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尚珺35岁,高考16次;梁实58岁,高考28次。如果吴敬梓再世,一定会把二君载入《新儒林外史》。不知网络哪位奇人称其为“高考钉子户”,实在准确生动。
瞧瞧唐尚珺,黝黑的广西脸已写满沧桑,梁实大叔满头风霜,两位创造高考史上的传奇,也成为人人热议的网红。两人经历各异,年纪悬殊,可都跟高考过不去,或者都痴迷于高考,硬是演绎出文化的悲喜剧,感天动地,胜过小说家的想象力。
唐尚珺据说是一定要考上清华才爆发出一股持久罕见的牛劲,一发而不可收,一气考了16次,16年,据说终于放弃清华梦想,好歹今年准备读大学。
梁实大叔呢?却不知是什么触动高考念头,更是顽强地坚持,居然考了28次。不由得联想到蒲松龄先生,考了一辈子科举,最终71岁才“援例始成贡生”,也就是赏给贡生名号。
想想二位名角,实在不可思议。大叔看样子也是底层百姓,谋生尚且不暇,哪来工夫一年又一年地复习高考?而且历次连本科线也没过,难道还要去读高职院校镀镀金吗?
唐尚珺呢?16年用这股牛劲干什么不成功?创业已彻底改变地位,职场也早已成家立业?干嘛要残酷地折腾自己?许多学生参加一次高考已极难忍受,凭什么能如此坚韧地折腾自己?
可以想见,家人肯定多次劝阻二人,不要再折腾了。可是根本不听,而是执着如故,就像干一番大事业呢!
唐尚珺对清华的追求如追求一位天府仙女,渴望用精诚感动仙女,结果怎么呢?怎么就不想想,多少清华学子走进社会也不过是平凡人,甚至都平庸得令人忘记清华出身?人生多少有意义的事不做,却钻进死胡同挣扎,硬是把好好的人生演绎成悲剧,35岁形只影单,生计未知。尽管博取人们的怜悯,可你终究不是成功者,而是可怜者。
高考不是文化,而是选拔制度,怎么能深入骨髓,变成宗教,化为信仰,执拗地跟高考过不去?或痴迷于高考?
事实上高考的职业意义早已淡化,高考恢复后二十年,高考成功标志从农村跨入城镇,彻底改变命运,只要考上学,人就是国家的,职业稳定,一辈子无忧。
可眼下哪还有如此强悍的命运功能呢?高考是对职业有重大影响,可职业早已不是铁饭碗,体制内并非普遍的职场。
梁叔高考没有多大职业意义,为什么还要执着如故呢?莫非就是诠释高考信仰?就像虔诚的信徒不远千里跪行到布达拉宫,硬是演绎出悲壮的人生?
唐尚珺多次考入重本线上,可进入重点大学的机会一次次放过,非要考清华,是什么魔咒主宰大脑?
常言道,事不过三。错误的行为至多三次即觉醒,可执拗到16次以至28次,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事实上,高考检测的知识技能根本不代表社会意义的才能,唯有创造突出的社会价值才称为人才。人才是职场造就的,不是高考选拔的,屡次高考有什么职业意义呢?
高考年龄曾经限制为28岁。用二人的执拗反证那时的规定是正确的,唐尚珺7年前必须读大学,尽管高考9年也几乎是奇迹,可到底截断执拗的行为。
不知二人如何反思高考历程,希望已铸成的命运不要再雪上加霜,再也不要折腾了,二君!
虽然高考越来越改变不了命运,但相对来说是最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