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年,刘某从监狱逃脱,隐姓埋名在广州生活了整整20多年,甚至成了家立业,谁能想到这样的故事竟然会在一趟火车上被揭开!这个看似普通的旅客,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想知道刘某是如何从监狱逃脱,又是怎样被抓的?继续往下看,真相让人震惊!
服刑犯人29年脱逃近日,一则消息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据报道,警方成功抓获了一名脱逃29年的服刑犯人,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名脱逃的犯人已经在广州安家落户,生活了20多年。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呢?
据悉,脱逃的服刑犯人名叫刘某,今年51岁,而他脱逃的时间却是在1995年。
刘某在1994年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服刑期间,刘某在服刑不到一年后的1995年从白湖监狱逃脱。
之后的20多年里,刘某一直在广州生活,他通过隐姓埋名,结婚生子,在当地开了一家公司,事业有成。
为了避免被警方发现,刘某还曾经多次搬家换住址。
就在刘某以为自己已经甩开了警方的追捕时,他却在坐火车时被警方发现并抓捕。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呢?
逃狱后在广州安家落户在1994年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后,刘某被关押到湖南省醴陵市白湖监狱服刑。
然而就在刘某服刑不到一年后的1995年,他趁着监狱工人施工时挖开墙角,从白湖监狱成功逃脱。
而此时的白湖监狱正处于扩建期间,施工区域的安保措施相对较弱。
脱逃成功后的刘某前往广州,在那里他改名换姓,开始了新的生活。
为了不被警方发现,刘某经常搬家换住址,并且始终不与熟人联系。
之后,刘某遇到了现在的妻子,在当地开了一家公司,并育有两个子女。
20多年来,刘某一直都以新身份隐姓埋名,在外人看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丈夫、父亲、企业家。
然而就在刘某以为自己已经甩开了警方追捕的情况下,他却在乘坐火车时被警方发现并抓捕。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呢?
脱逃29年被抓获据了解,此次抓捕行动发生在2023年10月24日,地点为韶关东站。
当天下午2点40分左右,K1007次列车行驶至韶关东站时,列车乘警在对下车乘客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了其中一位旅客的身份异常。
这位旅客名叫刘某,今年51岁,他行为举止虽然没有什么异常,但是乘警发现他使用的身份证明与列车车票上的姓名不符。

在对刘某进行询问时,乘警通过警务通将其身份信息进行核查,结果令人震惊:原来这位看似普通的旅客竟然是一名脱逃29年的服刑犯人!
随即,乘警果断采取措施将刘某控制住,并通知当地公安机关协助处理。
就在列车停靠韶关东站抽烟时,警方立即赶到现场,并对其进行盘查和审讯。
经过调查核实后,警方确认这位名叫刘某的旅客就是当年潜逃出去的服刑犯人。
广州铁路公安处韶关东站派出所接到安徽省泗县警方的协查请求。
泗县警方得知有线索称刘某将于当天从深圳出发前往安徽泗县老家,并立即将线索通报给当地铁路公安机关。
铁路公安机关立即对有关线路、车站进行摸排搜查,并派出民警在韶关东站开展排查工作。
正是依靠对泗县警方线索的及时反馈和铁路公安精准布控,在K1007次列车上成功将潜逃29年的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
反思此次“29年脱逃”事件不禁让人对东方大国监狱管理和逃犯追捕机制产生诸多猜想。
刘某之所以能够在服刑期间成功脱逃,并且在外面逍遥法外长达20多年之久,背后暴露出监狱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之处。
白湖监狱虽然已经做到了日常管理中细致入微、严格要求自律,并对囚犯进行各种技能培训以便他们回归社会。
但是在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的90年代初期,一些监管漏洞还是无法避免地被利用了出来。
而刘某之所以能够成功脱逃,在于监狱工程师们对墙体结构和材料的设计选择上存在盲点,在墙角处并未设置钢筋混凝土结构。
再加上施工过程中振动声音遮掩了挖墙声音,并未引起相关人员注意。
监狱围墙外部还没有设置夜间巡逻岗哨,使得他能够顺利越墙离开。
其实单就白湖监狱内部而言,并不存在所谓“水桶漏底”式的大规模越狱事件发生。
监狱里实行科学化管理制度和分级分区管理制度,并且还不定期对囚犯进行体检和心理咨询辅导,并提供相应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帮助囚犯尽快回归社会。
然而正是由于监狱内部各种安保措施的严格执行,使得潜逃出去的囚犯被抓捕归案成为唯一可能。
再加上如今社会信息化程度加深、各级公安机关之间信息共享力度加强、警务通联网查询系统运行完善、铁路等交通部门联合作战等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下,

使得这样一个“高龄”脱逃人员也没有能够成功甩开警方追捕最终落网归案。
这次“29年脱逃”事件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保持对险恶之徒的警惕性。
即便是看似普通无害的人物,在暴露出异常迹象后也不能掉以轻心,需要第一时间向警方求助。
这也进一步说明东方大国治安环境稳定、社会治安体系健全完善、警察叔叔永远值得我们信赖!
而刘某则是典型的“法外有法”代表,在社会中隐匿身份长达20多年之久,
但是就在我们以为他会永远混迹下去时,他却因为一个无意泄露出去的细节而让自己沦为众矢之的!
甚至有网友调侃道:“29年过去了还没明白规则变了。”
此次“29年脱逃”事件中两位主人公之所以能够得以重聚,则要从其根源——法治环境好说起!
两位主角重聚其实整个事件中提到了两位主要角色:一位是潜逃20多年仍未被抓捕归案的脱逃服刑犯人;另一位则是主动上交自首自首认罪态度良好的罪犯!
这两位主要角色又有何关系呢?
原来“脱逃20多年”就是指的前文中提到过潜逃20多年之久、原本已经隐姓埋名安家落户广州并开公司当老板了还要被抓捕归案接受法律制裁的服刑犯人刘某!
而“主动上交自首自首认罪态度良好”的,则是指目前服刑中已经坐牢23年仍未改过悔过、直到现在仍想着寻找机会申请减刑回家与家人团聚的王某!
原来这两位主要角色还真有着交集呢!
其实事件中没有提及王某与刘某是如何认识的以及二者之间是否存在交集,
但可以肯定一点:如果二者之间真有着交集那么最终结局肯定不会有哪个好到哪里去!
不过王某此次主动上交自首认罪态度良好申请减刑回家与家人团聚也真让我们看到了罪恶再重也还是有挽回机会、但愿王某真能从新做人不要落入歧途。
结语这起“29年脱逃”的事件,真是让人唏嘘不已。刘某在外生活得如此安稳,却终究还是逃不过法律的制裁,真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也让我们反思,法律的威严不容忽视,大家对于刘某的经历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点赞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