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本期为日俄战争战役战史系列第12期。前面的数期主要讲述了日俄的黄海海战战役过程,在一番帝国主义狗咬狗的血战后,俄军的太平洋舰队全军覆没。但受到重挫的俄军并不想就此收手,旅顺港内残存的要塞守军以及实力尚存的驻扎国门的波罗的海舰队让沙俄觉得自己还有一战之力,遂让波罗的海舰队改名为“第二太平洋舰队”,千里迢迢开赴旅顺……
(本期全文约7800字,内容较长,感谢您的观看)
9月末,白昼逐渐缩短,酷暑消退。在有海的地方,清晨的气候开始变得凉爽宜人。
破晓时分,光芒映衬着天际的海岸线,晨霞在渐渐扩散,日出方向的喀琅施塔得(即王冠城,俄罗斯港口,位于芬兰湾口上的科特林岛、圣彼得堡以西约30公里)很快被包裹在这层金光之下。清晨的薄雾模糊了视线,使得港内的景物显得朦朦胧胧,好似海市蜃楼一般的虚幻。在这缺乏质感的景象上,有一点金光在雾气顶端分外地闪耀,那是圣安德鲁大教堂尖顶上的癖金十字架,正反射着这个清晨的第一缕晨光。在高处的好处,是可以看得远一些,也可以更早地沐浴在晨光之中……
将近6时整,太阳升起来了。阳光刺破了笼罩港口的薄雾,晨风吹拂,喀琅施塔得湾上泛起金色的涟漪,映衬出锚泊在此的整支舰队。这些船是昨天午夜后返航的,此次出海的任务是进行例行的炮术射击训练和临时添加的夜间编队航行训练。返航是日出前2个小时的事情,在朝阳升起之时,舰队陷入了暂时的休眠之中。
远东的烂摊子迄今为止,和日本的战争已进行了7个多月,遗憾的是其发展趋势已完全偏离了皇帝及其帝国政府的预期。在俄罗斯帝国的战前宣传中,战胜日本本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场战争仅仅是为了“展示皇帝的威仪”,而沙皇所需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他急需一次“力量的展示”去压制俄国国内蠹蠹欲动的数十万共和派自由分子。在此时的俄国,共和派正在利用各种手段迫使沙皇改组他的帝国,建立一个共和制的俄罗斯帝国。
(上图)即将开赴远东的俄国士兵正在站台上和亲朋好友依依惜别——在开战之前,不仅是沙皇政府,.全俄国上下对战争的前景都是极为乐观的。日本?只是一个地处世界边缘的、随时可以干掉的“黄猴子”罢了!
沙皇的愿望恐怕很难实现了,自开战起俄国的陆海军就在远东连吃败仗。
帝国出版监督委员会的战时新闻检查是严厉的,为了捍卫俄罗斯帝国的颜面,更是为了避免帝国政策的异议者们获悉对沙皇不利的讯息,帝国宣传机关的剪刀手们有时候不惜砍掉那些无法进行删改的新闻中的主语,使得报纸上的新闻时不时地会出现可笑的大段涂黑。然而新闻检查制度这块遮羞布也只能蒙蔽不明真相的民众,既无法帮助俄国军队战胜日本,更无法瞒住那些耳目灵通、可以从国外获得讯息的皇帝的反对派。而即便是没有海外信息渠道的普通民众,只要细心地留意报纸上那些被允许发布的报道,对这场正在进行中的战争,也足可推想出一个大致的轮廓。
(上图)乘坐马拉雪橇在冰原上开进的俄军。由于西伯利亚大铁珞贝加尔湖区段尚未建成,由俄国在欧洲的中心部分驰援远东一直很成问题。军队在运兵火车行进至此后,士兵们只能换乘畜力行进数百公里前往下一个车站。运输的不便使得强大的俄国陆军有一种有力无处使的感觉,而低能的指挥官又白白并送俄军在远东那有限的难以补充的力量。
1904年8月14日,从海参崴出港前去接应旅顺分舰队的俄国太平洋舰队符拉迪沃斯托克分舰队遭到了日本联合舰队第2战队的拦截,符拉迪沃斯托克分舰队的核心、3艘装甲巡洋舰,被击沉1艘,另2艘被击伤。海参崴没有提供大型船只检修用的船坞,符拉迪沃斯托克分舰队实际上等于是不存在了!
在陆上,旅顺港的形势也随着日军的兵锋直指变得岌岌可危。1904年5月5日,在联合舰队的掩护下,日本陆军第2军(司令官奥保巩)在辽东半岛的貔子窝登陆。26日,向南推进的日军在辽东半岛的咽喉之地金州和俄国守军爆发了著名的金城阻击战。在金州娀南扇子山阻击日军的俄国新西伯利亚第5步兵团为日军不顾伤亡的“肉弹冲锋”吓退”,与周围友军一起主动撤出了战斗,向旅顺方向退却。5月30日,日军占领了被俄国人主动放弃的大连市。
6月6日,齐装满员的日军第3军在大连湾登陆,接替第2军向旅顺要塞发起猛攻,第2军则在大连进行简单休整之后北上与第1军(司令官黑木为桢)、第4军(司令官野津道贯)会合参加对俄国在满洲腹地的陆上重兵集团的攻击。6月15日,完成了休整的日军第2军北上,击败俄南满支队的主力新西伯利亚第1军〈编有32个步兵营,98门火炮)于得利寺(今瓦房店市),瓦解了该部南下救援旅顺的企图。新西伯利亚第1军在损失了3500人之后向北撤至辽阳。8月30日,三面包围辽阳的日军第1、第2、第4军联合行动、发起了辽阳会战。开战之后已连尝败绩的俄国前陆军大臣、新西伯利亚集团军总司令库罗帕特金过高估计了日军的兵力,逐步退出辽阳向北撤退。旅顺和北满地区俄国重兵集群的联系被完全切断,旅顺沦为陆地上的孤岛。
日军第3军司令官乃木希典。
负责围攻旅顺要塞的是日军的第3军,在这个军于6月6日投入作战以后,经过一系列的外围交战,拔除了俄军在旅顺外围的主要支撑点,逐步逼近至旅顺要塞的外围界限。从8月初开始,利用从本土运来的“28厘米"重型攻娀臼炮,日军开始对旅顺要塞进行远程炮击。当时日军尚未占据旅顺外围的制高点,因此缺乏弹着观测能力,炮击只是漫无目的地照着地图坐标进行的盲射。但这对俄国守军,尤其是困守旅顺的分舰队造成了莫大的心理压力,特别在2艘战列舰先后被炮弹击伤之后。
鉴于旅顺港已不再安全的事实,舰队方面开始(或者说是被迫)采取主动,继马卡洛夫担任太平洋舰队司令的菲特格夫特少将决定突围。8月10日,俄国太平洋舰队旅顺分舰队齐齐出港,按照预定计划和沙皇的圣谕突围驶向海参崴。然而这次突围行动在最后时刻功亏一篑。当天傍晚,来自于日本战列舰的1枚炮弹炸死了舰队司令菲特格夫特海军少将和数位幕僚,也炸毁了引导着整个舰队的旗舰“皇太子”号的航海舰桥,导致了该舰暂时性的失控。但就是因为旗舰暂时的失控在瞬间导致了舰队序列的溃散。旅顺分舰队原本整齐的队形四散瓦解,整个舰队四分五裂,多数船原路折返退回了旅顺港,其余的则四散开往各中立国港口,依国际法,它们将被扣留在港内“放长假”,放到战争结束为止。
(上图)轰击中的“28厘米”臼炮。为了对付坚固的要塞,日本陆军从本土运来了这种“大杀器”。这是日军仅有的能让俄国守军感到如坐针毡的武器。图上方黑点即击发后飞行中的500磅臼炮炮弹。1904年,旅顺。
8月19日,挟海军于9天前击溃俄舰队突围意图的余威,包围旅顺的日军第3军发动了对要塞的第一次总攻。第3军主将,那个典型的长州阀军头,以“肉弹”精神闻名的“军神”乃木希典将军取包围圈外围至旅顺市区的最短路线,从要塞的东北偏东位置发起猛攻。但是,俄军依托土木工事和异常坚固的“沙鸡一号”炮垒,对日军的总攻进行了有效的抵抗,日本陆军的“肉弹”精神在钢筋水泥构筑起来的坚固堡垒和自动火器的面前,几乎是毫无意义的。乃木在驱兵浪战竟日、遗尸上千具之后,终于放弃了其最初攻击意图,日军出动攻击的各队残部在傍晚时分依次退出战斗。旅顺要塞暂时还显得坚不可摧,但是从那天开始,来自于日军阵地的炮击就再未曾停止过。
这场战争进行至此,我们已经有理由认为俄罗斯帝国在远东的军事力量已经失败,尽管这种失败还算不上“彻底”的程度。俄国陆军遭到了一定的损失,但并未伤筋动骨。相比之前失去的人员和器材,最大的败仗是在心理上的,俄军平庸的主将库罗帕特金和他那更为废柴的上司——俄罗斯帝国远东总督阿列克谢耶夫,在连续两次战役失败之后,已经为日军积极的进取态势所震慑,在此后的战斗中变得畏首畏尾。俄军在主动退出辽阳后,屯兵奉天--线,与日军重兵集团互相对峙并按兵不动。
旅顺攻城战中在乃木希典的指挥下“浪战”的日军积尸蔽野。
相比之下,陆军的主力尚存,但战斗意志涣散。而远东的海军已经彻底地垮了,被联合舰队彻底打垮了。困守旅顺港内的俄国太平洋舰队仍保有5艘战列舰,但舰队作战必须的巡洋舰和驱逐舰已经所剩无几,旅顺分舰队在两蹶主帅,突围也遭到挫败之后,已然斗志全无,不能指望它们再度突围出海,更为致命的是,库罗帕特金从辽阳的败退等于是宣告了旅顺方面重新和位于满洲的俄军主力恢复联系的希望被彻底切断。凭借坚固的要塞体系和旅顺要塞防御部队有效的行动,这座堡垒暂时还能够坚守,守军的粮袜和弹药也还充足,但任何人都清楚的是,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永不陷落的城池。
(上图)旅顺要塞中的俄军永久性炮垒,照片中的是2尊10英寸重炮。从照片中可以看到,这个炮垒已经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坏,满地的碎石和泥土,可能是遭到了日军的“28厘米”臼炮的攻击。不过炮身似乎未见受损的迹象,装弹用的吊臂也屹立着没有倒下。
7个月的战争之后,自诩为神圣的俄罗斯帝国已经呈现出了满盘皆输的可能性,从而使得这场被寄希望于稳定内部的“力量展示”,渐渐演变成一次足以动摇沙皇统治基础的危机。在1904年的9月,在隔着战场半个地球之外的圣彼得堡,摆在统治帝国的衮衮诸公面前的战争,已经演变成为了一个无法收拾的烂摊子。不用怀疑目前的局面有多糟糕,现在惟一的疑问是——谁去收拾这个残局?或者说,谁敢去?!
“第二太平洋劳改团”登场海军部的作战纲要是在6月2日发布的,波罗的海内的军舰将绕道非洲开赴远东支援被困在旅顺的舰队。不过这只是一个决定,一个行动大纲,在大体上代表官方的意愿。等这个意愿变成完整的计划并落实到舰队调度层面上,还要等待一百多个昼夜。
战列舰“鹰”号是“博罗季诺”级的第三号舰、也是此次遣往远东各舰中的精锐,其融合了大量当时最先进的造舰技术,比如说表面硬化后的钼钢装甲、指挥塔和各炮塔之间的仪表式数据传送装置等等,甚至说它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战舰亦不为过。1904年9月17日,这艘排水量近14000吨的巨舰在拖轮的协助下离开了喀琅施塔得港的装配码头,一路向西航行。依照发自俄国海军部的命令,这艘船将前往雷维尔(Reval)。
由于工期上的延误,“鹰”号直至起航之际也未能完全竣工,试航和系统匹配调试一类的必要程序更是奢望。在驶向雷维尔的旅途中,舰内尚有数百吨栖装品未安装到位。但支援远东的舰队正在集结,起航时间越来越近,“鹰”号必须服从这个大局。迫于无奈,喀琅施塔得方面只能派遣了一堆技术工人上舰随行,去往雷维尔的旅途全程都有装配船陪伴,边航行边魉装的窘追也实属无奈。
雷维尔,后来的爱沙尼亚共和国首都塔林(Tallinn),是一颗点缀在波罗的海海畔风光秀丽的明珠,1902年二帝会晤〈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和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所在地,甚至可以被看做目前被困于旅顺的第一太平洋舰队的摇篮的港湾,此刻正被作为那些即将启程前往远东的舰艇的集结地。根据发自俄国海军部的命令,支援旅顺的舰队被命名为“第二太平洋舰队”,作为对应,目前被困于旅顺的太平洋舰队旅顺分舰队被改名为“第一太平洋舰队”。构成第二太平洋舰队主力的是包括“鹰”号在内的4艘“博罗季诺”级战列舰,配以一大堆原属波罗的海舰队或新或旧的战列舰与巡洋舰、另有一打数量的雷击舰〔也可以被认为是我们概念中所谓的“驱逐舰”)负责为大型舰艇挺供护航。亏得是那些负责为舰队提供支援的辅助船队,总算没有让全舰队的平均舰龄低于5年。
组成第二太平洋舰队的舰艇,一部分来自于波罗的海,另一部分则是波罗的海沿岸船厂内新竣工的货色,总面言之,这些船都是来自于俄国海军波罗的海舰队,要么是现役舰艇,要么是完工后本将配属进入舰队内的船。说实话,波罗的海舰队目前的状况令人堪忧,虽然这支舰队自彼得大帝时代以来.一直就是俄国海军建设的重心,但自俄国强占了清帝国的旅顺港并于1902年将波罗的海舰队主力抽调去远东后,留在这里的军舰就只够组成一个花架子。
而在“鹰”号仓促地驶向雷维尔的时候,那个被推举出来收拾残局的人,或者说是被同僚们踹出来顶缸的人,已经在雷维尔统领舰队了。
派出波罗的海舰队去支援远东的基调最早可追溯到4月开战伊始,迟迟未能付诸行动.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统领舰队的人选.一直没有着落。但凡此类“民族救星”出台·登场的内幕真相往往只是因为此类人不招同僚喜欢,故而在危急时刻被推出去顶缸。比如说那个原波罗的海舰队副司令马卡洛夫,开战初之所以派遣他去远东绝不是因为他的学识和经历,纯粹是因为有一个人人都不想干的鬼差事,却正和这个人人都不喜欢的特立独行之辈相应罢了,而他偏偏又是出马去擦远东的这个烂屁股。
(上图)关于战列舰“奥斯利雅维亚”号的绘画作品,从船身涂装和周围环境判断,应该是反映其在1902年雷维尔二帝会晤时的状态。
鉴于人所共知的问题,虽然舰队司令历来是个令人垂涎的职位,但第二太平洋舰队的事情就没什么值得奇怪的了,因为任何一个脑袋正常的人只需要看看地图都能马上明白这会是怎么样的一份差事——柿子青的时候连鸟都不会啄,熟的时候却不用招呼都会来,人心本就这么一回事。
御前会议中得到举荐的第一号人是当时的波罗的海舰队司令彼里吕耶夫中将。
彼里吕耶夫是一个年逾花甲的老将,肥肥胖胖的身形和死在旅顺口外的马卡洛夫有几分相像,古铜色的脸上时常摆出一副狡猾的表情。不过他和马卡洛夫又不怎么像,因为出生于贵族家庭的他可不能算是一个“老水手”。彼里吕耶夫生于一个有爵位的富豪家族,他本人也是个拥有大片土地的“地主老爷”,缺乏在基层水兵内摸爬滚打的经历,使他难以堪当马卡洛夫那种足以扭转乾坤的角色,当然他更没有此觉悟和意感。当然我们也该实事求是地说,以一个官僚的角度来看,他还是比较优秀的,作为波罗的海舰队司令也是称职的。
对于有关方面的推荐,结果毫无疑问,彼里吕耶夫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去远东瞠这个浑水呢?对于上面的咨询,中将表示出了良好的合作意愿:要抽调波罗的海舰队的舰只那就请便,但是微臣年迈且疾病缠身,统帅舰队远航实属力不从心。头号人选不干,那么只能另择贤明了。由于当前最优秀的官僚拒绝了推荐,海军部的高官们开始在人选审议的御前会议上处于噤若寒蝉状态,就连历来以满脸堆笑著称军界的海军总司令亚历克塞·亚历山德罗维奇·罗曼诺夫大公(此人有个外号-——“尊贵的280磅肉”。这个外号的意思笔者就不专门解释了,阅者自知),也罕有地摆出一副毫无表情的死人脸,与分配预算时的表现截然不同。
(上图)从水兵做起一步一步升到舰队司令的马卡洛夫。俄国远东总督阿列克谢耶夫曾半公开地称呼这位不讨他喜欢的海军将领为“投水汉”,未曾想到在马卡洛夫身上最后居然成了事实。“投水汉”即所谓的“淹死鬼”,通常是“地主老爷”出身的长官对下级水兵的戏称。俗话说,好人不长命,祸害存千年,马卡洛夫大叔人品不错,所以注定他不得好死——--被旅顺口外的日军水雷不明不白地葬送了,成了帝国海军内的头号“投水汉”。
是沙皇自已打破了沉默,这第二个被推举出来顶缸的人是海军参谋长罗杰斯特文斯基少将。罗杰斯特文斯基少将全名齐诺维·彼得罗维奇·罗杰斯特文斯基,生于1848年11月11日,现年56岁。他身材高大、相貌威武,一脸胡须被梳理得整整齐齐,以俄国的审美标准来看,算得上仪表堂堂、英武逼人。
其为将之道,威武苛烈有余但柔性不足,不怎么懂得体恤下属。这种性格的军人对属下的要求极高,对自己的标准则更为苛刻。部下对他的畏惧超过尊敬——或者说之所以尊敬他是因为惧怕他。在就任第二太平洋舰队司令之前,罗杰斯特文斯基一直在海军司令部内担任参谋工作,并于1877年至1878年间对土耳其的战争中立有功勋。其军旅生涯可以说是相当的顺利,特别是他在指导了1902年夏季德皇和沙皇于雷维尔会面时的俄国海军观舰式后,开始被尼古拉二世注意并器重。官运亨通的他在被沙皇钦点调任第二太平洋舰队司令之职前一年,甚至登上了海军参谋长的位置。
为何举荐这个人去出任组建中的第二太平洋舰队司令?沙皇没有说明自己的理由,可能是为了弥补自己性格中的缺憾,反正尼古拉二世本来就喜欢这种形象的军人。对于皇帝的这个提议,海军部当然是三呼“吾皇圣明”、他们还能有什么意见呢?
(上图)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的顶缸人物、前任海军参谋部参谋长——齐诺维·彼得罗维奇·罗杰斯特文斯基少将。
当然基于罗杰斯特文斯基的这种履历,反对他出任第二太平洋舰队司令的人还是有一些的,反对意见中相当一部分的理由便是此人毫无海上作战的实战经验,甚至没有实际指挥舰队出海的经历。在两年之后,这类指责可以成为俄国权贵们痛打落水狗互相推卸责任的借口,而在现在,这些只不过是拿不上台面的胡扯——自克里米亚战争之后和平对于俄国海军而言已经持续了半个世纪,不论是1877年和土耳其的战争还是1900年列强们因中国的义和团事件而结成的联合舰队,海军所起到的都只是辅助作用,以担任运输为主。
在这种背录下哪能苛求某位将领能具备所谓的“实战经验”?强如马卡洛夫在出任第一太平洋舰队司令之前的实战经验,也不过是在1878年担任黑海舰队下属的鱼雷供应舰舰长的时候(当时黑海舰队内最大的船仅有2艘“圆盘战舰”(舰体呈圆形)用“白头”式鱼雷击沉了1艘土耳其军舰。如果剿剿水匪、调解一下渔业纠纷之类能算得上“实战”的话,波罗的海和黑海靓队内倒是有那么一堆,尤其是那个“有实战经验”的彼里吕耶夫中将。
不论他是一个恶评如潮的人还是一个被广泛接受和喜爱的人,罗杰斯特文斯基在同僚那边的关系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对于顶缸的人已经被找到且本人并未拒绝这一点,就当时俄国海军高层中的多数人来说都是该额手称庆的。
. 8月30日的御前会议终于议定了支援远东的整个计划,同时也决定了舰队司令的人选。无疑,罗杰斯特文斯基将担负起这个重任,但与其说是他和诏书上写的那祥众望所归,反倒更像是迫于无奈。
领军人选有了,那么下一步的问题是组成“大军”本身。海军部和沙皇的命令都是从波罗的海舰队的船只和水兵内加以精选,组成一支“精兵”去驰援远东。这不稀奇,大凡有此类的任务派下来,那么肯定都会以这么一个“萃取精锐”的命令为开篇,自然,这种“萃取精锐”的命令在实际执行的时候也肯定不会是那么一回事。我们已经知道,早在1901至1902年组建太平洋舰队期间波罗的海舰队已被拆分过了一次,其主要作战舰艇和大多数的熟练水兵被从波罗的海舰队辖下划了出来,组成了所谓的海军太平洋舰队”。波罗的海舰队无疑是这场大分家的实际受害者。
在1903和1904年间,海军部为了恢复波罗的海舰队的战斗力进行了各种努力。建造最新锐的“博罗季诺”级战列舰的目的正是在此,另外重建巡洋舰队充实作战舰艇序列和作战舰种构成合理化也是必要的,当然,重建的重中之重是尽快以留在欧洲的少数熟练水兵为基础,进行人员扩编,以恢复波罗的海舰队的作战能力。而事到如今,在第一次大分家两年后一切正逐渐有起色的今天,波罗的海舰队竟然将再度遭到肢解!对于此,波罗的海舰队方面当然不会心甘情愿,更何况,还是为了进行这种任何脑袋正常的人都不认为会成功的远征。
依照海军部的命令,罗杰斯特文斯基可以从波罗的海舰队中选择他认为合用的舰艇,船厂内即将完工的舰只只要工期能赶得上,也尽可归于他麾下。看起来,第二太平洋舰队在硬件上的保障尚算得力,但这也是摆在桌面上的事情,船只的问题可是没法打折扣的。但操纵军舰的毕竟是人,在执行从各舰水兵中“挑选精锐”的命令时,各执行单位就未必会真的照办了。
毫无经验的新手、和上级处不好关系的怪人、背着各类处分的好事之徒、吊儿郎当以混事为乐的老兵油子,这些各类人等的名字被迅速清理出了那些贴着“保留”标签的舰艇人员名册,然后迅速地充实满那些标识着“引渡”字样的舰艇以及新完成的战舰。如果仅仅是这批人那倒也罢了,不过诸多有着热衷于参加社会运动“不良”记录以及革命党嫌疑的水兵和下级军官,也被“充实”进了第二太乎洋舰队。波罗的海舰队方面似乎正把第二太平洋舰队看作了处理这些“问题人物”的收容所。
这根本不是什么舰队远征,分明是即将被充军18000海里的劳改营!
【未完待续……】
下期将继续讲述日俄海战的战斗战史系列,点关注不迷路
点击主页,更多精彩硬核战史内容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