为“周章立帝案”。令人惋惜的是,此次政变尚未真正发生,相关消息便已泄露出去。随后,当朝的太后邓绥迅速做出反应,当即下达命令,不仅免去了周章的司空一职,还将周章及其同党一并予以逮捕。
因此,这一场还未曾真正发生的政变,实际上已然彻彻底底地宣告结束了。
由于这场政变并未真正付诸实施,故而在后续的历史进程中,其知名度极低。仅有极少数对东汉历史极为熟悉的人,才知晓这段往事。从东汉历史的全貌来考量,这场未曾发生的政变,看上去好像也未曾产生过任何的影响。
事实上,这不过是一种错觉罢了。
事实上,虽说那场“周章废帝案”已被提前挫败,但其给东汉历史带来的影响着实极为深远。要知道,这意味着从彼时起,士族官员集团已然作为一股独立的政治势力,正式开启了对东汉最高权力的角逐之路。
在此次案子发生以前,东汉时期的最高权力大体上是由皇帝和外戚交替掌控着,基本就在这两方手中流转。然而在此案过后,士族以及宦官这两股势力,也渐渐参与到了这场权力争夺的“游戏”里面来。
历史上真实的周章废帝一案,究竟是何种情形呢?身为司空的周章,缘何竟妄图同时废掉太后与皇帝?并且,在周章筹备发动政变之际,这一消息又怎会骤然泄露?待事情暴露之后,其最终的结局又会是怎样的呢?
事实上,要讲述这个故事,还得从当年汉和帝离世的那个时候开始说起呢。
公元106年伊始,东汉第四任皇帝汉和帝,突患急病离世。由于汉和帝在世时并未册立太子,彼时的当朝皇后邓绥,凭借自身皇后的身份,择定了汉和帝的幼子刘隆来继承皇位,刘隆由此成为新皇帝,也就是汉殇帝。
朝堂之上,诸多士族官员对选定刘隆来接班一事,着实满心不满。要知道那时的刘隆不过是个才满百天的婴孩,年龄太小太小了。如此选定刘隆接班,也就意味着在往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日里,邓绥将会以太后的身份掌控整个朝政大权呢。
当邓绥开始掌权之时,便意味着此后以邓家为代表的外戚势力将会径直掌控东汉高层的大权,进而占据其中的大部分职位。若皇帝亲掌大权,士族大臣在高层好歹还能有几个位置留存。可一旦外戚把控大权,为了牢牢攥住权力,高层的职位必然会被其全部占据。
因而,在士族大臣这一方而言,他们着实反感外戚掌控大权,这二者间存在的矛盾乃天然形成,根本无法调和。相对来讲,士族大臣们是更为青睐皇长子刘胜的。毕竟刘胜年纪偏大些,一旦登基,能够迅速开始亲政,如此一来,邓家等外戚便很难长时间将大权握在手中了。
即便那些士族大臣满心不满,却也无力改变现状。要知道当时整个京城已然处在邓绥的掌控之中了。邓绥有别于其他时代的皇后,她堪称一位极为出色的女政治家。就在汉和帝离世之际,她便安排兄长邓骘掌控了京城的兵权。凭借邓家的人脉以及自身皇后的身份地位,邓绥掌控最高权力易如反掌,外界根本无从置喙。
于是,在邓绥的全力扶持与拥立下,汉殇帝得以正式登基即位,开启了属于他的帝王之路,而这一切的背后,邓绥在其中起到了极为关键的推动作用,由此,汉王朝的皇位传承也迎来了新的阶段。
在汉殇帝登上皇位以后,邓绥旋即以太后的身份开启了临朝称制之举。而自她开始称制起,后续所做的一连串事情,着实让士族官员们心里踏实了许多。毕竟邓绥并未大力擢升邓家的那些亲属,相反,倒是对一些地位颇高的士族官员予以了提拔。
当然啦,那些得以被提拔的士族官员,大多和邓家的关系都挺不错呢。并且呢,他们虽说是被提拔了,可实际上却隐隐有着明升暗降的意味在里头。要知道,真正关键重要的权力,像京城的兵权啦,还有中枢的决策权之类的,那肯定是被邓绥紧紧地把控在自己手中。
不管怎样来讲,并未将所有高层位置都据为己有,反倒还主动让出了一部分高层位置给下面的士族官员。而这样的一些举动,无疑是让下面那些士族官员对其好感大幅提升起来了。
邓绥着实具备出色的治国才能,她刚一登上高位,首要举措便是削减宫中的各项开支,如此一来,无疑为众人树立了良好的表率。也正因如此,随着时间推移,绝大多数的官员都渐渐认可了邓绥自称“女君”这一情况。
当事情进展至此,权力实际上已然完成了平稳的交接过渡,正常来讲,是不应该再有什么政变之类的情况出现的。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那位汉殇帝被拥立仅仅八个月之后,汉殇帝居然突然夭折离世了!
在东汉时期,新生儿能够存活下来的几率是相当低的,这种情况在当时极为普遍,属于正常现象。然而,一旦这个新生的婴幼儿身份特殊,是身为皇帝的话,那可就会引发诸多麻烦事儿了。
汉殇帝离世之时年仅两岁,如此幼小,自然是不可能有后代的。依照古代的宗法继承制度来看,当皇帝驾崩且并未留下子嗣的情况下,理应从其兄弟或者兄弟的儿子当中挑选合适之人来继承皇位。
彼时,汉殇帝的兄弟当中,尚在人世且广为人知的仅余一人,也就是先前的皇长子刘胜。并且,由于刘胜年纪尚幼,他自身都还没有子嗣呢,所以根本没办法将其过继给早夭的汉殇帝。
如此一来,似乎皇位就只能交由刘胜来继承了,毕竟已然没有别的什么选择可供考虑了呢!
然而,就在全体士族官员皆认为大局已然确定之时,意想不到的状况竟再度发生!恰在此时,已然成为太后的邓绥明确提出:后续并不能将刘胜立为太子。而是需要从当年汉和帝兄弟的儿子当中,选取一人过继给汉和帝,再由这位过继而来的孩子承继皇位。
这下可不得了啦,那些士族官员们全都不干了,一下子就集体闹起了情绪,仿佛受到了极大的触动一般,总之就是纷纷表示不接受、不配合了呢。
此前邓绥舍弃了皇长子刘胜,转而选择幼子刘隆,其给出的理由是皇长子患有慢性病,要是让皇长子登基,没准啥时候就驾崩了。但实际情况是,她没选皇长子,而是让幼子汉殇帝登上帝位,可没想到汉殇帝离世却更早!
然而到了此刻,邓绥竟又把这一理由再度搬出。她依旧执意认为,那位皇长子患有慢性病,并不适宜继承皇位,非得要另外过继一人来担当此任才行。
如此这般,矛盾便被激化起来了。
对诸多士族大臣而言,他们能够认可邓绥主政,也能接受小皇帝当政的局面。可现如今呢,身为太后的你,你丈夫明明还有其他亲生儿子在世,然而你却偏偏要避开这个孩子,反倒去拥立你丈夫的侄子来登上皇位,这实在让众人难以理解。
这显然是与宗法继承制不相符合的!
以今天的视角去看,人们对于宗法继承制的理解或许并没有多深刻。多数人往往会简单认为,这不过就是关乎谁来继承家产罢了。然而在古代,特别是东汉时期,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要知道这可是关乎着无数人的切身利益!倘若侄子也拥有了合法的继承权,特别是在庶长子依然在世的这种情形下,那这个先例一旦开了,往后诸多事情可就变得难以预料、不好把控了。
据史书记载而言,邓绥对此理应早有谋划。就在她刚刚拥立汉殇帝过后没多久,便已然着手去寻觅合适的侄子人选了。
至于她为何要这般行事,缘由其实颇为简单。首要一点在于,就邓绥而言,在选侄子还是选儿子这件事上,对她来讲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
要知道,这些孩子可都是老刘家的,但没一个是她亲生的!再者说呢,要是选了儿子来继位,那这个儿子的亲生母亲往后可就会成为太后啦,到时候不就和她地位一样,平起平坐了嘛。
反过来讲,如果选择侄子的话,那侄子他自己的亲生母亲,是没办法成为太后的。并且呢,由于侄子是过继而来的,往后可是要称呼邓绥为母亲的呢。
其次,若选那位皇长子,其是有部分支持者的。况且,上次邓绥未选他,他必然心中怀有怨恨。要是真让他当上皇帝,往后邓家可该如何是好呢?
基于上述诸多因素,邓绥始终坚持己见,坚决从汉和帝的大哥那里过继了一个名为刘祜的孩子,由其来继承皇位,而这个刘祜,便是后来的汉安帝。
然而,如此这般之后,底下众多的大臣们,那是坚决不肯再继续下去了。他们全然不接受这样的状况,纷纷表示出极度的不满,摆出一副彻底不干了的架势呢。
东汉的体制较为特殊,它沿袭了西汉的内外朝制度。在决策核心的内朝,人员基本都是邓绥一方的,故而这些人大多对邓绥持支持态度。然而外朝情况不同,那些凭借察举制得以入朝为官的士族官员,对于邓绥却是难以接受的。
需明确,那些凭借察举制得以入朝为官的人员,所接受的教育内容皆为儒家那一套。在儒家理念里,宗法继承制属于核心要点,是他们务必坚守的。倘若他们认可汉安帝登上皇位,那他们曾经所学的知识,还有所讲究的那套孝顺文化体系,便全然站不住脚了。
于是在此之后,众多士族大臣纷纷开始在私下里相互联络沟通,纷纷诉说着各自内心的不满情绪。待这种不满的情绪不断累积,达到了相当的程度时,众人便盼着能有一个牵头之人站出来,好替大家将这份不满给表达出来。
于是,周章挺身而出,担当起了这帮人的带头人这一角色。在那种情形之下,他毅然决然地站出来,肩负起引领这帮人的重任,自此成为了他们的领头者,带领着众人前行。
周章之所以会站出来领头,缘由十分简单,只因他担任三公之一的官职。在东汉的官员体系里,内朝方面,官职最高的当属大司马与大将军。而外朝之中,地位最为崇高的便是三公啦,即司徒、司空以及太尉,这三公之职相当于秦朝时的丞相、御史大夫与太尉呢。
在东汉的官员体系里,外朝存在一个并非常设的官职,即太傅,其地位是要高于三公的。太傅隶属于三师,也被称作上三公。而在各个不同朝代当中,太傅这一官职所具有的分量并不相同,有时它的地位凌驾于三公之上,有时它又位列三公其中之一。
在东汉时期,就官职地位而言,太傅相较于三公是要稍高一些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东汉的太傅这一官职,并非是一直都设置的,它属于那种并非长期存在的职位。
如此一来,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这帮士族官员若要找寻带头人的话,也就只能是太傅以及三公这四位了。并且在汉安帝登基之后,巧的是,这几个相应的官职,实际上也都已经有人担任着了。
在当时那个时期,地位最为崇高的要数太傅一职,担任太傅的人是张禹;而司徒这一职位由鲁恭担任;司空则是周章;另外,担任太尉的是徐防。
在这四人之中,张禹身为太傅,早在汉和帝时期,便担任太尉兼卫尉之职。他与邓绥颇为熟识,待到汉殇帝登基后,正是邓绥将其擢升为太傅。如此一来,张禹要反对邓绥,这种可能性是极小的。
往后再看,司徒鲁恭曾担任的上一个官职乃是长乐卫尉。通俗来讲,他此前的职责就是负责守护皇后宫殿的安全事宜,如此一来,他实际上也是与邓绥相关联,算是邓绥阵营里的人呢。
除司徒这一官职外,三公之中还有太尉这一官职,担任太尉的是徐防。要知道,徐防可是之前由邓绥亲自提拔上来的。如此一来,太尉徐防自然是不可能去反对邓绥的啦。
司空周章的情况有所不同。他虽也是在邓绥掌权后经历了人事调动,可在邓绥称制之前,他便已然身处九卿之位了。按照论资排辈的常理来讲,那时也该轮到他进入三公的领导班子当中。故而对于邓绥的提拔,他并非格外感恩戴德。
就这样,其余三人都不愿站出来反对邓绥,情况唯有周章较为特殊些。也正因如此,在那些企图搞事情的官员当中,周章最终便成了他们的带头人。
此后,在史书当中再也寻觅不到相关记载了,关于周章以及其麾下众大臣究竟是怎样谋划那场政变的,全然无迹可寻。并且,史书上也未曾提及具体的政变方案内容,甚至有可能从一开始就压根不存在所谓的政变方案。
就史书记载而言,彼时周章是计划径直带着麾下众人,闯入皇宫,随后即刻关闭宫门。紧接着,要快速对皇宫内部展开清理行动,将邓家的那些外戚党羽全部铲除,并且把邓绥以及汉安帝予以软禁。在此之后,他便准备拥立皇长子刘胜登上皇位,同时废掉邓绥与汉安帝两人。
仅从史书记载层面来讲的话,这个所谓的计划,压根就谈不上什么漏洞百出,因为它实际上就等同于没有计划,完全是毫无规划可言的状态呢。
倘若你妄图发动政变,难道不应当首先掌控京城的军队吗?并且还得寻觅到数量足够多的政治盟友才行,只有这样,在政变完结之后,才能确保下面的人肯听从你的指令,如此你才有可能掌控住整个国家吧。
然而就史书记载的情况而言,周章对这些事情全然未曾加以考虑。彼时京城的军队,无一例外地都掌控在邓绥的兄长邓骘手中。并且京城的诸多高级官员,大部分也都是站在邓绥这一方的。至于地方上那些身负重任的封疆大吏,也多数是由邓家所提拔起来的亲朋好友以及故旧之人。
周章手中所拥有的,仅仅是满腔的热血罢了,除此之外,也就只有刘胜身为皇长子这样一个身份可作倚仗了。
要是这种情况还能让政变取得成功,那可真就奇了怪啦!
接下来,当周章着手筹备政变事宜之时,消息竟迅速泄露了出去。究竟是何人走漏了风声,史书上对此并未提及。其实这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周章这般行事,下面的大臣们恐怕都难以信任他,为求自保,想必会有人去向上举报的。
就这样,在邓绥接收到相关消息后,径直下达旨意,将周章的官职予以免除。周章在遭逢官职被免的情况后,竟然直接选择了自杀这条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仅从过程方面来讲,这案子实在像一出闹剧。就拿身为司空的周章来说吧,他仿佛彻头彻尾就是个腐儒,压根就不具备发动政变的那种能力呢。
然而,在这起案子的背后,所隐匿着的诸多事项,那可就十分耐人寻味了。
起初,在周章自尽以后,他的家人包括其儿子在内,无一人遭到杀害。邓绥在对相关事宜进行处理时,并未对他们痛下杀手,而是选择放过他们,给他们家留了一条活路,使其得以继续生存下去。
据史书记载,周章被抄家之时,家中竟无多余财物。抄家过后,周章的几个儿子境况凄惨,可谓“易衣而出,并日而食”。意思是说,那时他的儿子们每人连一套完整衣服都没有,需相互换着穿才能出门。并且,他们连一天吃一顿饭都难以保证,得把数天的饭凑到一起,方可吃上一顿饱饭。
如此这般的行事作为,很明显其是一位清官。从史书记载的情况去看,他在生前同样是一位好官呢,为国家举荐了诸多的人才,并且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周章自杀之后,邓绥缘何放过了他的家人呢?难道是邓绥觉得周章这人还不赖,所以动了恻隐之心,打算放过他家一回,不再追究其家人的责任吗?
邓绥当时的做法是在依照着那时的政治斗争规则行事,也就是说,对于相关事宜,其行为表现是符合当时政治斗争所遵循的一系列规则的,所以,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便是:邓绥在遵从当时的政治斗争规则。
在东汉那个时期,世家大族可是多得很,一家挨着一家,林立各处呢。并且呢,这些世家大族相互之间,基本上都在频繁地进行通婚往来。如此一来,就造成了许多世家大族彼此交融的状况,就好像你家里面有我家的影子,我家里面也有你家的痕迹一般呢。
举个例子,像邓绥以及当年落败的阴皇后,邓绥来自邓家,阴皇后出自阴家。可有意思的是,邓绥的母亲居然是阴家的直系后代。并且,阴皇后的姥爷,恰恰是邓绥的一位伯父呢。
由于众人相互间通婚极为频繁,到最后便很难实施株连举措了。就好比当年阴皇后失势之后,要是邓绥执意要对阴家施以诛九族的刑罚,那可就直接要杀到她自己的亲生母亲头上啦。
因而,在东汉的大部分时期当中,政治斗争实际上是存在着底线的。此底线便是,仅仅对参与政治斗争之人动手,至多将参与者的儿子也一并惩处,绝不可再进一步株连下去。至于和政治斗争核心人物存在关联的那些人,顶多也就是将其流放,切不可肆意大开杀戒。
想当年,窦家可是把汉和帝压制得相当厉害。然而,汉和帝在成功扳倒窦家后,也仅仅是将窦家的几个核心成员处死罢了,并没有对窦家全族痛下杀手。至于窦家的其余人等,汉和帝只是将他们流放到了交趾那一带。并且呢,后来邓绥掌控大权之时,还把这些被流放的窦家人给赦免了。
因此,不大规模地进行株连,乃是东汉时期政治斗争所遵循的一条底线,邓绥同样得依此行事。要知道,谁都不敢确保自家能够一直兴盛不衰,要是日后自己家族衰败了,曾经的仇家跑来诛杀自己的九族,那可如何是好呢?
事实上,这样的一个底线一直延续到东汉末年,乃至曹魏后期都未曾被打破。然而在高平陵政变发生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司马懿对付政敌时,全然不顾,直接将对方全部诛三族,如此一来,便打破了以往的那个底线。就拿司马懿的亲家诸葛诞来说,因其反对司马懿,结果就被司马懿诛灭了三族。
在东汉中期的时候,这样的事情是绝对不会发生的,根本就没有发生这种事的可能性,放在那个时期的情境之下,这件事压根就不可能出现呢。
其结果大家后来都知晓了,那便是这个底线被打破之后所发生的一系列情况。司马家建立起西晋,乍一看似乎能长久兴盛下去。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待到东晋灭亡之际,司马家竟被刘裕屠戮殆尽,落得个绝后的下场。
由于存在这些政治底线,即便周章那时谋划政变且企图更换皇帝,但邓绥在最后也并未进行大肆株连的举措,始终没有去打破这一底线。
此前,东汉时期的最高权力始终是在外戚与皇帝之间交替把控着。而士族官员呢,他们所能晋升到的最高级别也就是三公罢了,并且仅仅拥有执行相关事务的权力,在决策方面,是完全没有话语权的。
然而,随着周章谋划政变一事的发生,士族方面渐渐不再满足于仅有执行层面的权力,而是妄图去争夺决策权了。如此一来,在东汉后期的历史进程中,士族集团便迅速崛起,进而逐渐发展成为一股能与外戚、宦官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的强大势力。
诚然,就东汉历史的全貌而言,这起谋反案所产生的影响着实是极为微小的。而真正令后世为之惊愕的地方,说到底还是关乎政治底线方面的问题。
在东汉中期的时候,遇上这类事情,通常也不过是仅仅将发动政变的那个人处死罢了。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到了曹魏末年,以往的那种处理底线已然被打破,一旦出现类似情况,那可就演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株连九族了。
一旦某条隐匿着的底线被突破,那么随后众人所要面临的,便是越发毫无下限可言的斗争方式。在此之后,官场之中的部分争斗,已然演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生死较量。诸多人为了能够在其中取胜,全然不顾及代价,甚至不惜对国家利益造成损害。
其最终结果呢,恐怕也就是西晋与东晋先后走向覆灭的结局,而司马家族到最后更是被刘裕处以诛九族这般严酷的惩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