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凤莲:不能和历史潮流赌气!分田单干对大寨来说,也是巨大机遇

啸火谈明星娱乐 2024-10-21 11:50:35

大寨的声名鹊起,发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之中。在这个集体化前的普通村庄,因被树立为中国农业的一面旗帜,而一跃成为“中国闻名,世界知晓”的地方,甚至被马达加斯加新闻代表团誉为“世界农民的首都”。然而,在土改之前,这个村庄几乎默默无闻,其名称及民国之前的历史,在史书上鲜有详细记载。

民国版《续修昔阳县志》仅在卷二之二“都村”篇里简略提及了大寨村的村名。《大寨村志》对于村名的由来也只是含糊其辞:大寨,原是一个位于虎头山东北约3公里处的较大山寨,因古代有兵把守于此,扎寨而得名。与大寨遥相呼应的,还有一个名为小寨的村庄,它坐落在大寨北面1公里处,同样有着驻军的历史遗迹。1952年,大寨在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时,于寨垴山发掘出众多铜箭头等古代兵器,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了这里曾有过驻军或发生过战争的历史。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山西大地,有一位农民以其非凡的经历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书写了一段传奇,他便是昔阳县大寨村大寨大队那位赫赫有名的党支部书记——陈永贵。老一辈的人们对陈永贵的名字耳熟能详,关于他的故事流传甚广:有人称他虽未受过多少教育,却拥有大智若愚的智慧;有人赞誉他具备非凡的政治洞察力,是农民中的佼佼者。

翻阅陈永贵的生平档案,我们不难发现,这位从田间地头走出的领袖,其人生轨迹令人赞叹:1952年,年仅37岁的他便因杰出的劳动表现被评为省级劳动模范,并开始了其作为大寨村党支部书记的生涯;1971年,56岁的他晋升为山西省委副书记,其地位显著提升;1975年,60岁的陈永贵更是达到了职业生涯的巅峰,出任了副总理;直至1980年9月,65岁的他才依依不舍地辞去了这一高位,回归平凡生活。

1964年1月19日,首都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内,一万多名各界人士齐聚一堂,聆听陈永贵讲述大寨人民抗灾夺丰收的感人故事。他从容不迫,条理清晰,言辞恳切,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敬佩。著名作家赵树理,这位同样来自山西的文人,对陈永贵的评价极高,他说:“陈永贵虽未直接提及毛主席的名字,但他的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毛泽东思想;他虽未谈及哲学,但字字句句都充满了辩证法的智慧,他恰到好处地调动了在场每一个人的情绪。”

陈永贵的报告还未结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便已迫不及待地向全国播放了现场录音。2月10日,《人民日报》更是以大篇幅刊登了关于大寨事迹的长篇通讯——《大寨之路》,并配发了社论《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一时间,大寨和陈永贵的名字响彻神州大地,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榜样。

同年3月,毛主席乘坐列车南巡,当列车抵达河北邢台时,他特意通知河北、山西两省的领导人前来汇报工作。山西省委书记陶鲁笳在汇报中提到了几个典型,其中陈永贵和大寨的事迹引起了毛泽东的极大兴趣。毛主席详细询问了陈永贵的情况,包括他的名字、是否识字等细节。陶鲁笳每说一点,毛泽东都点头表示赞许。当听到陈永贵提出党员干部应参加生产、领导生产时,毛泽东高兴地说:“很好嘛!就像打仗一样,纸上谈兵是不行的。你不亲自参加打仗,又怎么能指挥战争呢?”谈及大寨的评工记分制度时,毛泽东主席更是赞不绝口:“这个办法好,评工记分就是不要搞繁琐哲学。”当得知陈永贵不仅会说话,还善用辩证法时,毛泽东更是给予了高度评价:“真是穷山沟里出好文章啊!”

回溯至1963年秋季,当时还仅仅是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的陈永贵,带着对大寨未来的憧憬,来到了太原。在新华社记者的引荐下,他有幸见到了山西省委秘书长毛联珏。陈永贵深情地向毛联珏讲述了1963年夏天大寨遭受灾害后,村民们如何坚持“三不要”(不要国家救济粮、不要国家贷款、不要国家减免农业税),实现“三不少”(向国家交售的粮食不少、社员分的粮食不少、集体储备粮不少)的壮举,以及自力更生的好处与依赖国家救济的弊端,同时介绍了新大寨的建设蓝图。毛联珏听后深受感动,赞叹道:“你们这是将坏事转化为了好事啊!”随后,毛联珏将这份感动与敬意逐级上报,最终传到了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的耳中。陶鲁笳听后,当即决定让陈永贵向省、市干部作报告,分享大寨的经验与精神。

1963年12月下旬,中共中央华北局在太原召开会议,陈永贵作为特邀嘉宾,向与会者作了详尽的汇报。1964年1月,陈永贵又应召前往国务院有关部门,进一步汇报大寨的情况。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特意安排在人民大会堂,让陈永贵向首都各界的万余名代表作了汇报。1964年1月19日,陈永贵头裹白毛巾,以朴素而坚定的形象,走上了人民大会堂的讲台,向全国人民传递了大寨的声音。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到了1972年北方14省(区、市)抗旱会议后,全国各地小型水库灌区建设掀起了一股新的热潮。灌区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全国有效灌溉面积从1965年的48054万亩,稳步增长至1980年的73332万亩,年均增长1683万亩。机电排灌泵站也得到了迅猛发展,1976年机电排灌动力拥有量已达5400多千瓦,相较于1965年增长了5倍之多,原有的人力、畜力简易提水工具几乎全部被机电泵所取代。以安徽省为例,至1975年,全省灌溉面积扩大了90.6万亩,平均每年新增18.1万亩;而从1976年起,小型水库灌区的配套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至1989年,共扩大灌溉面积163.4万亩,使得全省小型水库的有效灌溉面积达到了517万亩。

据统计,在1966年至1980年的15年间,安徽小型机械灌溉站增加至2183处,电力灌溉站的灌溉面积增加了282万亩;至1980年,全省小型电灌站已达7109处,灌溉面积覆盖679.6万亩。江苏省的情况同样令人瞩目,从1974年至1980年,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由5168.72万亩提升至5910.76万亩,水土保持治理面积由4359.48万亩增至6065.78万亩,机电井数量由42348眼增加到59675眼,喷灌面积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郭凤莲接任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时,大寨已是全国农业战线上的璀璨明珠。在郭凤莲的带领下,大寨的辉煌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她头脑清晰,具有战略眼光和组织能力,对自己和他人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她在大寨人心目中树立了极高的威信,大家都愿意听从她的指挥。她说话干练,做事民主,在做出决策前总是广泛征求支部委员、老社员、青年骨干的意见;而一旦下定决心,便雷厉风行,执行坚决。她的领导能力不仅得到了陈永贵的认可,也赢得了山西省许多领导人的高度赞誉。

在郭凤莲的领导下,大寨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粮食产量逐年攀升,几项重大工程在当年便见效显著。大寨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人们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尽管地位有所提升,但郭凤莲随和谦虚的个性却始终未变,她依然是那个深受大寨人喜爱的“凤莲子”。无论是到县里、地区、省里办事、开会,还是到北京参加会议,她都保持着朴素的装扮——一身旧军装(那是爱人送给她的纪念品),脚穿土布鞋,一头整齐的齐耳短发。

在省里,她住招待所,与大家一起在食堂排队买饭吃;有宴请时,她总是婉言谢绝,从不涉足。更令人敬佩的是,无论她到哪里开会,一回到大寨,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工地,与大家一起劳动。她始终铭记着陈永贵的教诲:农民做官后,“别的我们不怕,就怕劳动少了,怕脱离群众,怕特殊,怕浪费……怕当了官不革命,怕穿新鞋走旧路……”有一次,郭凤莲陪外宾参观后,离收工时间只差几十分钟了,但她还是毅然拿起农具,奔向地里继续劳动。

此后的十年里,郭凤莲虽然调动了两次工作,但心中的沉重与孤独却始终难以排遣。她的心始终牵挂着大寨,因为那里承载着她的青春与梦想,有她创业时的荣耀与离去时的不舍。与此同时,大寨村先后更换了四任支书。尽管日子比六七十年代要宽裕一些,但无论人们如何努力,都无法再让大寨重现昔日的辉煌。大寨人怀念那段光辉岁月中的郭凤莲,渴望她能再次带领大家走出新的精彩。

先大寨后小岗,先集体后单干,都是中国农业农村崛起的先进带头的模范典型,尽管“集体”与“单干”方式不同,用京剧《红灯记》李玉和一句台词的解释:“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走的不是一条路。”但是彼此谁都没有错,都是时代的需要应运而生,变化的是社会。客观一点也只能说,是历史在那一时刻转了个弯儿。而这个弯儿的度数太大,让一部分人一时在情感与认知上难以适应。郭凤莲说:不能和历史潮流赌气!分田单干对大寨来说,也是巨大机遇

终于,在1991年11月15日,在群众的热烈呼吁声中,离开了11年的郭凤莲被任命为大寨村第八任党支部书记。再次回到大寨的她,已经45岁,心中憋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准备带领大寨人书写新的篇章。

3 阅读:1434

啸火谈明星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