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吃了900多只鸡鸭!费用自理是谎言,把邢夫人衬的清新脱俗

南山橘暖红楼 2024-11-19 02:53:59

大家好,如果我说,我一不小心找到了薛宝钗吃穷贾府的证据!你们信不信呢?不信也没关系,这就是一个略带夸张成分的标题党,专门为了对标钗迷们最爱拿来说事儿的“薛家一应费用自理,不占贾府一分钱便宜”才起的。

不过我是有在认真求证的,因为我最近有不少无聊又不能用电脑的时间,就看了几本古代物价方面的书,结合《红楼梦》里的物价,今天咱们就好好算一算,薛宝钗在贾府七八年时间,到底吃了多少东西。真的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不愧是来贾府偷家的小耗子精呀!

废话不多说了,开始论证。

一、薛姨妈一家子没做到费用自理,薛宝钗的蘅芜院花费惊人!

要算薛姨妈一家子在贾府的全部费用,是一个巨大的问题,所以我们就先算一下薛宝钗在蘅芜苑里的费用。

又因为古代物价不一样,银钱兑换比例也不同,为了方便,我们就采用“1000文钱=一两银子=1吊钱”的算法来算一个大概吧。

众姊妹搬进大观园的时候,贾母做主“每一处添两个老嬷嬷,四个丫头,除各人奶娘亲随丫鬟不算外,另有专管收拾打扫的”,薛宝钗搬空了卧室变“雪洞,可没把这些奴仆都撵走,她也没这个权力撵不动人家。

前天还有个钗迷在后台上蹿下跳嘲笑这个没看原文,那个该读原著,然后又巴巴的质问我:哪里写了薛宝钗屋里有不少丫鬟婆子,到底谁该好好看看小说,自己心里没点数是吧,我都懒得回复。

薛宝钗可是只有一个大丫鬟莺儿,一个小丫鬟文杏,那么大的蘅芜院,也不肯只有这俩丫头干活?莺儿就不说了,娇惯懒散刁蛮,文杏更不靠谱,薛姨妈都说她不中用的。

所以是薛宝钗给这六个贾府在蘅芜院的婆子丫鬟开月钱了吗?没有的话,就没脸说一应费用自理,人工费也是很贵的好吧。

贾府这六个婆子丫鬟,四个丫头就按三等小丫环的月例是一个月每人500钱,两个老嬷嬷的月例不会很低,一个月每人可以按照大丫鬟的月例1两银来计算。

按照薛宝钗蘅芜苑只是住了5年计算,这六个人的月例银子总数至少两百四十两银子。

薛宝钗请贾府上下吃一顿螃蟹花了多少钱呢?且不管螃蟹是不是只值四两银子,就算按照刘姥姥说的总数,一顿饭花了二十多两,那也比不上贾府派来伺候她的丫鬟婆子月钱的零头啊。

贾府姑娘有的月例银子,每个月二两零花钱。不只是黛玉有,邢岫烟有,薛宝钗也有,五年就是120两银子。贾府姑娘每个月还有脂粉头油的花费,一个月是2两,五年又是120两银子。

还有一年四季,生日年节,贾府的三春和黛玉都会做新衣服,打新首饰,王熙凤身边的几个丫鬟过年做衣服,都要20两银子的预算呢,这已经超过了西门庆家妻妾女儿通房十几个人的花销了。

贾府的姑娘们在这些方面的花费,至少也得每人每年都得花几十两银子,才符合贾府富养女儿,千金们个个金尊玉贵的设定。

别跟我说以上这些月例、衣裳、首饰,薛宝钗都一点儿也没拿过,她拿不拿是一回事,贾府给不给她是另一回事,贾府再穷不差这点钱,主要也是为了要脸,不落苛待亲戚的名声。

薛姨妈标榜自己一应费用自理,不占贾府半点便宜,但却又死赖着不走,就是想占更大更多的便宜。一次两次送来不要,没道理次次送来都不要,那不仅拂了主人家的好意,莺儿也不至于会觉得掐花折柳理直气壮了。

莺儿亲口说的:“自从分了地基之后,每日里各房皆有分例,吃的不用算,单管花草顽意儿。谁管什么,每日谁就把各房里姑娘丫头戴的,必要各色送些折枝的去,还有插瓶的。惟有我们说了:‘一概不用送,等要什么再和你们要。’究竟没有要过一次。”

阅读理解的基本技能就是要审题仔细,莺儿说单管花草没要过,潜台词就是别的都要了。可能是没主动要,但给了也不拒绝。

尤其是“吃的不算”,意思就是说:吃的那些东西,贾府大观园小厨房供应的饮食,她们主仆几个是一口也没少吃。

贾府姑娘的饭菜份例是怎样的?之前有位朋友来问我,贾府的丫鬟小姐份例一顿饭几个菜,咱们今天可以大概算一下。

柳嫂子说过:“连姑娘带姐儿们四五十人,一日也只管要两只鸡,两只鸭子,十来斤肉,一吊钱的菜蔬。你们算算,够作什么的?连本项两顿饭还撑持不住,还搁的住这个点这样,那个点那样,买来的又不吃,又买别的去。”

这其实就已经写得很具体了,大观园里一共住着宝黛钗和三春、李纨母子,已知李纨母子和奴仆加起来不到十个人,宝玉屋里四五个奶妈不在里面吃住,只有宝玉和二十个左右的大小丫鬟,三春和黛玉屋里都是十七八个人,(包括自幼乳母、俩大丫鬟、四个教引嬷嬷、五六个洒扫房屋来往使役、贾母后来配备的六个嬷嬷丫鬟)、薛宝钗蘅芜院就算他们一共主仆八个人,虽然算起来是一百多个人,但是这些人肯定不是每天都一起上工当值的,应该至少是两班倒,所以正好柳嫂子每天是需要给五十个人左右供应饭菜。

这么多人一天的肉菜供应是“两只鸡,两只鸭子,十来斤肉,一吊钱的菜蔬”,按照古代宋、明、清等时候的比较便宜的物价平均算算,肉食鸡鸭一只的价格大约在三五十文左右,猪、牛、羊的肉大约都在几十文钱一斤,普通瓜菜也就几文钱一斤。

但是看《红楼梦》里物价不算便宜,因为一个鸡蛋甚至都十文钱买不到,这在古代也是有过的事,只不过我看到的资料记载的是鸭蛋而不是鸡蛋。

当然还要算上大米、木炭、食用油、盐、糖、酱等调料的价格,然后加上买办和柳嫂子的回扣,林林总总算起来,大观园里这些四五十个小姐丫鬟们一天需要消耗的伙食费,至少要在一二两银子左右,看着不多,但是一年肯定五百两打不住的。

薛宝钗主仆三个一日三餐就算只吃半只鸡鸭(因为大观园只有八个主子,一天只供应四只鸡鸭,八个主子,正好一个主子分半只鸡/鸭左右,也就是20文),一斤肉(20文),3个鸡蛋(20文)、3斤蔬菜(20文),一斤大米(10文钱),吃一年也是要花三十多两银子的。她们的生活标准绝不可能低于刘姥姥一家子。

所以,大观园小厨房一年的总开支不可能低于千两银子,可见王熙凤这个管家婆有多难了,放一年高利贷,担惊受怕得到的利息,不够大观园小厨房一年的开支。

而薛宝钗主仆三个在大观园里,就算只吃了这五年,她们也至少吃了:912.5只鸡鸭、1825斤肉、1825斤大米、5475斤蔬菜,这还不包括薛宝钗自作主张带进来的香菱和丫鬟臻儿的吃喝用度,也不包括贾府田庄供应的那些外面很昂贵的稀有山珍海味,或者根本买不到的东西。

贾母等主子们才能吃的着的红稻米,可能就是乌庄头送的御田胭脂米,那在古代更是稀少珍贵,按照书中“偏值近年水旱不收”年景,真是好几两银子一斤都没处买去。

薛宝钗就是一天只吃一两红稻做的米饭,五年时间,她也吃了小二百斤的量!

乌庄头一年给贾珍送的年货里,御田胭脂米一共才收了二石,正好是两百多斤。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薛宝钗在贾府里吃饭的话,荣国府的红稻米起码能省出整整一年的用量,起码贾母的饭就不用可着头做帽子了呀,所以,请问还有谁好意思说薛宝钗不占贾府一星半点,或者什么贾府家大业大,不差这点饭菜的呢?

谁能管这叫薛宝钗没占贾府的便宜,一应费用自理呀?你看见薛姨妈给小厨房交餐费了呀?这次钗迷都没法碰瓷林黛玉来做对照组,说林黛玉也吃了这么多,因为作者都特意写了林黛玉是真的吃的少,人家十顿饭可能都吃不了五顿呢!

也难怪贾珍说:“比不得那府里,这几年添了许多花钱的事,一定不可免是要花的,却又不添些银子产业。这一二年倒赔了许多”。

我们读者只看到贾府这么大贵族,不过收留了薛姨妈娘儿三个亲戚住着,但贾珍看到的确是主子阶层里至少增加了一个薛宝钗的供应,四五年时间就能吃光两石极品胭脂大米!可是薛宝钗不仅自己在这里吃,还拉了香菱进来吃,薛宝琴也来吃。贾母的丫鬟当着王夫人的面说红稻米没了,鸳鸯嘲笑“可着头做帽子”,可真是大嘴巴抽到脸上了,可薛宝钗一家子吃的还挺香呢!

薛宝钗主仆几个是在大观园里吃用,薛姨妈和薛蟠在梨香院、在东北小院住着,又是贾府的亲戚,又是背井离乡的在这里投靠,王夫人又是荣国府当家主母,眼看着薛姨妈一大家子主仆二十口来张嘴要吃要喝的,逢年过节的时候能不给他们送一份厚礼吗?那还不得是有鱼有肉、有米有炭呀。

贾府每年从那些田庄山交上来的山珍海味、鱼虾海鲜,米面木炭,看着虽多,但是数量也是有限的,而且越来越少,本来分给贾府本家各房头的主子们就不够用。要不大过年的,贾珍也不用拉下脸臭骂来领东西的贾芹了!

如今还要多匀出来一份给薛姨妈一家子,本来贾府的主子们每房能领100斤年货,薛姨妈一家来了之后,每房只能分到90斤了,贾府在京城一共十二房,荣国府这边人多,每家运出十斤八斤的,正好给薛姨妈凑百十来斤过年,这谁能高兴呀?

王夫人倒是没什么,她管家揽权也没少挣灰色收入,可贾赦邢夫人怎么愿意呢?凭什么呀!管家权被抢了不算完,王夫人还招渣亲戚来家里常住着连吃带拿?薛姨妈又不是他们长房的亲戚!薛姨妈一家子住了七八年,他们可就少领了七八年的东西,更别提薛姨妈还把侄子薛蝌和侄女薛宝琴也招来贾府吃住。

也怪不得贾赦说贾母偏心要作妖求着要鸳鸯做妾,什么这要是搁现代,贾赦上网上发个帖子,标题不就是《我的极品弟媳妇的寡妇妹妹带着儿女和侄子侄女在我家一住七八年都不走》。

也怪不得贾母要把薛宝琴留在身边养活,这是从自己嘴里省一口给宝琴吃,好让长房少眼气!她把邢岫烟留下,让凤姐给她发月例银子,也是为了安抚平衡贾赦和邢夫人的心。

说起来邢夫人还怪讲究来,她至少没直接把哥哥嫂子留在贾府住下,那么抠门的人硬是在外面给置办了房舍,也没有让侄女邢岫烟一直住在大观园,几次三番要接出去,都是贾母拦着不让,贾母这都是拼命的端水呢。

要我是邢夫人的话,我可能都没这么大方。都是实在亲戚,反正老婆婆偏心,我也捞不着什么油水,凭啥老二家的又管家又让她的寡妇妹子娘儿们能常住着,她外甥还是背着人命案的一个祸害?

我的哥嫂侄女就不能住了?大老远的来了就一起住下呗,又不是没空屋子,不是古代大家族都喜欢亲戚们来住着热闹么,大家一起热闹热闹呀!

邢忠夫妻虽然又穷又懒又废物,但人家没打死人命呀!只要贾赦装聋作哑,邢夫人和邢忠夫妻脸皮够厚,贾母能管薛姨妈一家,她就不得不管邢忠一家。

可是呢邢夫人一家子,就是最烂的“傻大舅”也比薛蟠强三分,那一看就是个只爱吃喝玩乐的纯纨绔,不是薛蟠那种欺男霸女、草菅人命的恶霸,薛宝钗她到底是哪来的脸恶评人家邢岫烟的父母是“无德酒糟透之人”,还去唠叨规训邢岫烟?她母亲薛姨妈明明更加不要脸,她明明比邢岫烟也差得远,薛姨妈都比薛宝钗有点数,她知道求娶邢岫烟都是高攀,自己是不敢张嘴,才巴巴的去求王熙凤帮忙。

二、薛姨妈说的:“一应费用自理”具体是什么意思?

我认为薛姨妈从离开金陵的那一刻开始,已经打定主意赖上贾府了。

《红楼梦》第四回,因为薛蟠的人命案子,薛姨妈携儿带女、拖家带口的来到京城的荣国府,也就是她姐姐王夫人的婆家投靠。

薛姨妈母子们明显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前面说的什么:“一为送妹待选,二为望亲,三因亲自入部销算旧帐,再计新支。”

因为来的人实在太多了,不止她们母子三个,还有五房人口,有男仆,有媳妇婆子,有丫鬟小厮,加上薛姨妈母子三个,就是六家人,一家三口,也得是十八口人了。加上薛姨妈母子们,就是十八口人,别杠哦,后面会按人头数一数的。

这么多人从金陵到京城,连人口加行李,走水路至少需要一艘不小的船,走陆路至少需要五六个马车才装的开。哎呀!上次见这样一大家子收拾东西出远门的,还是看《京华烟云》姚木兰一大家子逃难的时候呢。

忽然又想到某些喜欢拿黛玉进贾府只带了两个佣人,就讥讽人家黛玉穷酸的钗迷们,薛宝钗家这样来京城应该叫什么呢?

书中其他来贾府走亲戚的人,比如李婶娘母女、甄家母女都没带这么多人和东西,就连来送嫁的薛蝌和宝琴也没有全家倾巢出动,不过是嫁妆箱子多一些。邢岫烟一家倒是人都是来了个整整齐齐,只是穷的叮当响,只有一个小丫鬟和很少行李罢了。

我才疏学浅,我没见过世面,所以,薛宝钗家这么大阵仗来贾府,如果不愿意被叫“逃难”的话,我恐怕只能称之为“搬家”咯。

薛姨妈要举家搬到京城居住也不是不行,毕竟人家在京城有房子,还不止一处,是可以让薛蟠“你自去挑所宅子去住”的程度。

但是薛蟠没有去自家家房子里住着,薛姨妈也不是像她自称“和你姨娘,姊妹们别了这几年,却要厮守几日”那样在贾府里住几天就走,而是一进荣国府就死死的赖上了。

贾政便使人上来对王夫人说:“姨太太已有了春秋,外甥年轻不知世路,在外住着恐有人生事。咱们东北角上梨香院一所十来间房,白空闲着,打扫了,请姨太太和姐儿哥儿住了甚好。”

王夫人未及留,贾母也就遣人来说“请姨太太就在这里住下,大家亲密些”等语。薛姨妈正要同居一处,方可拘紧些儿子,若另住在外,又恐他纵性惹祸,遂忙道谢应允。又私与王夫人说明:“一应日费供给一概免却,方是处常之法。”王夫人知他家不难于此,遂亦从其愿。从此后,薛家母子就在梨香院住了。

我看这一段关注到有几个重点:1、贾政发话的时候,有一条脂批:“用政老一段,不但王夫人得体,且薛母亦免靠亲之嫌”。我丝毫都不怀疑脂砚斋对花袭人纯粹的爱,但他评价宝钗相关内容的时候,偶尔就很像个高级黑。比如这一条,贾政作为男主人,主动留远路来的亲戚们住下,难道不是正常的操作么?人家也没说要请薛姨妈一大家子常住在家里吧。

梨香院有多大呢?“一所十来间房”的一个院子,应该就是个小四合院,要不咋能放得开这么多房子呢?薛姨妈一家主仆上下,男女老少近二十口子人,就住在这个小院的十来间房子里挤着,还要放衣服行李,还要自己开火做饭,也是够局促的。

那些认为薛姨妈搬走的,薛蟠住在外面的,薛家奴仆住在外面的,可能你们是真的没看过原文吧,我给你们贴在这里,请认真阅读,别异想天开。

至次日,薛姨妈命人请了张德辉来,在书房中命薛蟠款待酒饭,自己在后廊下,隔着窗子,向里千言万语嘱托张德辉照管薛蟠。

薛姨妈上京带来的家人不过四五房,并两三个老嬷嬷小丫头,今跟了薛蟠一去,外面只剩了一两个男子。因此薛姨妈即日到书房,将一应陈设玩器并帘幔等物尽行搬了进来收贮,命那两个跟去的男子之妻一并也进来睡觉。又命香菱将她屋里也收拾严紧,“将门锁了,晚间和我去睡。”

作者写的够明白了吧!除了薛蟠之外,薛姨妈带来的人里,一共4成年男人,至少有两个有老婆,这就是6个人,加上薛姨妈母子三个,莺儿、文杏、臻儿、同喜、同贵五个丫鬟,就是十四个人,再有四五个老嬷嬷、小丫鬟、小厮们,总共十八口人都说少了,二十多人都有可能。

这些薛家已婚男仆仆妇、几个十来岁小厮,就和薛姨妈、宝钗这两位薛家的主子奶奶、小姐,杂居混住在梨香院这个小小的院子里。就算是二进院子隔了一道门,小厮也是可以随便抬着箱子进来见薛姨妈薛宝钗的。

母女正说话间,见薛蟠自外而入……话犹未了,外面小厮进来回说:“管总的张大爷差人送了两箱子东西来”……一面说,一面又见两个小厮搬进了两个夹板夹的大棕箱。

金陵一霸薛家真的好有规矩礼法,真懂得男女大防啊。人家贾府再不讲究,小厮也不能随便进二门呀!

贾政特意安排小巧的梨香院这么个小地方给她们,摆明了是没想让他们常住!至少是没打算让他们家那些奴仆也都常住在这里。但薛姨妈才不管呢,就这么水灵灵的挤着住下了。所以怎么就能“免靠亲之嫌”呢?难道不是靠的更明显更没脸没皮吗?

2、“王夫人未及留,贾母也就遣人来说话”;王夫人并没有主动开口留薛姨妈,是贾政说完了,贾母又说留。倒不是王夫人不想留,实在她张不开这个嘴,因为她在贾府只是个二房媳妇,爵位还是人家大房贾赦的。虽然贾母让贾政当家,王子腾也有情面摆在那里,但是元春不还没封贵妃么,在婆婆丈夫面前,王夫人招惹来这种祸害亲戚,实在是不好意思张嘴的。贾母和贾政对她也算是够可以了。

3、“薛姨妈正要同居一处,方可拘紧些儿子,若另住在外,又恐他纵性惹祸,遂忙道谢应允。”作者写的够清楚了,薛姨妈本来打算的就是住在亲戚家不走,让姐夫给她管儿子,拿着姨爹给薛蟠当亲爹使,可真是不客气。

4、(薛姨妈)又私与王夫人说明:“一应日费供给一概免却,方是处常之法。”,我们需要注意到,她是私底下跟王夫人一个人说的。为什么要私底下说,不直接在拜见贾母的时候说呢?

设想一下,如果薛姨妈在拜见贾母、进献土特产的时候,磕一个响头一骨碌爬起来,就拉着贾母的手说:“哎呀,老太太,我们娘儿们主仆一二十口子好不容易来一趟,这回就在你家里住下不走了,你放心,我们自己出生活费自理,开火做饭,一应的米面粮油,鱼肉蛋菜都不吃你们家一口的!”

如果真的是这样,贾母再好的涵养也绷不住吧,啥人能说这话办这事儿?有病吧!薛姨妈在贾母面前身份其实很低,只是个金陵商户家的女人,亲家老王的女儿,儿媳妇的妹子而已。她根本没有多少体面、脸面和话语权,人微言轻,根本没资格跟贾母这种段位的人,说这种要常住的话,薛姨妈只能把压力给到王夫人这边。

1 阅读:128
评论列表

南山橘暖红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