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们几乎都知道,当年在连队当兵时,炊事班都有一个专事买菜的战士,连队的编制叫“给养员”,大家都习惯称呼他“上士”。为什么给养员有这么一个专属“头衔”呢?实际上是一种沿袭旧传统的习惯叫法,尽管给养员本来就不是上士。
连队炊事班的给养员责任重大,他每天都要负责为连队百十号人买菜。一天不买菜,连队炊事班的副食和蔬菜就有可能供不上。给养员不仅要有责任心,能吃苦;而且头脑要灵光,会精打细算,会公关搞关系;并且要秉公办事,没有私心等等素质。所以,连队干部都要挑选一个让人放心的老兵去当给养员。
听说当初部队实行军衔制时,一般情况下,给养员都是上士军衔。据说在国军队伍中,部队给养员也是上士,老兵油子。久而久之,当兵的都习惯称呼连队给养员叫“上士”了。尽管后来取消军衔制没有上士了,大家也把这一个似是而非的名头安装在给养员身上,以表示连队给养员的特殊地位。
当年我们连队只有一辆自行车,就是给养员用的。自行车后架上驮了一个“裤型”竹筐”,就是给给养员准备的。给养员每天早上吃完早饭就骑着自行车,驮着大竹筐,或去副食蔬菜门市部,或去军人服务社,或去农贸市场。买肉、买水产品、买蔬菜、买油盐酱醋等等。
给养员要有好的体力,每天骑车到处奔波,不惜体力。买到的物品就搁在竹筐里,往连队骑,甭管多重,都是自己驮回来。回来后,会到炊事班长那里核对物品,再到司务长那里核对账目。
给养员虽然工作繁重,但是很多老兵都愿意干。给养员工作自由,不受约束,天马行空,独往独来。早上不要出操,平时不用干活,连队勤务不参与,一心一意买好菜。给养员善于公关,与卖菜的单位部门关系不错,可以买一些紧俏商品和烟酒糖茶等等。这在我们当兵物质紧缺和匮乏的那个年代,给养员有着得天独厚的方便和条件。所有大家和给养员搞好关系,时不时能够买一些紧俏的烟酒糖茶之类的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