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情所困的人生

阳了了 2024-04-03 11:07:18

他是大唐屈指可数的情诗高手,他一生钟情于多名女子,还背负着“始乱终弃”的名声。这位唐朝“情圣”级的人物,就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元稹。

元稹,北魏鲜卑族宗室拓拔部的后裔,唐朝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字微之,一字威明,元稹在诗文方面的造诣很高,诗作称作“元和体”。

他一生命运多舛,宦海沉浮,曾一度官至宰相,因招人算计,被贬谪外放,53岁卒于外放任上,后追封尚书右仆射。

悲情

元家乃官宦世家,祖上几代定居于东都洛阳。元稹八岁那年,其父元宽因病离世。母亲郑氏抚养元稹长大成人。郑家也是世代书香的人家,在母亲的教育影响下,元稹年少有为,十五岁应试明经科而登科及第。

后来,元稹又参加了吏部选取官员的考试,以第一名的成绩高中榜首,任左拾遗的之职。虽然这只是一个八品的小官,元稹仍能坚守为官之道。他三番五次地上疏进谏,弹劾朝中权贵,元稹的执着招来了一些官宦的怨恨。

一次,元稹出差夜宿驿站。睡到半夜,一群内侍吵吵嚷嚷地走进驿站,内侍仇士良等人强行将元稹赶出上厅。元稹据理力争,结果换来了一顿鞭打,打得他遍体鳞伤。内侍们又恶人先告状,皇上以“元稹轻树威,失宪臣体”为由,将元稹贬往江陵。从此,元稹开始了十多年的贬谪之路。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元稹才识过人,又卓而不群;秉性耿直,好直谏进言。拥有这种性格的元稹,再次遭贬是必然的结局。元稹第二次被贬通州司马,和他一起贬谪的还有好友白居易,白居易被外放到江州做司马。这对同病相怜的好友,互相赠答诗作聊以慰藉。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元稹《得乐天书》

元和十五年,唐穆宗即位,已不惑之年的元稹应召回京,相继担任了祠部郎中,知制造等职,又与裴度前后为相。当时,李逢吉窥望相位良久,伙同宦官诬告元稹,元裴二人均被罢相,元稹又被贬出局,左迁同州刺史。到任后,元稹支持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

经历了起起落落,五十岁的元稹已满脸沧桑,他又一次回京担当要职。主张革故鼎新,整饬吏治,因其操行不足以服众,而遭排挤。元稹第四次贬为武昌军节度使,来年的七月,元稹因暴病而身亡,时年五十三岁。

元稹这一生时乖运拙,仕途蹉跎,他也只能感叹自己怀才不遇了。

多情

元稹十五岁明经科及第,算是有了功名,可要想进入官场,还得参加吏部举行的公考。二十岁时,元稹寄居在蒲州的普就寺,恰逢一场兵乱,元稹借助好友的力量,搭救了远房的姨母一家。脱离险境的姨母设宴答谢元稹,席间,他见到了十七岁的表妹崔双文。

崔双文俏丽的容貌,曼妙的身材,脱俗的气质,文雅的谈吐,都令元稹为之动情。他开始大胆地追求表妹,赋诗《春词》,表白对催表妹的爱慕之情。

山翠湖光似欲流,蜂声鸟思却堪愁。

西施颜色今何在,但看春风百草头。

——元稹《春词》

情窦初开的崔双文哪里经得起元稹的穷追不舍,两个年轻人偷偷摸摸谈起了恋爱。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转眼间,元稹又要赴京赶考。临别之时,元稹承诺他日若高榜得中,一定会回来迎娶表妹。

元稹终究还是负了崔家小姐,他的诺言没有兑现,元稹“始乱终弃”的名声也因此事而得。若干年后,元稹有意求见表妹崔双文,已婚的崔小姐还是婉言谢绝了,而回了他一句诗“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可见崔小姐也绝非平常女子。

后来,元稹撰写了《莺莺传》,其中的张生应该就是以自己为原型塑造的形象。到了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王实甫又根据《莺莺传》的内容,改编出了经典剧目《西厢记》。

二十四岁那年,元稹任校书郎,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竟得到了一个重量级人物的关注,这位大人物是当时的东都洛阳留守、太子太保韦夏卿。韦夏卿很欣赏元稹的才华,有意将自己最疼爱的小女儿嫁给元稹。元稹欣然接受了韦大人的美意,要知道韦夏卿可是朝中的二品大元,能搭上这班车,飞黄腾达是指日可待了。这也许是元稹最终食言于崔家表妹的重要原因吧。

元稹很快就迎娶了白富美——韦丛,那一年,韦丛二十岁。婚后两个人的生活甜甜蜜蜜,如胶似漆。韦从虽贵为富家千金,也愿意同元稹同甘共苦。元稹的俸禄不高,他们的日子过得很清贫,韦丛甚至当了陪嫁的金钗为元稹换酒。

可叹,这段美满的婚姻只持续了七年。元稹三十一岁那年升任监察御史,好日子到来了,韦丛居然因病去世了。痛失爱妻,元稹哭得肝肠寸断,作诗《遣悲怀》三首,以表示对爱妻的刻骨铭心的思念。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又作《离思》五首抒发心中的悲痛之情,其中之一就是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诗句。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时任监察御史的元稹,奉命出使蜀中,蜀中有一位大才女薛涛,元稹早有耳闻,借此机会,元稹约薛涛在梓州相见。彼此慕名的两个人可谓一见钟情,薛涛的美貌才气,元稹的俊朗才华都深深地吸引着对方。于是,元稹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姐弟恋。

三十一岁的元稹,四十二岁的薛涛,如少男少女一般互赠情诗以表爱意。元稹作《寄赠薛涛》,薛涛回赠《池上双鸟》。

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元稹《寄赠薛涛》

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

更忆将雏日,同心莲叶间。

——薛涛·《池上双鸟》

薛涛迷上了写情诗,为了美观和传送方便,她将宽幅的纸张裁剪成精巧的窄笺,还别出心裁地染成了桃红色,这种笺流传至今,称作“薛涛笺”。

再浪漫的爱情也抵不过现实的残酷,这场情感注定是无言的结局。元稹回京了,而且一去不复返,他是不可能娶薛涛的。两个人的年龄差异,薛涛的乐籍身份,都是元稹在意的硬伤。

对于元稹的离开,薛涛纵然伤心,也想得通透,她没有纠缠,而是脱去了红装,换上了一身灰色的道袍,青灯古寺了此残生。

三十三岁,元稹再婚了,娶妻安仙嫔,是好友李景俭的表妹。但好景不长,三年后,安仙嫔也因病离开了元稹。

第三次婚姻,元稹三十六岁,他迎娶了刺史裴郧之女裴淑。裴淑也是温文尔雅的大家闺秀,元稹曾写诗《赠柔之》于她。五十一岁,元稹贬谪武昌,裴淑随行并一直相伴左右。

穷冬到乡国,正岁别京华。

自恨风尘眼,常看远地花。

碧幢还照曜,红粉莫咨嗟。

嫁得浮云婿,相随即是家。

——元稹《赠柔之》

四十四岁时,元稹调任越州刺史,艳遇当红明星——刘采春。刘采春同薛涛一样,也是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还是红极一时的伶界名角。一次,元稹观看了刘采春的表演,一见而倾心。二十五岁的刘采春已嫁作他人妇,元稹还是凭借一首首的情诗俘获了美人芳心。两人的感情维持七年之久,最终还是曲终人散。刘采春可没有薛涛的洒脱从容,而是选择了轻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新妆巧样画双蛾,谩里常州透额罗。

正面偷匀光滑笏,缓行轻踏破纹波。

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

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

——元稹《赠刘采春》

如果用现代的观念来看元稹,他太过风流花心,也许他对这些女子是动了真情,只是他太多情而不能专情。

专情

元稹二十八岁时,参加吏部举行的制科考试,一同考试的还有三十五岁的白居易。两人同科及第,他们不但成为了同事,更是知己。

这一对好友,真是志同道合,他们同任左拾遗之职,加上俩人都性情爽直,屡次进谏,惹得朝野上下对他们都不满意。

诗文上,二人倡导新乐府运动,提倡诗歌“合为事而作”,用诗歌讽刺现实,抨击权贵,以弥补工作中的不足。有很多名篇就出至于这一时期,比如白居易的《卖炭翁》、《杜陵叟》《秦中吟》等。元稹也写了《织妇词》、《田家词》、《行宫》等诗作,俩人一唱一和,相得益彰。

后来,俩人都被贬谪外放,这对难兄难弟虽相隔千里,仍以诗传音,有了好友的宽慰、理解、支持、帮助,得以渡过那段艰苦日子。

元稹贬在江陵期间,白居易的母亲去世,白老兄回家丁忧,本就不富裕的白家,又没有了生活来源,无异于雪上加霜。生活的困顿,仕途的失意,让白居易苦闷到了极点,他千里传音于元稹,发泄一下心中的郁闷。不久,就收到了来自江陵的温暖,随信而来的还有元稹寄到的20万贯钱。

元稹外放至通州,因水土不服,患上了严重的疟疾,多方求医仍不见好转。得知好友白居易又一次遭贬的消息,悲从中来,勉强支撑着身体,挑灯写诗勉励好友,让白居易倍感温暖。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最后一次贬往武昌任节度使,到任后的第二年,五十三岁的元稹溘然长逝。消息传来,白居易哭得泣不成声。他亲手为元稹撰写墓志铭,为相伴二十六年的老友料理后事。

九年后,忆起好友元稹,白居易仍涕泗横流,发出“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的感伤。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也许只有这一句话可以诠释元白的友谊。

元稹多情、专情、衷情,他为情所动,为情所感,为情所困。终其一生,总逃脱不了一个“情”字。

1 阅读:2

阳了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