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回信美国总统,192字暴露无知,将卖国条约称为“天朝恩德

小僧乱翻史书 2024-04-04 03:23:44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闪铃

编辑|t

引言

提起中国的近代历史,任何中华儿女心中都会有浓重的屈辱感。山河破碎,丧权辱国就是这个时代的主基调。

对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人们往往会将此归咎于技术的落后。但实际上,因为思想的愚昧所造成的损失一点也不比在战场上的少。中美《望厦条约》就是最好的例子。

(不平等条约签订 画像)

这份丧权辱国的条约是如何签订的?我们一起往下看。

一、英国出兵获利,美国十分眼红

公元1840年,英国因为向中国倾销鸦片受阻,经过国会投票,以微弱优势通过决议,向中国派出远征军,以保护自己在海外鸦片业务。

英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经验丰富,战斗力强大,开战之后连战连捷。先攻克定海,继而北上天津。见无法阻挠英军,清廷惊恐之下急忙派人和谈。

(近代英军 剧照)

谁知英军我行我素,在和谈期间仍然四处进攻,先后攻克沙角炮台和香港岛。清廷震怒,决定对英宣战。

然而清廷对前线的增兵并无任何作用,英军在虎门之战和广州之战中均取得大胜,清廷再度求和,英军不允。继续在东南沿海转战,先后攻陷厦门、定海(二次攻陷)、镇海、宁波四城。

清廷派遣扬威将军奕经反攻,三路大军均被英军挫败。英军缴获辎重之后士气更胜,加上英国本土继续调集周边英军支援,于是一鼓作气攻克乍浦,再克吴淞,终于于七月二十一日攻克镇江,直接切断北方命脉京杭大运河。

(奕经 画像)

被打中七寸的清廷终于无法支撑,于是道光皇帝派遣耆英、伊里布、牛鉴为全权大使,在南京下关江面上的英军战舰“Gornwallis”号上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此战结束,举世皆惊。列强之前以欧洲标准计算,拥有四万万民众以及庞大国土的中国,不说是和英法相当,至少与奥斯曼土耳其同一水平是毫无问题的。

谁知英国仅仅派出一支偏师,就能全胜而归。这怎能不让列强们眼红?!

(《南京条约》原件)

美国就是其中之一。在得知《南京条约》的内容之后,美国国会一片哗然。参议院们纷纷要求总统,重新审视对华关系——也就是要从中国攫取更多利益。

于是美国总统约翰·泰勒决定派遣顾盛为代表,前往中国讨论新的经贸事宜。实际上就是先探探中国的口风,为下一步行动做好准备。

(约翰·泰勒总统)

谁知顾盛在各种因素的交替作用下,竟然一人可当英国万人之军,直接就把条约签订下来了!

具体发生了什么,我们接着往下看。

二、纠结莫名之事,签订糊涂之约

公元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正月初八,顾盛抵达澳门。澳门主官谢牧之大惊失色,因为顾盛所乘坐的乃是美国海军的六十四炮三甲板战列舰,上面载有美国海军水手及海军陆战队员五百人。

(六十四炮战舰 画作)

当顾盛告知来意,谢牧之才长舒了一口气,将顾盛的信息告知两广总督程矞。

程矞接到消息便感觉天旋地转。因为此时刚刚与英国作战大败,道光皇帝见到洋人就烦。更何况这些洋人根本不懂天朝上国的威严,中国人见皇帝,头磕的咚咚响,外国人呢?连鞠躬都很敷衍,对清朝皇帝来说,这关系天朝上国的体面和威严,是不能容忍的。

但美国使者已经来了,还带着战舰和士兵。程矞害怕如果直接回绝,美国人直接就地进兵,再把英国之事如法炮制,那还了得?

(顾盛)

于是程矞只能上书道光皇帝,称美国人希望觐见。但在上述中极尽粉饰之能事,顾盛明明是来谈条件的,居然被他描绘成来进贡的。

谁知即使是这样,道光皇帝依然决定不见。并且道光皇帝也没有问美国人来朝贡,究竟想干什么,也没有让程矞给顾盛带话。只是要求不得让他们进京。并且再次委任耆英为钦差大臣,全力阻止洋人北上。

(道光皇帝 画像)

在得到皇帝的圣旨之后,耆英等人的目标就已经很明确了——那就是全力阻止美国人进入北京,而至于用什么手段阻止,那就是无关紧要的事情了。

毕竟阻止洋人进京可是皇帝的圣旨,如果没法达成那可是重罪,轻则失去宠幸,重则可是要杀头的。

于是耆英,程矞等人在广州对着顾盛软磨硬泡,说来说去就是不让他面见皇帝,顾盛对此感觉简直莫名其妙。感觉这些清朝的官僚好像根本不关心自己到底打算干什么,只是一味的阻挠自己进北京。为了去北京的事情嘴仗已经打了两三轮,条约内容居然根本没人问。

(耆英 画像)

最后顾盛终于悟出了这些官员的小九九,于是改口说只要把国书递交给皇帝也就可以了。耆英二人闻之大喜,于是急忙将顾盛拟定的条约递交给道光皇帝。

耆英告知在京城的同僚,如果条约没有通过,顾盛可能就要大闹两广,甚至美国又要派兵进犯。同时京城的官僚根本没有几个人懂得涉外法治,什么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根本不知道其中利害在何处。

再加上道光皇帝听闻耆英二人“抚夷”成功,心情大好,京城这些官员谁敢进谏坏皇帝兴致?

(道光皇帝)

于是在道光眼里就是来觐见的洋人提了些不痛不痒的小要求,一高兴,还提笔洋洋洒洒写了一百九十二字批文给顾盛复命。

道光这样写道:“朕不忍令复劳跋涉,免其进京朝见”、“均准合众国民人前往,按照条款任便贸易”……

顾盛超额完成任务,自然大喜。于是不再与耆英二人纠缠,开开心心回美国了。

可怜泱泱大国的关税权和司法权,就这么莫名其妙的被出卖了!

三、落后固然要挨打,但愚昧更是

没有坚船利炮固然是无法在战场上抵御外悔,抗击侵略者。但是科学技术是可以学习的,苦心人天不负,百二秦关终归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只要能动心忍性,虚心学习,这些外在的东西是很快就能弥补上来的。

(《望厦条约》原件)

可怕就可怕在愚昧而不自知,这样即使把外在的技术弥补上来也没有任何用处,洋务运动就是最好的例子!而《望厦条约》的签订只不过是这一切的先声罢了!

参考资料

中美浮梦录︱“不准朝觐”与《望厦条约》.澎湃,2018-07-05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