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茶为清廷历年举行重华宫茶宴时所用的清新饮品。乾隆帝(1736~1795在位)爱新觉罗·弘历创设,采用梅花、佛手、松实(即松子破壳者)入茶,烹以雪水而成。
按乾隆帝见解,这三种品物品格非凡,以之瀹茶,具幽香而“不致溷茶叶”。雪水烹茶,前有古人;弘历帝用之,早在未嗣位之前的青少年时代,且多吟咏。
梅花,世人吟咏称颂极多;弘历帝以咏为“一枝风物资清供,调鼎还看济世才”。此外又咏《佛手》为“灵根疑长兜罗树”,兜罗又名“妬罗”,具细香。至于松实,原是东北满洲大臣的历年贡品之一。这梅花的“岁寒新三友”,合具三清素质,乾隆以为联络满汉诸族大臣和词臣,“所以示惠联情也”。
闻名的宫廷茶宴,自乾隆八年(1743)起即固定于重华宫,每年自正月初二至初十日内择日举行。每次举行前必择一重要宫廷时事为主题,君臣联句吟咏。乾隆四十五年(1780)茶宴以《四库全书荟要》书成为题联句,帝诗有云: “荟要书成庋摛藻(御花园内一堂名),联吟文宴启重华”,“卜以昼而弗卜夜,行非酒也乃行茶”。
次年茶宴以“快雪堂帖”为题联句,满洲大臣福隆安句云: “茶浥三清甘遍渥,诗程七字例仍沿。”此茶之清香爽口,早为参宴诸臣所称道。其所用的茶瓯,向命“两江陶工”制造,环铭御制《三清茶诗》于瓯外,精雅异常,茶宴完毕,即以赐诸臣。
乾隆五十一年(1786)茶宴,以弘历帝已有玄孙载锡两周岁,遂以“五福五代堂”为题联句。其间帝诗曾云:“茗碗文房颁有例,浮香真不负三清”,原注曰:“重华宫茶宴,以梅花、松子、佛手用雪烹之,即以御制三清诗茶碗并赐。”三清茶用于重华宫茶宴,终乾隆朝凡43次。
本文来源:《中国茶事大典》,图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