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楚国故都宜城有一条修建于公元前279年的“百里长渠”。这条号称“百里长渠”的渠又叫白起渠、武镇百里长渠、三道河长渠、荩忱渠。
武镇百里长渠,与白起属同一出处。唐《元和郡县图志》载:“昔秦使白起攻楚,引西山谷水两道,争灌鄢城。”当时,白起率兵进逼鄢城,久攻不下之时,利用鄢城及周围地理面貌、地势条件,于距鄢城百里之遥的武安镇蛮河上垒石筑坝,开沟挖渠,以水代兵,引水破鄢。取得战役胜利后,被秦王封侯武安君,武安镇之名由此而来。三道河长渠一说,与解放初再次对这条渠进行重修、贯通有关。荩忱,是张自忠将军的字。抗战期间,将军移防宜城后,目睹大面积农田得不到灌溉欠收、绝收,电请湖北政府修复。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长渠再次动工复修。
历史有时真是有着惊人的相似:两千年前的将军白起,由于战事需要,修建了这条百里长渠;三千年后的将军张自忠,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心系民生又复修这条渠。这就有点意思了,这条横枕在漳、宜土地上的千年长渠,所关联的两位将军,起初修渠的目的虽不同,却同被载入史册。
白起渠源自南漳谢家台,止于宜城郑家集的赤湖村,全长49.25公里。有支渠38条,渠身建筑物126处,灌溉范围包括宜城、南漳六个乡镇、四个农场,面积达978.28平方公里,总人口达33.74万人。武安镇文化站长、朋友敖韶华告诉我:长渠水源,来自荆山多条泉溪,故长渠沿途,千百年来,从未因天旱缺少过水。南漳民间有这么句话:南漳的水,宜城的粮。这水到了宜城,灌溉面积三十万多亩,占宜城农田面积一半。因而,自古宜城有“天下膏腴”之地一说。
白起万万没有想到,他最初责成修建的这条“战渠”,后来却成了“灌渠”。
历史是带有修复功能的。往往一些背离民心之举,在后来的修复中,偏离最初轨迹,朝着利国利民方向发展。这大概就是历史的自我救赎吧。这次由市文联组织的采风活动,邀请了南漳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庹先沮先生一路讲解。据他讲,百里白起渠,如一条系在长在漳、宜万亩大地上的藤蔓,结“瓜”无数。这“瓜”包括 10座中、小型水库,2671囗堰塘。库和塘水,概由白起渠供应。这些“瓜”不需灌溉时,拦水导渠,渠水再入库塘;需灌时,随时输水灌溉。
遗憾的是《水经注》只记载了都江堰、郑国渠、灵渠三条大渠,没有将白起渠载入。但从后来挖掘的史料看,白起渠比四川都江堰早23年,比关中地区的郑国渠早33年,比广西境内的灵渠早65年,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引水工程之一。白起渠比这三条渠要早的历史,却鲜为人知。看来历史也有失忆的时候,尤其是人为的失忆。
如今的白起渠,是1952年元月动工,1953年5月完工。渠呈锥形,面宽10余米,一些重要渠段,进行了水泥石面防护。水色清冽,可与汉水媲美。站在桥上望去,两边渠堤,长满了植被。草叶在暖秋的阳光下,不时发出绿中闪白的熠熠光彩。渠如蛇行,曲出视野。
白起渠的功与过,唐代诗人胡曾在《咏长渠》诗中写道:
武安南伐勒齐兵,
疏凿功将夏禹并。
谁谓长渠千载后,
蛮流犹入在宜城。
(文/左龙岗)
欢迎走进“五色石文斋”。如果您喜欢,请点击关注,也欢迎您分享、评论。在这里随时有精彩的文章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