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睡眠培养这个事情上,我唯一踩过的坑就是:一直让儿子睡在一个非常安静的环境里,导致儿子只能在很安静的情况下才能入睡,但凡有一点声音,他就睡不着了。
这个问题的麻烦之处在于:他很难在幼儿园和小学午睡、我们出去旅行游玩,即便他很困,也不能在车上睡着。
现在他已经7岁了,形成了很顽固的安静依赖,纠正起来颇为麻烦。
和我儿子完全相反的是我妹的孩子。
过年期间,她带着8个月的儿子来我妈家拜年,家里人多,声音嘈杂,她儿子居然可以在沙发上安安稳稳地睡了3个小时!
我们七八个大人的说话声、大笑声、厨房里叮呤咣啷的做饭声都吵不醒这孩子。
这种在嘈杂环境下也能酣睡的孩子,让我好生羡慕。
我妹分享了她的哄睡经验,我觉得很有必要分享出来,如果你也想拥有不挑睡眠声音、不挑睡眠环境的天使宝宝,可以参考着使用。

01
孩子一出生,就要睡在有声音的环境中
我们总觉得婴儿睡着后,很容易被吵醒,所以要保持安静,能不出声就不出声。
实际上有研究显示:婴儿在妈妈的子宫里就已经适应了在持续的环境噪音(约80-90分贝)噪音中入睡。
我们怀孕的时候,可不知道胎儿啥时候睡着,啥时候醒着,我们也没有一直待在安静的家里,我们顶着大肚子去了商场、饭店、电影院,到处都是噪音。
这些活动都没有影响到胎儿休息。
孩子出生后,我们保持绝对安静反而是不正常的,降低了孩子的睡眠适应性。
因此,孩子出生以后,我们就要避免家里太安静:
1、在孩子醒着的时候,家里要有正常的生活声音,比如做饭、扫地拖地、说话声,让孩子熟悉这些声音。
如果家里人少,比如只有妈妈一个人带孩子,那就打开电视放电视剧吧,也会有各种不同的声音(注意别让孩子盯着电视)。

2、在哄孩子睡觉时,家里保持正常的、低分贝持续的生活噪声,比如:走路、说话、洗衣机、空调、抽油烟机。
避免突发性的尖锐噪音,比如摔门、用菜刀剁骨头等,这种声响确实会吓醒孩子。
如果哄睡的时候家里没人,没有上述那些声音,我们可以用手机连接音响放白噪音,或者打开电视调频到新闻频道(声音放小一些)、用洗衣机洗衣服。
3、孩子睡着以后,我们也要尽量保持正常的、低分贝持续的生活噪声,而不是悄无声息,一动不动。
只要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在正常的生活噪声中睡觉,那他的大脑对声音的适应性就会逐渐增强,能够快速的过滤噪声,调至睡觉模式。
我妹和我一样,都是一个人带孩子,家里长年累月都是安安静静的,所以她在哄睡和孩子睡着以后,都开着电视。
孩子醒了以后,也尽量弄出各种声音,比如放歌曲、洗衣服、吸地。
实践证明:习惯在不安静环境下睡觉的孩子,睡得是真香!

02
增强孩子的感官适应能力
1、户外适应性训练
视觉、听觉、触觉这三种感官的敏感度对睡眠的影响很大。
比如有的孩子对光线的明暗很敏锐,那他就很难在明亮的屋子里睡觉;有的孩子触觉很敏感,那他对床单、被罩、睡衣的质感就很挑剔。
我们每天都要坚持带孩子户外,户外的好处在于:
早晨、中午、黄昏时段的光线明暗度不一样,能够提高孩子对光线的适应性户外有更丰富的声音来源,风声、人声、车声、鸟叫声、飞机声等等,听得多了,孩子就习惯了。孩子手部发展起来以后,可以让他摸摸叶子、草丛、沙土、墙面等不同材质的自然之物,发展他的触觉。需要注意的是:6个月前的小婴儿单次户外时间不要太久,如果出现回家后入睡哭闹,难以哄睡的情况,就说明感官超载了,下次出去就需要缩短时间。

2、睡眠环境切换训练
婴儿3个月以后,睡眠程序、昼夜节律都会逐渐完善,这个时候就可以尝试给孩子做睡眠环境切换训练,锻炼孩子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入睡的能力。
比如我们偶尔在客厅、其他卧室哄睡孩子,或者去父母家、朋友家玩的时候哄睡孩子。
又或者推着婴儿车让孩子在商场、户外睡一睡。
请注意:一周一次变化就可以了,不要频繁、经常性的脱离原来的睡眠环境,走向另一个极端:孩子不愿意在卧室睡觉。

03
对于已经习惯了安静环境才能入睡的孩子,我们该如何纠正呢?
这部分看自家情况,如果父母本身也只能在安静环境中入睡,那我建议一家人都这么睡吧,没必要纠正了。
如果父母对睡眠环境没那么高要求,期望孩子也能自由切换睡眠模式,那就需要逐步引入环境声音,帮助孩子对睡眠噪音“脱敏”:
第一阶段:先是在孩子哄睡时、入睡后播放白噪音,声音可以小一些,直到孩子能够稳定的在这种白噪音情况下顺利入睡。
第二阶段:停止播放白噪音,改成播放新闻,新闻比白噪音多一些波动,但又不是那么大起大伏,相对平稳,直到孩子能够稳定的在新闻播报下顺利入睡。
第三阶段:家里人正常低声说话、走路,直到孩子可以稳定入睡。
每个阶段需要多长的适应时间完全看孩子个人,因为每个孩子的感官发展水平不一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