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现实和未来杂谈之“现在农村不是衰落,是涅槃重生”

历史园园丁说史 2023-10-24 06:44:01

我们村是鲁西北平原上的一个五六百人的小村,印象中有三个生产队,我们家住在村西头,属于第三生产队。

这是昨天回老家拍的我们胡同的照片,我们胡同前街和后街之间共八家,左右各四家。

胡同右边四家基本都是空宅院了,图片中右边第一家是我的西邻“利爷”,利爷比我小五、六岁,辈分大。

六七十年代利爷家很穷,利爷姊妹六个加上父母八口人住着四间草房,利爷的两个哥哥到了说亲的年龄都“下东北”了。

利爷这些年,开始收粮食,后来买了旋耕犁、收割机,小日子过的很红火,为了存放机械和粮食方便,利爷前年在公路边盖起来一栋二层小楼,这个院子就只放些杂物了。

昨天母亲看着大门叹气:唉!修的这么好的大门,不住了。

利爷家前面的院落是我们家的老宅子,我就出生在这个院子,现在院子里只剩下三间西屋,以前有北屋和东屋,爷爷八十多岁的时候还在西屋里喂过几年牛。

我家的前邻是堂哥家,堂哥在县一中当老师,弟兄一个,伯父伯母去世后,院子就没有人住过,伯父伯母的地也给嫁到本村的妹妹种了。

胡同左边第一家是我母亲居住的宅院,爷爷、奶奶、父亲去世后,老家就剩了母亲一人了,家里还有爷爷奶奶和母亲三口人的耕地,五亩多,给堂弟种了,堂弟每年象征性的给老母亲几百斤小麦,几百斤玉米,主要是喂鸡当饲料了,我姊妹四个,分别在老家附近的三个县城上班。

以后,没有了母亲,老家这两处院落也就没人居住了。

堂哥老宅子的前面是老奶奶家,我们家辈分低,本家除了我父亲的堂叔伯三家,其他和我们同龄的,都要称爷爷、姑奶奶。老奶奶比我奶奶要小几岁的样子,没有男孩,他们老两口去世后,宅子也没人住了。

左边第二家是堂弟家,这是堂弟给他的儿子盖的新房(下图)

照片中的管道是天然气,做饭、取暖都用它。

怎么样,应该还是不错的,客厅、卧室、厨房都通着,还有洗手间,下雨天就不用出屋了。

目前也没有人居住,堂侄在外打工。

再前面是老奶奶的女儿,我称呼奶奶的宅子,姑奶奶和我姑姑一样的年纪,应该七十多岁了,再前面也是个空宅子,现在改成大队部了。

不知道大家看清楚没有,我们这八处宅子,现在只有两家常住,也就是我老母亲和姑奶奶。

当然这是胡同的中心位置,属于“老区”,前街和后街外还有不少宅子,那里居住的都是相对年轻一些的村民,空宅子较少。

前街拐过胡同几十米,有个小超市,门口经常有七八位八十岁左右的老太太在那里聊天,母亲也经常拿着个马扎去玩。

村子里很少遇见青壮年,因为都在忙,不少在城里求学、打工或做生意,我的同龄人不少进城居住了。还有一些家里有老人的中年人,选择就近打工,我们附近有几个小型的纺织厂,还有电机、木材加工厂,找个活干并不难,只是工资待遇低一些,好处是可以照顾家和管理耕地。

另外,为外出打工人员“服务”的,也可以占用一些不能外出的劳动力。

比如:农业服务组织,包括机械化的种植、收获、施肥、打药等,现在都很健全,很多都是本村或附近的,需要时只要一个电话就行,家里有健康老人可以在地头看看,家里没人的他们自己也可以代劳。

前几天下乡看到一个村里的农资门市部,门口写着,土地代管、租赁、飞机打药。

现在农村有机械的种植大户或者是服务组织都可以搞土地托管服务,一些在外打工没有精力管理耕地的,可以选择托管的方式。

在家附近打工的农民,一般都是选择花钱买服务,耕种收获都是选择雇佣机械,只有打药、施肥、浇水,有时间时才会自己干。

随着机械化服务组织的健全,农民现在不愿出租和流转土地了,因为即使全程雇佣机械管理,每亩地比出租也能多收入至少五六百元,现在农民收的小麦、玉米大多在地头出售了,直接拿钱回家。

“粮食收购”也算是农业服务组织。

以前农民都要把收获的粮食拉回家,要储存、晾晒、还要防虫蛀鼠偷和霉烂,很麻烦,现在收获时,只要在地头上看着、跟着拉玉米或小麦的车过过称,就完事了,收玉米、小麦一般每亩70-80元,拉回家或者是到地磅过称,一亩地30元左右,也就是说,一亩地至多110元钱就可以收完,钱到手。

另外,还有很多的生活服务组织,比如:婚丧嫁娶照料事、做宴席的,送煤气的、送餐的,建房修房的、车接车送出行的等等。

这就是市场经济的魅力,只要是有需求,有挣钱的机会,一些有头脑的人马上抓住。

这些涉及各行各业的服务组织,极大的方便了农民的生活,也为在外务工的农民,解除了后顾之忧。

说白了其实这就是一种劳动交换,在外打工的农民花钱雇佣服务公司帮其种地,省了来回的路费和误工工资,为其服务的农民不用远出也能挣到钱,是双赢,是专业人干专业的事,在外打工的农民省下的路费就够雇工的费用。

这种方式实现的农业机械化,既解决了农业生产的实际问题,又解决农村闲置人员的就业问题,还有利于社会稳定。

解放后,农民的生活为什么难以提高,其实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土地资源太少。

假设,如果一对青年夫妇,要照顾两位老人和一到两个孩子的生活,和城市工人收入持平,每人收入应该不低于五六万元,全家收入不低于十万。

按每亩地纯收入一千元来计算,那要一百多亩地,每人耕地应该不少于二十亩,实际操作起来,由于要购置大型机械投资,种地回收投资很慢,所需要的耕地还要翻倍,那么也就是说,要让农民成为专职农民,农民不需要“背井离乡、撇妻舍子”外出打工,纯靠土地养家,需要每人有三四十亩耕地,也就是说,现在的农民90%以上的要放弃土地。

土地的收入微薄,没有多少潜力可挖,只能是靠规模要效益,尤其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实现,使几个人管理几百亩上千亩土地成为了可能。

也就是说农业生产其实不适合大集体的模式,土地的集约化生产的最终模式,家庭农场可能占主流;而我国农民基数太大的现实,也决定了土地集约化要经历较长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将在农业生产中起主要作用。

说起六七十年代人民公社生产队,不管一些人怎样的美化,词语不过是:干劲冲天、你追我赶、到处锣鼓喧天、红旗招展等等,那都是表象,都是外人看热闹看到的。

实际农民生活是柴米油盐,是很现实的。

今天和妻子谈起那时的农民生活像“土里刨食”!

妻子说:“太贴切了,那时确实像土里刨食,像老母鸡一样”。

是啊!在生产队刨过的花生地里、地瓜地里一遍又一遍的翻,寻找落下花生和地瓜,这种“拾漏”我们这里叫“㨎”(ruan),有翻找的意思。那时的地瓜地要翻好几遍,反正那时农民除了参加生产队劳动也不能干别的,人工不值钱。

那个时代,农村养的鸡,没有多少东西喂,鸡吃不饱,又不能出院子,所以你可以看见鸡经常在树下、柴火堆旁,用脚刨,寻找草籽、虫子一类的充饥。

有句谚语,“鸡多不下蛋!”其实就是说圈养的鸡,农村小院子就这么大,鸡就在这么和范围找食,多了更吃不饱,命都顾不了,还下什么蛋!

生产队的农民就在自己村子的范围找食物,棉花地里碎叶子扫了一遍又一遍,刨过地瓜地翻了一遍又一遍,麦茬地麦穗捡了一遍又一遍,只能这样,“外边”去不了!

一些把六七十年代看成是“激情燃烧的岁月”的人,看现在的农村是悲观的,这也正常,外人看热闹吗!

他们看的是人不如原来多了,烟火气不如原来浓了。

但生活在这里的人知道,每人就这一亩三分地,都在这里“糗”,有什么前途。

农民上年纪的出不去了,孩子不能耽误,所以能走考学这条路的尽量供,考不上学的孩子也会自找出路,因为地里没有多少活,在家里其实就是不思进取,无所事事。

其实农村人谈起来谁家的孩子有出息,也都是说,谁谁谁的孩子留在了大城市,一个月挣多少钱?

当然在农村能发展也很好,但农村机会太少了,这是现实!

所以村里人眼里的空宅子,和那一些人想的完全不一样,他们知道,这家人家在城里买了房,都搬到城里去了,是羡慕,也是自己努力和鼓励孩子努力的方向。

现在的农村,在我的眼里,不是衰败,是走向现代文明必须经历的过程,几千年来,靠土里刨食,我们的生活没有大的改观,要改变,要建设现代化的新农村,大多数的农民要逐渐脱离农业,不再依赖土地。

这样看来,那一处处的空宅院其实就是发展的希望,农村的“凤凰涅槃”!

0 阅读:1

历史园园丁说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