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连队干部戴表一般分层次:老干部戴进口表,年轻干部戴国产表

一风历史 2025-02-07 16:31:59

如今人们有了手机,普遍不爱戴手表了。手表这个当年的奢侈品,如今已经脱离它了原本具备的确定时间到属性,多少成了一些人显摆和投资的属方式。要不然,动辄十几万、几十万的手表,只是单纯用来看时间的吗?

记得当年我们上学时,老师们每人都有一块手表。到部队后,连队里的干部也是人手一块手表。干部们虽然都戴手表,但由于干部兵龄不一样,戴的手表也是千差万别。我们总结了一下:老干部一般都是戴进口手表,像瑞士的罗马、英纳格、浪琴等等;年轻的干部一般都是戴国产表,像上海牌、天津东风、北京双菱等等;像生活比较困难的干部一般戴国产便宜表,像钟山、紫金山等等。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戴手表的格局呢?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国家的进口手表主要来自瑞士,大概有七八个主要品牌。当年进口手表的税收一开始比较低,很多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都买得起进口表。像最好的奥米茄才500多元,罗马300多元,英纳格200多元,梅花才100多元。那时候,部队干部基本都买进口表,很少戴国产表的。像连队里的老一些干部,他们一般都是六十年代提拔的, 所以他们基本上都戴进口的瑞士手表。

到了七十年代,国家对进口手表的税收突然飙升,基本上都翻番了。最便宜的梅花和英纳格都两三百多块了。原本想买进口手表的连队干部,进口手表的提价一下子大大超过他们的预算。你想啊,一块进口手表至少是小300块起步,实在是买不起了。他们只好托关系买一块上海牌手表戴。那个年代,上海手表也不好买,能够买一块上海手表也是很有面子的。

连队里还有一些农村干部,家庭负担较重,每个月都要寄钱回家赡养父母和照顾弟妹。他们不要说进口手表买不起,就连120块的上海手表也是望尘莫及。所以他们一般都是捡最便宜的手表买。恰好那个年代南京生产的钟山牌手表、紫金山牌手表等等,都是30块左右,刚好能够满足这些农村干部的需要:既能够戴上手表,也不至于支出太多的费用。

这样看来,不同的干部由于提拔干部的时间不同,戴的手表的品牌也不一样。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