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母亲过个寿辰
文/高育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a89e2733aca0565b1120bc6e60d41cf.jpg)
在农村人的讲究里,子女出息了,父母老来过个寿辰,是值得庆贺的事。我觉得,母亲脸上爬满皱纹,发丝花白以后,一直在等,盼日子好起来,过个体面的生日,让儿女的孝心光彩在村子里。
可是,日子就像一头疲累的耕牛,哞哞慢行,总是走不到好光景。甚至跌跌撞撞,遭遇厄运,从父亲过早离世开始,一家老小摸着石头过河,深一脚浅一脚,艰难坎坷的前行,多半痛苦大于喜悦,辛酸胜于甘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f3ffe4884ca9572623ab3c3b7b92dae.jpg)
母亲明显老去,为弟弟大龄未婚,小女抚养成人,心头压着沉重的磐石。我深知她的心思,难为在身为长子的责任,一边有妻子和孩子的小家,一边有母亲和弟妹的大家,既不能舍小家为大家,又不可丢大家为小家。哪有什么好办法呢?稀里糊涂地走过来,亲情说不清理还乱,初心相互帮助的局面,失控地四分五裂打算盘,母亲的心老是不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3c6834226df41fb663a4e8361bcc6b0.jpg)
这个家庭,从32年前,自我18岁起,就陷入霉运的泥潭,无法自拔,时而要吞噬掉人灵魂中,最善良、最纯真、最脆弱的部分,像凝重的乌云,笼罩在身心上空,弥久不散。我的童年、少年是快乐的,人心本善,人爱世人,便从那个时候栽植培养,尽管粗吃旧穿,却从不自私自利。来到18岁这年,一声霹雳,21岁的姐姐因病去世,使父亲眼里失去了光,母亲眼里常含了泪,蒙昧的农家人,因之悲伤不振。接下来,抱养三姑家三岁的女儿,养育两年,又被讨要回去,父母本来脆弱的心,像被挖去了心头肉,悲愤消沉。父亲病倒了,为了冲喜和挽救心碎的男人,父母决定抱养才八个月,面黄肌瘦的妹妹。妹妹来到了家,家里充满了欢笑,她的头发由黄变黑,她的依偎由怯变娇。父亲转忧为喜,萌发出奋勇的力,像晚霞一样熠熠生辉。可终究内伤过积,支撑不住,50岁轰然患病,家里的顶梁柱摇摇欲坠,但是他很坚强,执意蹬上三轮车,串村卖酱油醋养活家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f3bb71154610bf5409dcef1f26dc050.jpg)
我结婚的时候,父亲被劝到邻家,因怕他激动或欣喜而发病。我的儿子,不到一岁,父亲于54岁与世长辞,母亲才50岁。这年弟弟25岁,妹妹8岁,母亲的痛苦可想而知,母亲的忧愁与日倍增。
所幸,我和弟弟都有工作,母亲只是哀莫大于心思,愁莫大于责任。
但是,随着弟弟年龄增长,婚姻问题一直困扰母亲,使她忧思流泪。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ea7b402218443f402034d192b692b8e.jpg)
儿大不由娘,弟弟有时将结不了婚的缘由,推诿给母亲没有留给他更多的家产。母亲有时将长兄为父的重担,逼迫我借挪大量的钱财帮扶弟弟。我兄弟俩,错误地埋怨母亲,过份地疏远母亲。其实母亲的心,被三个儿女,东拉西扯,撕成碎瓣,只能那头紧了顾那边,那个饿了急投喂。母亲痛苦迷茫,不知所措,束手无策,情急之下,远走山东,抛开逆子,寻找幸福。
家几乎散了,我做生意没歇没停,也挣不来可以愈合亲情的费用。母亲在山东,弟弟在清心草堂画画,妹妹在苏州打工,老家房前屋后的野草,比人还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c3a1e97996f11f701b50e836559a217.jpg)
不管怎样,从小培养的感情,在骨子里,有打断骨头连着筋的情理;在血肉里,有容情血肉一家人的爱意。
起先妹妹打破了僵局,她将母亲接去苏州,让我和弟弟,从心理上,充满了欠愧。我给老家盖了新房,央求母亲住回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29bd88a0ea9e36829ceb51bfd3e364d.jpg)
母亲和妹妹在苏州住了六年,妹妹回西安创业,刻意在咸阳买了房,表明要和母亲在一起。我如坐针毡,接母亲回流顺村,再也不能让七十岁的母亲,客居在外,不留孝顺和赡养的机会。
正是闲情养老处,弟弟患病爆惊雷。2020年5月,弟弟突发脑溢血,他的卡里只有154元钱。母亲六神无主,我摒弃前嫌,全力挽救。住70天医院,救了他的命,弟弟眼里有着感恩的光芒,但他已成为无法自理的偏瘫病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f3ffe4884ca9572623ab3c3b7b92dae.jpg)
母亲承担起照顾弟弟起居生活的辛劳。弟弟穿衣、吃饭、上厕所都离不开人,母亲悉心照料,累的身心憔悴。
弟弟记着母亲的好,在我给他洗澡的当儿,不止一次的说:“哥哥,妈妈过生日,我想叫她念经的那堂老婆们,摆一桌子吃喝。”
母亲毕竟没有摆席过生日,因为弟弟病倒,谁能快乐起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3ee1feb904a443b4a2a073205404592.jpg)
母亲太累了,照管弟弟是个没有尽头的活,但是母亲不说累,她希望活到90多岁,照料弟弟到70岁。翌年,弟颅血复发,昏迷二十余天殒命。母亲竭斯底里,要土葬,不让火葬伤害弟弟的身体。我劝说:“人的灵魂不灭,火烧不死,土埋不留,它要飞到天上去,和故人相聚。”母亲止泪答应。
农村亡人三年,不贴红春联,不放年鞭炮,不过喜庆事,寄托对亲人的哀思。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a87b7ec1a742e47d319dd021e86b425.jpg)
我多数时候,是沉默的,是悲哀的,是膨胀不起来的。以至于,从青春期十八岁开始,失了声,不会唱歌,丢了律,不会跳舞,心底的基调里,蓬乱的可怕。恰似《乐记》里言:“诗,言其志也;歌,咏其言也;舞,动其容也。”
母亲是辛苦的,一辈子做农村人,心地善良,手掌粗糙。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bd949454e1a325eccd4be0471524ff5.jpg)
我感恩养育,半生难有作为。想为母亲过个体面的生日,犹犹豫豫。即便一千元的花费,放在如今颠倒道理的社会,为父母会遇到阻力,为儿女会乘风顺水。如是富商,可以纸醉金迷,朝夕宴请风光。若为达官,便开启生辰纲,阔绰捞钱立项。我始终是个抠抠掐掐的农村人,多年来未能为母亲备一桌全家福气的生日饭,无从豪奢地纠集亲友为母亲筹办寿宴,冥冥之中的心愿被四季的风儿蚀残,赓续为知命之年的遗憾。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一直在等手头宽余起来,了却心头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2304ead2dca90d3ad4e88698ae84578.jpg)
母亲有极强的生活能力,能开垦土地,能缝衣做鞋,能将生的做成熟的,能适应艰苦的条件,是位“荒野求生”的达人。她从小挖荠菜、撅苜蓿、捋榆钱,吃玉米面馍馍,就酸黄菜、腌萝卜,穿补丁衣服,生在缺吃少穿的年代,学会了解决饿肚子,练就了生存必备技。
母亲有善良的思想品德,能与人为善,能适应社会,能独居不麻烦儿女,能避免吵架的生活,是个“少生是非”的老人。她嫁给独门户、少弟兄、软兮人,没人撑欺头腰,靠种庄稼、下勤苦,过一般日子,活在乡下狭隘的环境,把握了忍让一尺宽,信守了自立心肠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6dfcb3685e7ddfbbc71beeebc8467a7.jpg)
母亲觉得幸福,来自于儿女的出息。这个出息,并非出人头地,显赫尊贵,而是懂些道理,生活自给。她的要求,一直这么低,并不随着社会的发展、亲邻的发财,而提高期许,或附加几句。别人望子成龙,她望子成虫,做足平凡普通,甭饿死就行。实际上,来自农村的家庭,大多数仅此而已,心还不是个无底洞。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ca824b850657d5e29afe27923277043.jpg)
我努力地活着,艰难地攒钱,在父亲去世不久,忽然醒悟地对母亲说:“妈妈,儿子可以,儿子有钱,儿子能办到,您不用担心,不必节俭,不要种地、掰辣子。”母亲欣慰地放手,在农村安心住着,感觉幸福极了,为不操儿女的心庆幸,为日子向好而满足。为了真实的谎言,或是为了谎言的真实,我顺着父亲勤劳的足迹坚毅向前。转眼二十年,我的座右铭,悄悄地换上了:“莫惹母亲生气,珍惜陪伴机会。”藏在心底,做在当下,却很少宣扬给身边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75504af2c956e266ac40af84b109869.jpg)
现在很多主意,都要儿女拿。母亲反而像个听话的孩子,你说怎么办,她就随儿女的心意。妹妹爱操母亲的心,她看到冬天水龙头流出来的水冷,就买了热水龙头装上。她看到母亲的衣服款式旧了,便买来新衣让母亲换上。她发现家里的冰箱坏了,立刻新买一个拉回来。她觉得母亲用电磁炉煮汤不方便,就网上买了新式的煲汤罐。她嫌母亲用老人机赶不上时代,买个智能手机耐心教母亲使用,隔几天打个语音、视频聊个没够。她鼓励母亲用现代化的家具,灵机一动就买回家教妈妈。母亲不喜新厌旧,夏天不开空调,冬天不用暖气,不爱用洗衣机,不喜吃大鱼酒肉,儿女回家时,她才装作儿女眼里的“享受生活”;儿女离开后,她又重蹈覆辙。因为,母亲在旧时代,呆的太久了,她习惯了十年前的“幸福标准”,多迈一步都觉得浪费,只不过还得与时俱进地,陪同儿女的价值观,附和儿女的新思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3c3d46312087b5d4fd0df3fc2757645.jpg)
妹妹带母亲逛上海迪士尼,看苏州园林,坐游艇观海,欣赏西安歌剧,吃鲍鱼海鲜,母亲欣然地去,惋惜地说:花冤枉钱,不如在家舒坦,不如吃一碗面简单。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1f339365919fb0d358442dc1ecd251e.jpg)
我说:“妈妈,今年孙儿大学毕业,在医院上了班。家里平顺,给你做个生日,把舅、姨、亲戚都请来?”
母亲说:“过啥呢!吆五撺六的,过日子要雅静。”
我说:“要办,这么些年没添喜,就当为运气开道吧!”
母亲说:“我不硬挡,咱平日节俭,过事没样,需待客大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a54736d815cc4bbd41c01c254400b49.jpg)
正月十二,不单是母亲的生日,也是舅给外甥送灯笼的传统日子。母亲这辈子,都在念叨,她生在福日子,过年时节不愁吃,嫁与夫家舅常来。母亲和娘家的牵挂,是至亲的心绪,每每谈起来爱如潮水,念起来思如琴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906a7f8f7a42f5d96a7830b475a532b.jpg)
在我看,农村老人,晚年的幸福,多半依靠儿女的孝顺。孝顺两个字,包含一个孝,字形上讲一个快入土的人,就看子女如何表现了;连带一个顺,字形上寓意行为要像流水一样,不可逆反而需照搬书页上刻写的赡养标准。如果按书经上的规范,遵从传统礼仪,效法二十四孝,现代人必焚书立言。顺当然指着顺从、沿着、趁便,儿女赡养时尽力而为,不必上升道德、底线法律地高调唬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4fe41d2566e37953f000f957d8dbffb.jpg)
母亲要求很低,是我的福气。母亲深爱子女,理解着生活的不易。她种着满院子的菜畦,她扫着门前恬静的土地,她追着爱跑的小外甥喂饭,她蒸着几笼的馒头等着城里的儿女来取。母亲虽然老了,除了不会挣钱,还不是儿女的拖累,她独立生活,守候老家,感天敬地,祝福社会。
母亲慈祥仁爱,是我的敬依。母亲伫立夕阳,映耀着晚霞的余晖。她像一本厚重的书,读不尽岁月往昔和未来期许。她像一杯淡适的茶水,品不完甘苦经历和人生百味。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494c4e5aadfadb91e4701263917fcdb.jpg)
人常说,家有一老,胜似一宝。起初不懂其中奥秘,后来慢慢明白,在至重的家庭里,只有老人少私多慈;在脆弱的生命里,只有老人真情面对;在道理的传承里,只有老人持重仪礼。
忆往昔,和风细雨,言传身教。做母亲不容易,为儿女青丝变斑白,为家庭容颜转苍老,只有亲情恩情牢记;在儿女的孝顺里,只有涌泉报答才对。在尘世的缘分里,只有相濡以沫无悔。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b75eb6818d37b4d12897db829cb5559.jpg)
母亲尽如白居易“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却拿出刘禹锡“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气势。她不悲观,还积极,面对生活和未来,仍然自强不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afb355a5df309ac9a59ecdaa1e06177.jpg)
今天,终于为母亲,摆上酒席,让她坐在上首的高椅,接受儿女的感恩、亲友的道贺、孙辈的祝福。终于让母亲,感受幸福,让她品尝菜肴的丰盛,接受寿辰的大礼、相聚的悦喜、和气的氛围。
今天,74岁的母亲,迎来生日宴,亲朋满屋坐。她神采奕奕,容光焕发,高兴无比,福寿臻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2905cea7b65b9f4efddf60411c37a5e.jpg)
看到母亲幸福的样子,我们都很开心。看到老人健康的状态,我们都祝福她。看到世间真情的互换,我们才更珍惜。
——2025年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