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沪上阿YI
2025年4月18日,古都西安的大雁塔下,长安福特以一场别开生面的“福探长盛典”,向探险精神与用户价值交出了一份答卷。
这场以“敢问路在何方,共赴心中昆仑”为主题的盛会,既非传统意义上的新车发布,也非技术参数宣讲,而是一场汇聚了6万余名“福探长”的探险派对。

自2021年启动以来,“福探长行动”便以“文明探旅”为内核,通过《福探长公约》、公益行动和“地表探寻计划”三大载体,构建了一个以用户为核心、以社会责任为纽带的圈层体验平台。
因此,这场盛典的意义不仅在于庆祝过往成就,更在于向外界宣告:车企与用户的关系,可以超越冰冷的交易,成为一场双向奔赴的价值共创。
从征服自然到与自然共生
在“福探长”的词典中,“探险”被重新定义。它不再是征服自然的壮举,而是与自然共生的承诺。从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态监测,到敦煌戈壁的防风固沙;从阿尼玛卿雪山的雪线考察,到昆仑死亡谷的硬核穿越。
从“福探长”项目正式开启以来,长安福特与福探长们用125余场行动,将品牌精神转化为守护地球的微小而坚实的力量。

从三江源生态保护到敦煌防风固沙,从阿尼玛卿雪山攀登到昆仑死亡谷穿越,福探长们从一次又一次的出发当中,找到了探险更深层的内涵。对于每一位福探长而言,真正的探险,不是征服自然,而是与自然共生;不是抵达终点,而是让每一步都有意义。
这种转变的背后,是车企传播路径的颠覆。
过去,品牌热衷于用广告轰炸用户;如今,长安福特选择让用户成为故事的书写者。正如一位车主所言:“在福探长俱乐部,集体力量拧成一股绳,我们不再是孤独的个体,而是共同价值的守护者。”
品牌与用户如何构建可持续的关系?
事实上,在汽车行业内的所有人都认知到了,如何与用户构建起紧密的联系,在如今这个时代成为了车企能否运营号,能否持续运营好的重要衡量标准。

但,其实很多人都没有找到正确的,可持续的用户运营路径。因此,当行业陷入价格战与流量内卷的怪圈,长安福特用四年时间证明:用户运营的本质不是“收割”,而是“播种”。
通过“以客户价值为中心”的坚守,福探长行动被打造成集公益、文化传承与产品体验于一体的超级用户IP。截至2025年,已有超过6万名车主签署《福探长公约》,真正与企业形成了紧密的关联。
这一模式的成功,源于对用户关系的重构。
蔚来以“用户企业”构建联盟,希望通过圈层影响提升品牌影响力及产品销量;小米以“粉丝信仰塑造“饭圈”用户圈层搭建。
而福特的解题思路是:用共同的目标连接彼此。
无论是玄奘西行之路的致敬,还是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的参与,福探长行动始终将品牌与用户置于同一价值坐标系中15。这种以价值观为纽带的关系,不仅提升了用户黏性,更让福特在合资品牌普遍承压的背景下,找到了止跌回升的支点。

2024年,长安福特净利润达20.9亿元,占据了福特2024年整体40亿利润的一半。
尽管电动化转型仍显迟缓,但通过精简车型矩阵、优化产能布局的“减法战略”,福特在燃油车领域稳住了基本盘。更关键的是,福探长行动为品牌注入了差异化竞争力——当其他车企仍在比拼配置与参数时,福特已通过用户圈层的深度运营,构建了品牌难以复制的护城河。
独特的价值之路
在浮躁的时代背景下,长安福特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价值”之路。
它不追逐流量热点,而是通过持续四年的耕耘,将用户运营升华为一场关于责任、勇气与信仰的长期主义实践。
当福探长的车轮继续向远方进发,这场探索的终点或许并不重要——因为真正的价值,早已在每一寸土地、每一次行动、每一份共鸣中生根发芽。

正如长安福特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晓波在盛典上的宣言:“我们满怀诚意,向勇于探索、心怀大爱的探险精神致敬。”
这不仅是福特的答案,更是对“车企究竟该对谁好”这一命题的最佳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