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曝大妈拆盲道售卖,成都警方出手刑拘,咋回事?

和裕谈娱 2025-04-03 17:30:48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盲道本是视障人士出行的“安全指引”,承载着社会的关爱与责任。然而,近日一则“大妈拆盲道售卖”的新闻,打破了这份宁静,引发了全网的热议,也将公共设施保护的话题推到了聚光灯下。

3月31日晚,四川成都新都区北星大道人行道上,一名62岁的大妈张某某的行为被路人看在眼里,惊在心里。她正弯腰用手撬下盲道上的不锈钢条,一根接着一根,动作娴熟,似乎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此时,已有超过半米的盲道不锈钢条被撬光,原本具有指引作用的盲道变得平整,难以分辨方向。路过的市民发现后,立刻上前制止:“这个是人家盲人走的路,扒这个要犯法的,真的不能扒。”但大妈不为所动,抱着已经撬下的十余根不锈钢条匆匆离开。

这一幕被一位女生用视频记录下来并发布到网络上,瞬间引发轩然大波。网友们纷纷谴责大妈的行为,认为这是对视障人士权益的严重侵害,盲道作为视障人群的生命线,怎能被如此随意破坏?视频迅速传播,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视。

4月2日,成都市公安局新都区分局发布警情通报,让事件有了最新进展。经查,张某某撬下盲道上的不锈钢条是为了售卖。目前,张某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相关部门也在马不停蹄地对受损盲道进行修复。

从法律角度看,盲道属于公共设施,破坏盲道的行为涉嫌违法。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盗窃、损毁公共设施,将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若造成的损失较大,达到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的立案标准,则会依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进行量刑,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张某某的行为,无疑触犯了法律红线,受到法律制裁是必然结果。

这一事件也让我们反思,为何盲道会被盯上?一方面,可能有人像张某某一样,法律意识淡薄,只看到盲道不锈钢条的售卖价值,却忽视了其背后对视障人群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或许也与不锈钢盲道自身特点有关。不锈钢盲道虽然外观现代、有光泽,但它表面光滑,在南方潮湿多雨地区,容易变成“滑道”;在北方冬季,因低温冰冻积雪,安全风险更高。正因如此,部分人可能觉得其价值不高,忽视了它的功能性和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盲道被破坏、占用的现象并不鲜见。乱停车、流动摊贩占道、盲道建设不规范等问题,让视障人士的出行充满艰难险阻。盲道不仅是一条条道路,更是视障人士融入社会、独立出行的重要保障。国家也陆续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等法规条例,要求做好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可仍有人对此视而不见。

要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需多方共同努力。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公共设施的监管,加大对破坏公共设施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也要广泛宣传,提高民众的法律意识和公共道德意识。此外,在盲道建设和材料选择上,应更加科学合理,充分考虑视障人士的实际需求,选择安全、耐用、防滑的材料,同时加强日常维护,确保盲道时刻能发挥作用。

这起“大妈拆盲道售卖”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保护公共设施,不仅是维护城市的美观和秩序,更是保障每一个公民的合法权益,彰显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希望通过这一事件,能让更多人关注盲道,关注视障人群,共同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全、便利的出行环境 。

0 阅读:0

和裕谈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