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成:记忆里的煤油灯

悦读苑文化 2024-09-24 02:19:08

记忆里的煤油灯

作者 | 万事成

“妈妈,看不到了,把灯点亮吧!”厨房里黑咕隆咚的,站在锅台前,我一边摸索往碗里舀饭,一边嘟着嘴大声唠叨着,因为没有点灯,厨房里实在太黑了,舀饭时,滚烫的饭汤烫伤了我的手。

“毛病!没有点灯,我就不相信你把饭喂到鼻孔里去?煤油是大河里的水吗?不要钱吗?”母亲在屋外的院坝里一边吃饭,一边没好气地大声训斥我。

我忍受着手上火辣辣的疼痛,没敢再接母亲的话、低着头默默地吃着饭,心里却一百个不服气:“晚上这么黑,舀个饭都烫手,点个灯咋了?能费多少煤油?就知道钱钱钱的!”

“哐!”

“普通”一声,像是什么人摔倒了!

紧接着,一阵“哇哇哇”的小孩哭声传入耳朵。原来是端着饭碗往屋外走的妹妹被那黑乎乎的门槛绊倒了,手中的饭碗摔的老远,饭撒了一地,饭碗滚的老远,幸亏是洋瓷碗,否则就是碎片一堆。

“你没长眼睛吗?吃个饭都让人不得安宁,好好的一碗饭糟蹋了,多可惜!还哭?你还有理了?一天天的不叫人省心?”母亲大声呵斥妹妹。

“屋里黑,又不点灯!看不清……”年仅六岁妹妹慑于母亲的威严立即止住了哭声,从地上慢慢地爬起来,一边揉着摔疼的膝盖和手掌,一边流着眼泪委屈地小声嘀咕道!

“一天到晚,就你们的道理长!看不清!看不清!长眼睛是干啥用的?”母亲气呼呼地说道。尽管如此,她还是放下碗筷,站起身子走进屋里,摸着黑走到屋角边的条桌前,慢慢地摸索到一盒洋火(火柴),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根火柴,“嗤”地一声擦燃火柴,点亮了条桌上那盏黑黝黝的墨水瓶制作的煤油灯,瞬间,一道橘红的光亮赶走了黑暗、装满了整个屋子,亮亮的!暖暖的!

那时候,我们生活的村庄还没有通电,晚上照明全靠煤油灯。虽然煤油灯的作用非常大,但是其结构却非常简单,制作材料也容易收集,完全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根本不用花钱去买。“勤俭节约”一直是乡亲们的生活准则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当时的农村生活几乎是自给自足,在日常生活的“吃喝拉撒用”等方面,乡亲们奉行的毛主席提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原则,自己能搞的尽量是自己去搞,而不是花钱去买!对于点灯照亮的煤油灯也是如此,基本上是自己搜集材料动手制作。

煤油灯制作工序简单,需要的材料既少,也容易收集:一个用完墨水的空墨水瓶,一小张约一寸宽、两寸长的薄铁皮片,一个啤酒瓶盖子,一小团棉花。找一只筷子,先将铁皮小心地圈制在筷子上,敲实封边,制成一根烟头粗、两寸长的小管子。在啤酒瓶盖子中间钻一个烟头粗的小孔,使制作好小铁管子刚刚能够在啤酒瓶盖上的小孔中穿过。用提前准备好的棉花团搓成一根三寸半长、比纸烟略细一点的绳子,这就是煤油灯的灯芯,再将搓好的棉花灯芯穿过已制好小铁皮细管,露出一小截灯芯头子,然后在空墨水瓶里加上煤油,无需加满,多半墨水瓶即可。盖上制作好的灯头,静止一段时间,让棉花灯芯吸足煤油,然后擦燃火柴,点燃煤油灯,一道橘红的亮光就充满了整个屋子,一盏崭新的、纯手工制作的煤油灯就成功了,非常好用,不花一分钱,这样的煤油灯深受人们的喜爱!煤油灯,几乎是那个年代“光明”的代名词!

在没有通电的岁月里,乡亲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忙碌而单调。一到晚上,村庄里到处都黑乎乎的。每天晚上,对抗那无尽黑暗夜空的只有家家户户的那一盏盏小小的煤油灯,尽管它发出的光亮是那么的微弱,但是它却依旧倔犟地燃烧着,将无尽的黑暗夜空烧出了一个又一个的“亮洞”。在那一个个充满光明、充满温馨的“亮洞”里,呈现的是人类文乡村明发展的烙印;呈现的是乡村生活的喜怒哀乐和爱恨情仇;呈现的是乡村人们一整天繁重劳动后最真实、最精彩的生活画卷。

乡村生活真的是太忙碌、太辛苦了:“春种、夏管、秋收、冬藏!”一年四季,庄稼人总是早出晚归、忙忙碌碌的,白天在山上干活,晚上吃完饭,大多数人早早睡觉休息:一是干了一整天农活,身体确实疲乏,需要好好休息;二是早点睡觉,无需点灯,节省煤油。庄稼地里刨食吃苦啊,庄稼人将日头从西头背到东头,汗珠子摔成八瓣,恨不得一个钱掰成两瓣来使,挣钱不容易,省一个等于赚一个啊!俗话说得好:“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生穷!”在庄稼人眼里,晚上没有啥重要事情,点着煤油灯,那就是浪费、那就是糟蹋钱!过日子就得精打细算!乡亲们可会过日子了!

只有寒冷的冬季,地里的农活少了,乡亲们才稍微清闲些,才能抽空歇息一阵子。乡村生活虽然繁忙而辛苦,但是却并非一直单调而孤独,乡村有乡村的乐趣。寒冷而漫长的冬天,黑夜长,白天短。每当夜幕降临,家家户户的煤油灯就陆陆续续地亮了起来。这时候的庄稼人不会再像往常那样天一黑就早早上炕睡觉,而是点亮煤油灯,生起疙瘩火,围坐在温暖的火塘旁,熬制清香诱人的罐罐茶,过起了丰富多彩的乡村“夜生活”:乡亲们相互蹿门子,今晚在你家相聚,明晚在他家唠嗑,大伙三个一伙、五个一群的聚集在一起,在明亮的土屋里、围坐在温暖的火塘边,一边喝着香喷喷罐罐茶,一边谝闲传:说古论今,谈天说地,谈一谈村庄里的“婚丧嫁娶”,畅谈一下来年的生活打算,打打扑克牌,下几盘象棋,热闹一番,所有的疲惫和烦劳随风而去。

当然了,乡亲们“夜生活”最好的节目就是去村子里最有学问的杨老太爷家里,去听这位才高八斗的乡村文化人“古典文化知识讲座”。杨老太爷是乡亲们公认的“文化大家”,一肚子的学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是村庄里大“秀才”、出了名的“笔杆子”。村子里大凡乡亲们的“红白喜事”,其账房先生非他莫属,主人家的所有对联也都出自他的手笔,其字龙飞凤舞,刚劲有力!

据说杨老太爷的父亲是清末秀才,文采出众,性格直率,为人正直,当过私塾先生,教学严谨,对学生非常负责,也非常严厉,在教学上一丝不苟,非常认真。俗话说得好:严师出高徒!杨老太爷的古典文化知识就是来自父亲衣钵的传承,几乎是父亲手把手教导出来的,功力深厚。杨老太爷虽然已经七十多岁了,一头银发,但是身体硬朗,眼不花、耳不聋,且记忆力超人,一天到晚腰杆挺的笔直,神采奕奕,精神状态很好。

寒冷的冬季,黑夜漫长,每天天刚擦黑,杨老太爷家里的煤油灯就早早亮起来了,那是一盏玻璃罐头瓶制作的煤油灯,瓶体大,灯芯粗,装的煤油多,不仅非常明亮,照明的时间也长,那橘红的灯光格外耀眼、引人注目。火塘里的干燥结实的青冈木柴火“呼呼呼”地燃烧着,火塘边的陶罐“咕嘟、咕嘟”地叫唤着,陶罐里散发着一阵接一阵的浓浓茶香。屋子里暖烘烘的,非常舒适,坐在火塘旁明亮的煤油灯下,杨老太爷神情悠然,喝了一口温开水,清了清嗓子,然后悠扬顿挫地讲起了“古典古文化”来,一旦进入状态,他就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其讲解精彩绝伦,让人拍手叫好、沉浸在其中常常不能自拔。尤其是杨老太爷讲授的《孔孟之道》《仁义礼智信》《二十四孝》《乡约村规》《隋唐演义》《说岳全传》《三国演义》等,最受乡亲们欢迎和喜爱,其中“岳飞的精忠报国”、维护乡村精神支柱的“乡约村规”更是深入人心,潜移默化于乡亲们的日常生活和言行举止中。这样自发形成的活动,既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增强了乡亲们之间的感情和凝聚力,又提高了乡亲们的文化道德修养水平,满满的正能量,使大家的生活越过越有劲,对未来充满希望!

一盏盏的煤油灯,代表着一个个鲜活的家庭,那忽闪忽闪的亮光,在黑暗无垠的夜空里,像天上的繁星,不停地眨着明亮的小眼睛,虽然其光亮远远无法跟太阳和月亮相比,但是,在黑暗笼罩的村庄里,这一盏盏小小的煤油灯发出的光亮,还是非常醒目的,它充满了浓浓的人世间百姓日常生活的烟火气息:酸甜苦辣咸,五味杂全,让人回味不穷!是的,那可是热气腾腾的乡村生活!灯光就是光明,给人以无限的希望,让我们一如既往、永不停歇地走向远方……!

寒冷的冬夜,天空黑暗的如同铁锅底,寒风呼啸,鹅毛大雪漫天飞舞,我们的土屋内却温暖如春,屋角的火塘里,干燥的青冈木疙瘩“呼哧哧,呼哧哧”地燃烧着,红通通的火苗像一条条火蛇在疙瘩柴火间钻来钻去,劲头十足!火塘边煨着一个褐色的、约六寸高的大肚子陶罐,那是母亲再为我们做宵夜——罐罐茶!火塘边的一张低矮的小方桌中间,一盏墨水瓶做的煤油灯散发着橘红色的亮光,我们姊妹三个趴在方桌上写作业。父亲悠闲地坐在火塘旁,半闭着眼睛,“吧嗒吧嗒”地抽着老旱烟,在浓浓的烟雾里腾云驾雾,一副悠然自得的表情,这是父亲难得的闲暇时光。红通通的疙瘩火和煤油灯将屋内照的亮堂堂的,暖烘烘的。屋子里静悄悄的,只有我们写做作业时发出的微弱“沙沙沙”及父亲“吧嗒,吧嗒”的吸烟声。

母亲安详地坐在火塘边的小板凳上,用长长的竹筷子在陶罐里慢慢地搅动着,略带苦涩味的罐罐茶香味瞬间充满了整个屋子,满屋子都是浓浓的茶香,我们姊妹三个嗅了嗅鼻子,不由自主地放慢了写作业的速度,望着火塘里的“咕嘟、咕嘟”冒着香气的陶罐,心猿意马起来,不停地咽着口水。

“给我好好地些作业!写完了才能喝!用心点,有你们喝的,看把你们急的,没出息的样子!”看我们不用心写作业、只想喝罐罐茶的那副“呆样子”,母亲不高兴了,黑着脸训斥我们三个贪吃的“小馋猫”。

我们写完作业,喝完罐罐茶后,母亲立即吹灭桌上的煤油灯,屋子里立即黑暗里许多,只有火塘里暗红的柴火忽明忽安地燃烧着,偶然间,发出“噼啪、噼啪”的响声。只要没有什么要紧事情,非用煤油灯不可,一贯奉行“勤俭节约”的母亲就不会点亮煤油灯,母亲的口头禅:“煤油挺贵的,节省一点是一点!省下的就是自己赚到的!庄稼人在土疙瘩里刨食吃不容易啊!”她是这么说的,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母亲说的确实是实话,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不养儿不知道父母恩,但是那时候我们还是小孩子,完全不懂这些道理。我们只埋怨母亲对我们严厉、觉得她抠门:晚上连煤油灯都不让我们多照一阵子,常常摸着黑吃晚饭。却不知道母亲的苦和难,生活本来就苦,家里吃饭的人多,干活的人却少,这样家里就进的少、出的多,日子就难过。一大家人的吃喝拉撒都需要她来操心和打理,山村里的当家人本来就不容易,而一个贫困家庭的当家人则会更难!母亲一天到晚忙的像陀螺似的,恨不得长出八只手来干活,而生活的清苦逼迫的母亲不得不时时刻刻精打细算,恨不得将一分钱当两分钱用。生活这口大铁锅,火烧火燎的,翻来覆去地颠簸,将一位勤劳、温柔的母亲炒的伤痕累累,性子越来越急,脾气也暴躁起来,但是,我们知道母亲是“刀子嘴、豆腐心”,内心深处,她还是疼爱我们的!一句话,母亲真的是苦啊!

其实,煤油灯远远不止我们制作的墨水瓶煤油灯一种,商店里也有出售的成品煤油灯,比如:高脚灯、马灯等等,大小不等,样子精美,还带灯罩,亮度高,还防风,不易熄灭,还有开关,可以调节煤油灯的亮度,非常漂亮!尤其是马灯,设计精妙,功能强大,不仅可以在室内照明,还可以提着在户外行走。相比乡亲们自己制作简易墨水瓶煤油灯,那就是白雪公主和灰姑娘的区别。公家单位和小部分生活条件较好的农户喜欢用商店里出售的成品煤油灯,除了亮度好外,主要是外观漂亮,放在家里很有面子,就像当前社会上流行的奢侈品,可以满足部分人的小小虚荣心。

商店里出售的煤油灯虽然外观漂亮,灯光也亮,也很好用,但是它的价格昂贵,而且特别费油,对煤油的消耗非常大,那可不是一般庄稼人消费的东西。况且点灯照亮并不是三天两头的短时间事情,而是经年累月长事期的事情,要天天用、月月用、年年用,所以得从长计议。俗话说:帐怕细算,煤油价格又高,消耗又是个无底洞。因此善于勤俭节约过日子的乡亲们,用的大多数是自己制作的煤油灯,虽然外观不咋地,但是亮度还是不错的,最关键的是:省钱,一是自己制作的煤油灯其材料和手工都不需要花钱;二是自己制作的煤油灯非常节省煤油。而勤劳、质朴的庄稼人一贯奉行“多挣少花”的原则,这也就是乡亲们喜欢自制墨水瓶煤油灯的原因。

喜欢光亮,自小就痴迷于煤油灯的我,不知为何,就是喜欢煤油灯,喜欢煤油灯橘红色的光亮。尤其是在寒冷、漆黑的冬夜,有了煤油灯的光亮,让我不再害怕黑暗、不在孤独,让我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美好。闲暇的时光,我常常对着煤油灯发呆,耳闻目染,爱好手工制作的我,常常喜欢“依葫芦画瓢,照猫画虎”。在小学四年级时,我就学会了制作煤油灯,刚开始,技术有些生疏,后来越做越熟练,制作的煤油灯也越来越好,常常受到父母亲的夸奖,心里很高兴。每天晚上,当看到父母亲擦燃火柴点亮我亲手制作的煤油灯时,心里就非常舒坦和骄傲,那散发着橘黄色的亮光的煤油灯让我充满了成就感:我终于可以独立地做成一件事情了,尽管这件事情非常非常的小,但它给了我学习、劳动的信心和希望。

由于自己制作的煤油灯以节省煤油为主,因此大多数灯光较暗,照射范围小。夜晚的屋子里更加黑暗,煤油灯在家里端来端去很不方便,稍不注意,就容易打碎,没有煤油灯,黑沉沉的长夜就显得非常难过,非常熬煎人的。为此,闲暇时光,我就会搜集材料,制作了许多煤油灯。家里的每个房间里都放置一盏灯,需要灯光时,直接擦燃火柴点亮煤油灯即可,剩余的煤油灯则放在家里备用,以防不时之需。

曾记得:多少个寒冷、漫长的黑夜里,屋外狂风怒吼、雪花飞扬,一副天寒地冻的景象。但是我们的小屋却温暖而安静,一盏明亮的煤油灯在小方桌中央发出橘红色的亮光,我们姊妹三个围坐在小方桌周围写作业,母亲坐在我们旁边,一边监督我们写作业,一边就着昏暗的灯光赶做针线活,一派温馨、安详的氛围。母亲常常忙个不停,即使嘴上说着话,其手上的活路也不停歇:常常是刚放下这个,又拿起那样,不是给我们做“千层饼”老布鞋,就是给我们缝补划破、穿破的衣裤鞋袜等等。

曾记得:多少个漫长的深夜,写完作业,我们已经睡了一个囫囵觉,睁开睡意朦胧的眼睛,看见母亲还静静地坐在炕边,低着头,就着如豆的煤油灯飞针走线,那单薄、瘦弱的身影印在黑暗的墙壁上,忽明忽暗,在那深沉、寂静的夜里显得那么孤独,只有那盏小小的煤油灯与她为伴!

在没有通电的岁月里,煤油灯的作用却非常大,它是乡亲们生活的必需品、刚性需求,家家户户不可缺少、根本离不开它。在那无数个黑沉沉的长夜里,那一盏盏小小的煤油灯,如同浩瀚夜空里的点点繁星,眨着明亮的眼睛,照亮了千家万户,它带给人们的是光明、是温暖、是希望……

(图片资料来自网络)

—END—

【本文作者】万事成,在报刊及网络发表有新闻和文学作品等,现居陕西略阳县。

来源:读书村,版权属作者所有。

0 阅读:1

悦读苑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