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祭祖拼了!华南F3翻山越岭,无人机、机械狗齐上阵

和裕谈娱 2025-04-03 17:50:34

“华南F3”广东、广西和海南这三个省份的朋友们,为了完成一年一度的祭祖大事,那可真是各显神通,堪称一场现实版的“野外生存大挑战” ,甚至还出动了无人机和机械狗,让人不禁感叹:这祭祖,简直太拼了!

先来说说广西南宁的韦女士一家。从3月3日开始,他们家族就开启了漫长的扫墓祭祖之旅,要祭拜的祖先最早能追溯到晚清时期,家族传承,源远流长。最近,家人去给太奶的坟墓翻修,这可真是个艰巨的任务。太奶的坟墓在30米高的山洞里,想要到达那里,必须攀爬十几分钟的悬崖。想象一下,背着砖头和水泥,在陡峭的悬崖上小心翼翼地前行,稍有不慎就可能滑落,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体力啊!

但韦女士一家却习以为常,家族里每个人都有丰富的爬山经验,她的阿叔甚至能单手爬上去,年青一代也是“中坚力量”。韦女士说,自己从小就开始爬悬崖,在父辈们的教导下,掌握了安全技巧,在悬崖上行走如履平地。不过现在,家族里的小孩还小,只能在山脚下看着,等他们再长大一些,才会参与到这项“极限运动”中来。

再看看广西钦州的陈先生一家。他们要去一处水库中的小岛上祭祖,祭拜的是一位隔了五六代的太公。为了到达这个位于水库中央的小岛,陈先生一行二十人可谓是费尽心思。他们先让两个人游到小岛上,再把绳子牵过去固定好,然后用渔网包住很大的一块泡沫箱,先把鸡鸭鱼肉等祭品运过去,最后才分批上岛。

这一趟下来,早上出发,中午才在岛上结束祭祀。回到岸上后,大家还一起收集柴火,在岸边做饭,一大家子人围坐在一起,共享美食,每个人还会分到一块“发糕”,寓意着“大家一起发”。陈先生感慨地说:“在我们这边,过年可以不回来,但清明节必须回来,不管多远多忙。祭祖虽然累,但也是大家族难得的团聚契机。”

而广西来宾的韦先生,则为祭祖带来了高科技助力。从2021年开始,他就用无人机帮助本村和附近的村民祭祖。韦先生所在的村子附近都是三四百米的高山,老一辈人的坟墓大多葬在山顶。以前,村民们上山祭祖,要背着沉重的祭品,艰难地攀爬陡峭的山路,非常辛苦。现在,有了韦先生的无人机帮忙,这些祭品就能轻松地被运上山,一般一趟能运五六十斤。

除了无人机,还有人用上了机器狗运送祭品。在山高路远、林深密布的地方,为了防止找不到坟墓,有人用手机上的运动软件记录下上坟路线,还有人用上了测量仪器,只要输入坐标,就能跟随GPS找到坟墓位置。科技的力量,让祭祖这件传统的事情,也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其实,华南地区地形以丘陵和三角洲平原、台地平原为主,植物生长茂盛,这就使得上山祭祀变得困难重重 。但即便如此,每年三四月,“华南F3”的人们依然会不辞辛劳地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开启祭祖之旅。在他们心中,祭祖是一项无比重要的仪式,是对祖先的缅怀和感恩,也是家族传承的重要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也发生了不少有趣的事情。比如,网友们纷纷调侃,拜山途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记得是这棵树啊?太公你在哪!”还有人对太公太婆的地理位置特征进行了详细记录,详细到周围长了什么树、有什么石头、该往左还是往右都清清楚楚。甚至有人因为找不到祖先的位置,一家人站在空旷的山头,满眼惆怅。这些画面,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他们对祭祖的那份执着。

不过,在“硬核祭祖”的同时,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 。清明祭扫,大家一定要注意防火,不要在山上吸烟、乱扔烟头,不要随意玩火、燃放鞭炮。祭祀结束后,要仔细检查四周,确保没有未熄灭的火源。如果发现火灾,要及时拨打119报警,尽快远离火灾现场。

“华南F3”的祭祖方式,不仅展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传承,也体现了在现代科技影响下,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的巧妙融合。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这样的祭祖活动,让家族成员们有了相聚的机会,也让祖先的记忆在岁月中得以延续。无论是攀爬悬崖,还是自制小船渡水,又或是运用高科技,背后都是浓浓的家族情和对祖先的深深敬意。

0 阅读:10

和裕谈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