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母为何不撵走薛姨妈母子?她任薛宝钗消耗堕落才更残忍

南山橘暖红楼 2024-09-23 21:40:53

大家好,因为有读者来问我:“你说贾母讨厌薛宝钗,那为什么她不撵走薛姨妈母子走人呢?为什么还要让他们住在贾府,好吃好喝好客气的招待他们呢?”

我认为要想明白这个问题,就不能只站在一个读者的角度去看书了,要试着从贾母的角度看问题,才能从质疑贾母转化为理解贾母。

一、贾母收留薛姨妈母子避难,是为了贾府家族

《红楼梦》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写薛姨妈母子三人进京,来之前薛蟠打死人命的丑事早就传遍了贾府。

因往王夫人处来,正值王夫人与熙凤在一处拆金陵来的书信看,又有王夫人之兄嫂处遣了两个媳妇来说话的。黛玉虽不知原委,探春等却都晓得是议论金陵城中所居的薛家姨母之子姨表兄薛蟠,倚财仗势,打死人命,现在应天府案下审理。如今母舅王子腾得了信息,故遣他家内的人来告诉这边,意欲唤取进京之意。

瞧瞧吧,这么恶心的丑事,连闺阁少女三春都知道的一清二楚,贾母作为荣国府地位最高的女主子,她能不知道吗?

贾母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怎么看待金陵一霸家?这还用问吗?肯定是不喜欢的!

别说贾母是崇诗尚礼、品味修养一流的名门贵妇,她就是大字不识的普通农村老太太,她也不可能喜欢儿媳妇妹妹家打死人命的儿子上自己家门来!

而且薛蟠的名声口碑在贾府真的非常差劲,表妹王熙凤和表妹夫贾琏,都管他叫“薛大傻子”,认为他配不上香菱,白白糟践人家;薛蟠挨打,贾珍父子争相看笑话,一个当场笑出声,一个事后上门看;贾宝玉这个最亲近的表弟,吃了薛蟠那许多稀罕食材的请客,也没堵住嘴,可怜香菱跟着薛蟠“可惜她这么个人竟俗了”,表示自己不愿沾惹薛蟠:“可不我疯了,往虎口里探头儿去呢。”

虽然作者没有正面写,但贾母对薛蟠怎么可能没看法呢?贾母对薛蟠的厌恶都的写在细节里的。

一次是秦钟来上学的时候,贾母吩咐他:“和你宝叔在一处,别跟着那些不长进的东西们学。”另一次是贾母跟甄家的女人们聊天,说起各家的孩子们。

贾母说:“凭他们有什么刁钻古怪的毛病儿,见了外人,必是要还出正经礼数来的。若他不还正经礼数,也断不容他刁钻去了。就是大人溺爱的,是他一则生的得人意,二则见人礼数竟比大人行出来的不错,使人见了可爱可怜,背地里所以才纵他一点子。若一味他只管没里没外,不与大人争光,凭他生的怎样,也是该打死的。”

谁是一味溺爱、没里没外、不与大人争光,不懂正经礼数的人呢?明显是薛蟠!

贾母是个特别护犊子的人,贾琏在老婆王熙凤的生日上被当场捉奸在床,衣衫不整提着宝剑,醉醺醺闯入内帷撒泼,贾母都护着他遮丑,所以贾母几乎是不可能这样骂自己家的儿孙的。

而作者对薛蟠的介绍也是侧重这些特点,生怕读者看不懂。

只是如今这薛公子幼年丧父,寡母又怜他是个独根孤种,未免溺爱纵容,遂至老大无成……五岁上就性情奢侈,言语傲慢。虽也上过学,不过略识几字,终日惟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水而已。

这薛公子的混名人称‘呆霸王’,最是天下第一个弄性尚气的人。

甚至还安排他亲妈骂薛蟠:“不争气的孽障!骚狗也比你体面些!”,安排他妹妹薛宝钗也骂薛蟠:“难道我就不知我的哥哥素日恣心纵欲,毫无防范的那种心性”、“他又不怕妈,又不听人劝,一天纵似一天。”

所以,连亲妈和亲妹子都忍不住给负分差评的薛蟠,在贾母眼里就是个该打死的孽障罢了。这种人来到贾府,还不得更加败坏门风?

那有读者可能会说,他们为啥不和薛家断亲呢?不管薛蟠死活能咋地?!贾府还能在乎薛蟠的一条贱命?

在古代,断亲这种话是不好随便讲的,很伤人脉和气。

外面谁不知道薛蟠是王子腾和王夫人的亲外甥,这亲戚关系实在太近了!薛蟠出了这个事儿,如果王家和贾府都不管,撇清自己说:“我们没有这样的亲戚!”然后看着薛蟠被判决流放,生死由命。

那么请问,此后贾府和王家的门生故旧、世交亲友们会怎么看?他们还有安全感吗?他们跟着贾府和王家来往,难道是图逢年过节能来贾府吃席看戏吗?还记得孙绍祖的家世介绍吗?

贾政又深恶孙家,虽是世交,当年不过是彼祖希慕荣宁之势,有不能了结之事才拜在门下的,并非诗礼名族之裔……

再举一个例子,《水浒传》里的柴进,他为什么敢收留那么多有故事的江湖人?还不是凭那张“丹书铁券”么!

所以,薛蟠的事儿,王家和贾府必须要管的。不是为了薛蟠,而是为了他们的家族,不是为了救人,而是为了自己。

贾母虽然不具体的管家务事了,但她依然是贾府的掌舵人。

她为啥让贾政和贾琏连续两个王家的女儿当老婆?因为人家给的嫁妆丰厚;她为啥安排贾元春进宫?为了和皇权链接;她为啥把爱女贾敏嫁给林家?又接黛玉进贾府?因为林如海前途无量;她为啥逼着薛宝琴认王夫人当干妈?因为梅翰林也是可用之人……

贾母为啥必须同意收留薛姨妈母子三人?因为王子腾真的是在关键上升期,不能让薛蟠毁了王子腾这个得力之人的前程。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句话不是说说而已,薛姨妈家如今虽然没有本事能为大家一荣俱荣做贡献了,但很有实力一损俱损拖后腿。贾母就是再恶心,也只能忍着收留他们。

薛姨妈母子们来贾府的时候,贾母根本不像87版红楼梦里演的那么热情的笑脸相迎出门口,她可能连屁股都没挪窝,眼皮也不想抬一下,只是坐在屋里等王夫人带着薛姨妈和宝钗去给她磕头送礼而已。

贾政在这件事上是很懂的,所以他就把薛姨妈母子三个安排在贾府最偏远的梨香院里,相当于是施舍给他们片瓦遮阴,对薛蟠管教是不可能管教的,只是起到一个监视的作用。根本没把他们当什么正经亲戚处。只要外人看到薛姨妈母子三个在贾府住下了,薛蟠保住了小命即可。

二、贾母不直接撵走薛姨妈母子,因为从未将他们放在眼里

薛姨妈母子三人在贾府住下就不走了。这一点贾母可能一开始并没有想到。

她很可能只是把这当做权宜之计,想着王子腾以后回来了,再做其他安排。毕竟哪有寡妇投亲,放着亲哥嫂家不去,常住在姐姐婆家的道理呢?

贾母是体面人,像很多主人家一样,当家里来了客人,讲礼数的主人总会客气一句:“留下吃个饭呗”、“请姨太太就在这里住下,大家亲密些”等语。但一般的客人也不会直接从包里掏出大饼咸菜,一边吃一边说:“住下不走没问题!吃饭就别客气了,我自己带饭了,也带钱了,以后我伙食费自理”、“一应日费供给一概免却,方是处常之法。”

这就很难评,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赖皮式”做客之道的天花板级别了。贾母再怎么见过大风大浪大世面,她六七十年的人生里,肯定没遇见过薛姨妈这样的人。

毕竟连贾府的二等丫鬟紫鹃都知道:“世代书宦人家,断不肯将他家的人丢在亲戚家,落人的耻笑。”

但是伯爵王家不怕人耻笑,薛姨妈住下就不走了咋办呢?只能找机会提醒让她们自己离开。

比如薛宝钗来了几年之后,贾母忽然给她过“第一个生日”,就是提醒薛姨妈,女儿及笄了,该离开这里,回自家去找个婆家了。

可能有人觉得过度解读,其实真没有,可以对比对比史湘云订婚那段来看,当时湘云根本不到十五岁,她说亲后来贾府,贾母都当面问她:“今儿还是住着,还是家去呢”,又叮嘱宝玉等姊妹:“今你们大了,别提小名儿了。”

连我这种被钗迷称为“满脑袋浆糊的人”都能听懂,贾母是在暗示薛姨妈:“你们家宝钗是大姑娘了!又不是个孤女投靠,再长住在亲戚家不合适。”咋号称懂原著的钗迷们就是听不懂呢?是脑内容还不如小麦淀粉和水的混合物有营养吗?

再比如清虚观打醮,贾母就让张道士端上一盘子的金玉来,又当众说:“你也胡闹。他们出家人是那里来的,何必这样?这不能收。”这不是再明示打脸“金玉良缘”的预言就是薛姨妈胡编胡闹的谎言吗?张道士这个出家人没有金玉,跑到薛宝钗家的癞头和尚、光头和尚和秃头和尚就有了?那是假的出家人吧?

再比如贾府让薛姨妈母子们给小戏子腾出梨香院来。这次撵人更加明显,因为贾府的丫鬟、小戏子们在主子们眼里就等于小猫小狗,这话探春亲口说过,林之孝家的也说过。贾府的主子们居然让薛姨妈母子们给小戏子让出房间,但凡知道要一点儿体面的客人,根本就不可能接受这种安排。这不是明摆着折辱吗?但薛姨妈家就是完全不懂的样子,举家母子主仆二十多口子迁移到了东北小院接着寄居下去。

……薛姨妈母子们就是赖着不走,贾母也不能直接提让薛姨妈母子三人离开贾府。

理由很简单:除了贾府要面子之外,还想要点里子。

王子腾的官儿越做越大,元春也封了贵妃,都是王夫人、薛姨妈血脉相连的亲人,别说贾府需要他们的力量,就是史家也未必用不着这俩人。因为薛姨妈母子三个,得罪元春、王子腾和王夫人,打眼一看就知道是血亏,贾母不会做这种事。

另一方面,从贾母眼里看来,薛姨妈母子暂时三个在贾府住着,虽然影响不好,但也掀不起大风浪。贾母作为一个权贵阶层的上位者,她根本就不可能把和自己身份地位悬殊的薛姨妈母子三个当做什么对手。

因为她是站在高处俯视着看他们的,就像我们现在看待几只苍蝇、蚊子、臭虫,虽然讨厌,但不会认为这就是心腹大患,只会认为,虽然这些害虫一时打不死,但认真想消灭它们也不过举手之劳而已。

如果薛姨妈母子们真的只是安分守己的在贾府里住着,给贾府时不时送点银子孝敬,拍拍马屁,只求能靠敕造国公府的贵族特权保住薛蟠的一条小命,甚至仗着国公府的势力,给薛宝钗找个京城里做官的婆家,其实都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尤其是如果薛宝钗能跟邢岫烟一样,是个知书达理的淑女,薛姨妈想给她求亲,就算王夫人不管,求到凤姐那里,凤姐可能都不忍心拒绝。毕竟薛蟠虽然是烂人,但不是他妹子教养带坏的,甚至薛蟠还能凸显的薛宝钗更美好三分,贾母也未必不会帮忙。

看看贾母对薛家另一对兄妹的态度就知道了。

三、贾母对薛蝌和薛宝琴婚事的态度,就是对薛宝钗最狠的对照组

在整个《红楼梦》故事里,贾母只主动插手过三桩姻缘,除了宝黛两个小冤家之外,就是薛蝌和薛宝琴兄妹。

贾母当众细问薛宝琴的的年庚八字并家内景况,虽不明说,但这个架势人人都知道就是提亲的意思。

薛姨妈给薛蝌求娶邢岫烟的时候,凤姐帮忙找了贾母,贾母的态度更有意思。

贾母笑道:“这有什么不好启齿?这是极好的事。等我和你婆婆说了,怕他不依?”因回房来,即刻就命人来请邢夫人过来,硬作保山。贾母十分喜欢,忙命人请了薛姨妈来……贾母笑道:“我爱管个闲事,今儿又管成了一件事,不知得多少谢媒钱?”

对比看看薛蟠和薛宝钗兄妹俩,他们跟贾府的关系可比薛蝌和薛宝琴亲热多了,在贾府居住的时间更是已经七八年之久,俩人都未婚。

薛蟠比王熙凤还大,薛宝钗来的时候就能选秀想当才人赞赏,起码得十三岁,十三加七也得二十岁了。

但是,贾母从来没有主动关注过薛蟠和薛宝钗的婚姻大事,哪怕只是口头暗示,哪怕只是装腔作势,竟然完全都没有!

如果没有薛蝌和薛宝琴兄妹的对比,或许薛蟠和宝钗没那么难堪,但贾母偏偏认真又积极的让这个对比过分明显了。也只有薛姨妈这个蠢出生天的东西,才会觉得宝玉配宝琴“固也遂意”,薛宝钗见宝琴得宠已经嫉妒的当众自嘲:“你也不知是哪里来的福气!我就不信我哪些儿不如你?”

除了年龄大几岁,薛宝钗本人的条件其实没有哪里不如薛宝琴,贾母之所以瞧不上她,除了她破落商贾之女的出身,她母亲的无礼愚蠢,她哥哥的淫滥荒唐之外,还有她实在太过贪婪,无耻厚颜,又当又立,不择手段的经营金玉良缘,算计贾宝玉,觊觎贾府资源,这就是触动了贾母的根本利益。

薛宝琴兄妹虽然也摆明是来攀附贾府的,但他们没有给贾府添麻烦,也没有那么大的贪欲。

薛蝌没有把贾府的家塾闹得乌烟瘴气,没有和宝玉争风吃醋,没有要打死宝玉;薛宝琴虽然拉着宝玉偷溜去折梅花,但人家至少敢当众站在山坡上亮相,从来也不立什么淑女人设。

不像薛宝钗为了嫁豪门解扣子、露膀子、绣肚兜都是鬼鬼祟祟,拉拢人心、假公济私,争权夺利、拜高踩地、偷听嫁祸的事儿都做尽了,一副妄自尊大,要给贾府所有人当爹的样子,表面还要装人淡如菊、端庄贞淑、善良仁爱、豁达随和。这已经不是不会合理的利用贵人的人脉了,这属于是把所有人当傻子的自欺欺人。

难怪连薛宝琴都嫌弃薛宝钗虚伪,第五十二回,薛宝钗要《咏〈太极图〉》办诗社,宝琴笑道:“这一说,可知是姐姐不是真心起社了,这分明难人。若论起来,也强扭的出来,不过颠来倒去弄些《易经》上的话生填,究竟有何趣味。

有求于宝钗母女的亲堂妹都这样吐槽,贾母对薛宝钗的观感怎么可能好呢?

就算薛宝钗平时的言行贾母没看到,也没人跟她汇报过一点儿,别忘了宝玉和黛玉可是贾母最疼爱的孙子辈,都被薛宝钗和金玉良缘的破事儿祸害成啥样了?天天在贾母眼皮底下吵吵闹闹,通灵玉都摔了好几回,贾母气得哭着说他们是小冤家!安排王熙凤去调和劝解!

还有史湘云这个贾母的侄孙女,几乎已经成了史家和贾府仅存的维系亲缘关系的纽带了,可是薛宝钗偏偏利用她请螃蟹宴,蟹八件没准备、擦手洗手的东西没准备,主子奴才大联欢都算了吧,居然连螃蟹也不够吃,而且还让史湘云坐下面,薛宝钗自己带着母亲薛姨妈和贾母坐在首席上。

这都是贾母亲身经历的事,她只是自嘲老废物、老糊涂,不会有人把这话当真了吧?那可真是比王夫人还要天真烂漫,因为王夫人还知道让薛宝钗管家帮忙遮掩,害怕贾母问责她呀。

一个小人得志的王夫人,加上一个自命不凡的薛宝钗,合力管的大观园婆子们夜饮聚赌打群架,越来越嚣张没规矩,还得贾母出手收拾烂摊子。

就这,还有人认为贾母输给了王夫人,请问贾母输在哪里了?输在沉不住气吗?可这是她的家呀!贾母已经忍的够久了!谁能眼睁睁看着家里的老鼠蟑螂明目张胆的搞破坏永远不管呢?租房子的人也不至于吧!自己不住这儿吗?

难道就因为贾母只是处置了聚赌喝酒,玩忽职守的婆子们,没有直接骂王夫人管理不善,没有骂薛宝钗只会添乱,就等于贾母没责怪她们?王夫人都知道拿了绣春囊直接去怪王熙凤,贾母能不知道这是管理层的错?

不当面撕破脸,那是贾母给她们留着两分情面,把客气当服气就是给脸不知道要。没错,说的就是那个还跟着众姊妹给迎春奶妈求情的薛宝钗呀!她在这里的表现真的连王夫人都不如,她不是该一边庆幸自己蘅芜院那个送燕窝的婆子没被查到,一边低头闭嘴想想怎么卸掉管家的差事自保吗?还有脸找贾母说话,还有脸给婆子说情,我都震惊了!

项目干成这个烂样儿还有脸说话呢?幸亏贾母比我们老板素质高多了,要不然薛宝钗肯定当场被拍着桌子问候祖宗十八代外,捎带奉劝想跟着薛宝钗学职场做人做事的小可爱们,尤其千万别学这一段。

贾母真的一点儿也不糊涂,她精明厉害着呢!薛宝钗在贾府里这些年,所作所为,她都看在眼里。

薛宝钗对贾宝玉的攻略,对林黛玉的算计,对王夫人的奉承,对贾府上下的打点以及在她贾母眼前的奉承等等,好的不好的表现,在贾母眼里都是徒劳,都是笑话,就跟看耍猴一样。

因为在贾母的认知里,六品官的女儿尤二姐也只配给她的孙子做个妾,稍微不合心意还是个“贱骨头”,逼死她,挫骨扬灰不许进祖坟,不过是贾母一句话的事儿。

薛宝钗这破落商贾的女儿,给她的命根子贾宝玉就做妾也不够格,更别提金陵一霸是名声恶臭的人家,薛宝钗还有个活死人哥哥,能收留他们母子三人保住性命已经仁至义尽了,只要贾母不死,只要贾府不倒,“金玉良缘”根本不可能有好结果的!

现代的一些读者看着薛宝钗不敢认命,就算身如柳絮,也要翻出新花样,也要借东风,上青云,有点感动,甚至有点励志。

但贾母看着薛宝钗,就像看着一头驴,一边拼命拉磨,一边摇头晃脑出洋相,只为了讨好王夫人,早点得到那根前面吊着的胡萝卜。可是驴却不知道,不管它多么卖力,王夫人早晚都是要卸磨杀驴的!它想上桌,却只能是以食物的样子,连一杯羹都分不到,更别提要吃肉了。

贾母明知道薛宝钗注定一无所有,看透了她前面是死胡同,是深渊,但她就这样七八年间看着她耗尽青春和心力,黯然滑落,这难道不比直接撵人更残忍很多吗?别忘了贾母连无辜的亲孙女迎春去跳“火坑”都袖手旁观的,她的心狠着呢!

而且贾母还总是捎带着对薛姨妈和宝钗几次客气和夸奖,好像对她们很客气,很照顾,很给面子的那种感觉。以至于有些可爱的读者都误会了薛姨妈和贾母平起平坐,薛宝钗是贵族淑女。

算起来,唯有书中贾母几次旁敲侧击、冷嘲暗讽薛姨妈和薛宝钗,通过表态她站宝黛、提醒薛家母女该离开贾府的几个细节,其实才是对薛宝钗最大的仁慈。就像她曾说要让尤二姐离开贾府一样,虽然未必是能放她们一条生路,但贾母至少是暗示了她们在贾府里折腾下去也没有好下场的。

0 阅读:4

南山橘暖红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