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6日,胡塞武装军事发言人发布声明,宣称该武装在红海北部对敌方军舰展开了一次激烈的交战行动。此次行动中,胡塞武装使用了多枚巡航导弹和无人机,而打击目标竟然是以美国“杜鲁门”号航母为首的多艘战舰,此外,一艘为“杜鲁门”号航母提供补给的美军补给舰也未能幸免。这一事件瞬间成为全球焦点,让人们不禁对红海地区的局势以及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布局产生了诸多疑问。

事实上,美国与胡塞武装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也门胡塞武装为了声援巴勒斯坦,开始向往来于红海水域的船只发动攻击,并多次向以色列本土发动远程无人机和导弹袭击 。随着美国和欧洲各国纷纷介入红海局势,胡塞武装进一步将打击范围扩大至同美国和英国相关的船只,美国在红海的舰队同胡塞武装陆续爆发了多轮交火。

美国一直将胡塞武装视为伊朗的地区盟友,宣称胡塞武装听命于伊朗。近期美国试图在核问题上压迫伊朗作出让步,通过攻击伊朗的地区盟友来“敲打”伊朗成为其计划中的重要一步。美国打击胡塞武装,“红海舞剑,意在伊朗”的战略企图十分明显。

在此次袭击之前,双方就已经冲突不断。当地时间4月4日下午,胡塞武装军事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发表讲话称,在过去24小时内,胡塞武装通过无人机和导弹,对美国“杜鲁门”号航母和其所在舰队进行了两次袭击。也门胡塞武装还曾于3日说,在也门西部荷台达省上空又击落一架美军MQ - 9无人机,并对位于红海的美军“杜鲁门”号航空母舰发动新打击。据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称,这是胡塞武装防空系统在过去72小时内击落的第二架美军MQ - 9无人机,也是自2023年10月以来胡塞武装击落的第17架MQ - 9无人机。

面对胡塞武装的强硬反击,美国也毫不示弱。当地时间4月5日凌晨,美军对也门西北城市萨达东部的凯赫兰地区发动了两次空袭。也门卫生部表示,美军对也门西北部城市萨达的空袭已造成2人死亡、4人受伤。美国总统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发布一段视频,称视频中的也门胡塞武装分子正在集会接受发动袭击的指示,随后空袭发生,宣称这些武装分子再也无法发动袭击 。

胡塞武装之所以有底气与美国对抗,其自身实力也不容小觑。胡塞武装控制了也门西海岸约450公里的红海沿岸,直接扼守曼德海峡。这一海峡是全球12%石油贸易和30%集装箱航运的必经通道,胡塞武装可以通过威胁船只来影响全球经济。2023年11月以来,胡塞武装对“与以色列有关联”的船只进行袭击,迫使四大航运巨头停航红海,导致亚欧航线成本飙升60%。

而且胡塞武装拥有独特的武器生产能力,能够生产先进的武器,如“火山 - 3H”弹道导弹(射程2000公里)和“圣城 - 1”无人机(月产超200架),这些武器可以打击以色列和沙特的关键目标。此外,胡塞武装还实现了固体燃料和激光陀螺仪的国产化,甚至拥有激光武器和高超音速导弹。

此次美国航母遭袭事件,使得红海地区的局势变得更加紧张和复杂。美国在中东地区一直扮演着“世界警察”的角色,但其一系列军事行动不仅未能带来和平与稳定,反而加剧了地区的矛盾和冲突。美国与胡塞武装的冲突是否会进一步升级?美国又将如何应对此次航母遭袭事件?这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持续关注。而对于全球来说,地区局势的不稳定也可能对能源市场、国际贸易等产生连锁反应,给世界经济的复苏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