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边的杭州和海边的曼彻斯特,彻底的失去之后人该如何生活

解毒时光 2021-07-04 16:59:00

美国海边的李先生在一次喝酒聚会之后,觉得屋子里冷,就生了火,出去又买啤酒的功夫,房屋失火,三个孩子葬身火海,妻子对他责备不已,最终也与他分开。李先生在警局夺枪自尽未遂,而后远走他乡,找了一份修理水管的工作,住在地下室,用一种近乎自罚的方式,孤独的开始了余下的生活。

中国西湖边的林先生原本也有着一个幸福的家庭,可惜用人不察,家中保姆由于种种原因,人为纵火,导致女主人及三个孩子不幸殒命。林先生一边背负着丧妻失子的痛苦,一边与相关商业部门斗争,最终争取到了赔偿,也在在公众面前保证,带着那份痛苦,继续生活下去,创办了一个品牌,最近再婚生子。

李先生只是个虚构的人物,来自于《海边的曼彻斯特》这部电影,虽说是虚构,但由于真实的表演,以及片中无时无刻不弥漫的那种深陷绝望的气息,获得了奥斯卡、金球奖的肯定。

林先生的确是现实中的人物,他就是生活在西湖边的杭州,过着原本普通的生活,因为纵火案的悲剧,陷入了人生的困境,也收获了大众的关心,可在最近,因为再婚生子,又陷入了舆论的漩涡,有人说他背信弃义,人设崩塌,也有人认为他做的无可厚非,毕竟人总要往前走,不能永远背负着痛苦活下去。

谁对谁错,这是个幼稚的问题。李先生用自己的余生,设置了一个惩罚的刑场,每一天都是将自己孤独的心灵,犹如普罗米修斯般,放在刑场上被现实的秃鹫啄食。林先生的悲痛仿佛是阶段性的,人生在此基础上也似乎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从旁观者的视角看,可能更多的会欣赏李先生的那种执着,而轻蔑林先生的健忘,但同时也会同情李先生的无法逃脱,而欣赏林先生的洒脱。这里面更多的不是道德上的对与错,而是人所能有的选择。就如李先生的妻子,也选择了离开李先生重新开始,后来也再次孕育了属于自己的孩子。

当然,林先生是否能走出来,走得多快的确是个人选择,但他一边消费大众对这种苦难的同情,一边偷偷的构筑自己的新生活,就显得有些不道义了。人都有重新开始的权利,也可以用此前生活废墟的材料构筑新的城堡,但拿了别人给予的不该拥有的东西来构建,的确不应该。

不过,从另一端来看,有些公众也的确同情心过于泛滥,或者没用到正经的地方,花大量的时间去关心一个有生活自理能力的鳏夫的状况,本身就是无聊的事情,即便最终感觉到“被骗”、“被打脸”,也无可厚非。爱心的方向错了,自然得不到什么好结果。

跳出这两位先生的行为,看看人生,简单来说不过两件事——拿起和放下。这两件事中,拿起容易,放下最难。人们都希望有所得,而不希望有所失。特别是当意外来临的时候,人根本没有能力去抗衡那种巨大的失去,只能在内心中反复的疗愈,让自己可以去理解乃至去接受那种失去。

就像祥林嫂,一遍遍重复的孩子的故事,至亲的离去,就仿佛在人心中炸开一个大坑,这种痛苦的后果,是无法破镜重圆的,碎了就是碎了。有的人慢慢的把坑填补上,有的人在上面架了桥,有的人甘愿沉沦在深渊里,永远也不再出来。

都说时间是最好的疗伤工具,其实时间本身做不了什么,人要么在时间里把希望杀死,要么把绝望忘记。时间只不过给了人足够的弹性,在绝望弥漫的身体中,自我解毒。

最终的问题,不是放不放得下哪件事,而是放不放得过自己。放过自己,一切重新来过,放不过自己,就在现实中建一座牢房,把自己锁在里面,把钥匙丢进海里、湖里。渐渐的,痛苦种子,会生长出愤怒、放弃、麻木,乃至毫无关切。

人心是复杂的,不是在原因和结果中设置很多二进制开关,没有非此即彼的真实,更没有非黑即白的价值,该拿什么,能放下什么,不是一时一刻能分得清,也许一辈子都无法归因。

如果说,非要在这些模糊的景象中,找出一条清晰的路径,那么唯一可以去肯定的,就是人还有选择的自由,并且,人需要为这种自由,肩负起选择的责任。选择拿起,就不要抱怨放下的痛,选择沉沦,也不必对自己抱歉。

理解自我的处境,认定自己的选择,那么无论什么样的生活,都是人的生活。

0 阅读:41
评论列表
  • 人。。总得往前走不错。。。但是。。。既然深爱妻子。。。赔偿金。。。为啥对痛失爱女的妻子父母一毛不拔?。。。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