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彭乙彬
编辑|t
引言随着清明节即将到来,各地的人们也开始纷纷前往祭祖。前有“华南f3”上山下水寻找祖先,后有“西南f4”翻山越岭烧香。清明佳节将至,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
但说起祭祖上坟,事实上也是有不少讲究的。比如民间俗语中“新坟不过社,老坟不过清”,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清明祭祖)
一、新坟的上坟讲究中国人讲究,从周朝时期的礼仪开始就颇为讲究,所谓生老病死、红白喜事,碰上大事,中国人有属于自己的仪式感。在上坟这件事情,中国人也有自己的研究,比如清明节、七月十五、十月初一、大年初一等等,都有不同的时间需要上坟。
那么你知道新坟、老坟之间上坟有啥讲究和区别吗?首先是新坟,对于新坟的定义,一般是指在下葬后的3年内,都可以看做是新坟,过了这个年限那就是老坟。因为新旧不同,所以对于祭祀、上坟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新坟)
民间有这样一个俗语,“新坟不过社,老坟不过清”,这个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社”其实指的是“春社日”,这是一个很特殊的节日,也独属于中国。早在商周时期,春社日就已经存在,在那时是男女结伴出行的日子,后来则改变为祭祀日。
这一天人们祭祀土地神,早在我国宋代时期,人们将每年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称呼为“社日。”而且社日还分为了官方和民间的说法,我们中国是农业民族,敬奉土地神,因此民间将二月初二看做是土地神的生日,又将其称呼为春社。

(春社日祭祀土地神)
官方的春社照旧是第五个戊日,这一天会进行国家祭祀。春社在甲骨文中就有记载,可见中国的春社习俗是由来已久,而祭祀这一传统也是继承了下来。而到了现代,人们对于春社更多时候还是注重祭祀祖先,或者是上坟。
那么新坟不过社,又是为什么呢?其实意思是,如果是新坟的祭祀不能晚于春社日,必须在春社日之前就进行祭祀。据说是春社接近清明节了,而清明节往往是祭祀的绝对日,因此从地府的角度来说,接近清明不少老鬼都会出来活动。

(新坟烧纸)
而在我们的地府结构中,认为对于死者的祭祀所烧的纸钱,死者在下面是会接着使用的。也就是说有没有钱,全看上面人烧得多不多。新坟死者因为资历小,很有可能在春社日之后,受到老鬼抢钱的欺负,所以阎王规定新坟都在春社日之前上坟。
也是为了保证新坟死者的利益和钱财,也是地府的一个灵活变动。这是民间所流传的说法,也深刻的影响了大家,对于中国人来说,死后地府收钱这事儿是文化影响,即使这一套说辞不可信,也要照做,因为这是一种期盼和寄托哀思的方式。因此许多新坟死者的家属,也都会默默遵守这一规定。

(烧纸钱)
大家也都会默默遵守第五个戊日就是春社日,比如2024年的春社日时间就在3月15日。
二、老坟不过清那么老坟不过清又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清”指的是清明,在这里提一下,事实上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祭祀上坟节日,但是的确有部分地方遵守“老坟不过请”的说法。意思是,老坟需要在清明节之前祭祀上坟。

也和清明节的“左三右四”相关,一般来说要在清明节前后7天完成祭祀,前三天要是没空,那后面四天也可以祭祀,但出了这个时间就不行了。而“老坟不过清”,主要是因为春天对于中国人太重要了。
我们在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在春耕时期时间不等人。清明节最早也不是祭祀的节日,而是指导农业生产的节日,所以清明节一过,就必须务农了。因此祭祀早早的完成之后,就可以不用操心之后的事情了。

(清明节)
由于老坟不需要新坟那样过多的照料,因此只需要在清明节之前完成祭祀就好。也好趁着清明节的雨水,好让播种的种子好好成长。不过还是有许多人都坚持清明节祭祀的,这也是中国的传统了。
三、清明节如何形成了扫墓的习俗?前文提到了,我国古代清明节最早在《淮南子》中提到了“清明风至”,清明节后开始务农生产,最早并没有祭祀的习俗。在最早之前,人们也没有扫墓这一说法,是到了战国之后,才有了将扫墓作为祭祀的说法。

(古代祭祀上坟)
由于没有特定的节日,汉代时期大部分人都选择了三月初三,因为这一天是上巳节。上巳节的习俗是洗去不详,相传有民间人家三月初三生了三个女儿,结果三个女儿全部死亡,人们将三月初三加上了“招魂”的说法。
于是渐渐地三月初三就成为了扫墓祭祀的节日,三月初三距离寒食节也很接近,寒食节得推广后,人们就将祭祀转移到了寒食节的身上。尤其是在晋朝、唐朝时期,寒食节祭祀也被官方所认可,可偏偏寒食节有禁火的习俗,而祭祀则需要烧钱。

(寒食节)
于是双方的矛盾之下,寒食节和清明挨得很近,人们就把祭祀挪到了清明,认为在清明这一天可以进行祭祀扫墓。比如在白居易、《东京梦华录》许多地方都提到了清明节扫墓的现象,对应的寒食节则是逐渐消亡。
到了明代清明更是成为了祭祀、扫墓的代表习俗。后来人们又在这上面添加了“踏青”这一活动,因此清明节踏青、登高、扫墓、祭祀,就成为了大家的传统项目,影响了古人的同时,自然也影响了现代的我们。

(踏青)
所以清明节会有假日,不仅是为了希望大家祭祖,也希望大家趁着春日可以好好休息。清明作为我们几千年的传统节日,他也不只是和祭祀有关。所以的家庭,的确不会选择清明节祭祀,反而是遵守了那句俗语,“新坟不过社,老坟不过清。”
尤其是为了在新坟和老坟之间做出差别时,比如新坟还有“头七”、“百日祭祀”、“周年祭祀”等等,这些其实都是生者对于死者的怀念。也可以借机多烧些纸钱,让对方在地下也有钱可用。

(头七)
参考资料2024年新坟不过社是什么时候.日历网,2024-02-29
二十四节气|清明节:扫墓祭祖的习俗是如何转移到清明节的?.澎湃,2022-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