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故事、说真相:疯狂的二零零七,普洱茶之殇

慕慕茶 2024-03-18 12:58:34

喝了多年普洱茶,每次提起2007年,是普洱茶发展中一段耻辱的历史,也是很多人永远抹不去的伤痛,有人赚得盆满钵满,还有人赔得倾家荡产,如同一场灾难和一场噩梦。

下面,让我们一起回到2007年,看看那个疯狂的普洱茶时代。

—1—

普洱茶上涨的时代背景。

从2004年开始说起,随着云南普洱茶在香港和台湾市场不断升温,以其独特的品质风格和健康的概念,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市场热潮,成为新的茶叶消费热点。内销除原主销区香港、西藏、新疆等地外,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河南、福建、湖北、陕西等省市,也迅速掀起了一股经营和饮用普洱茶的热潮,进而带动了普洱茶在国内大江南北的全面热销:外销在中国台湾、东南亚等传统的主销区继续畅销的同时,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法国、德国和美国等也成为批量出口的国家,云南普洱茶风靡全球。普洱茶销售价格也不断地攀升,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普洱茶热”。

随后的三件事情,再一次让全国人民都记住了普洱茶。

第一件事,马帮进京。2005年5月1日,下关茶厂组织120匹马,224筐14420片普洱茶,顶冒雨,跨长江、过黄河,越秦岭、爬太行,途径云南、四川、陕西、山西、河北、北京等6省(市),行程4000多公里,历时近6个月,成功举办“马帮茶道·瑞贡京城”活动。演员张国立,马帮进京的主导者之一,无偿捐赠一筒马背沱茶拍卖,这筒原本用来活跃气氛的普洱茶,从2万元一路飙升到了百万元,当这款茶最终以160万元的天价成交时,就连张国立本人也惊得目瞪口呆,即便是过大世面的云茶协会长邹家驹,也被感动的热泪盈眶:京城果然什么都牛X。普洱茶用这样的方式,第一次进入全国人民的视野。

第二件事,天价拍卖。2006年起,将普洱茶作为投资的现象开始蔓延,行业有一句流行的话叫:存钱不如存普洱茶,这吸引了大量人群与资金参与,并逐渐衍变成一个火热的金融产品。”资本的力量是巨大的,各大拍卖行几乎同一时间,都推出了自己的天价老茶,宋聘号、杨聘号、车顺号、同庆号等等,从100万到1000万的都能成交,更是让很多有钱、有闲藏家跃跃欲试,激发人民投资的热情。云南有个地级市叫思茅,盛产思摩竹而得名,2006年也因普洱茶的火爆,直接改名为普洱市。

第三件事,可以喝的古董。整个2006年,可以说是高调炒作普洱茶概念的一年,从主流媒体到门户网站,都将普洱茶描述成可以长期投资的理财品,其中CCTV多次在财经频道播放相关题材的节目。云南普洱茶注册公司井喷式增长,不到半年,从几千家发展到上万家。当然与其他茶类不同,普洱茶独特的晒青工艺,造就了普洱茶特有的后发酵转化特征。随着存放年岁的增长,普洱茶的香气、滋味与口感都在逐步发生变化,也就是所谓的“越陈越香”。有了概念就有更多机会,有机会当然就有了产品,有了产品就要找买家,为了让买家买更多的茶,存更多的茶,用这种特质塑造普洱茶价值‘生命线’,或者可以说是普洱茶与生俱来的‘存茶’金融属性。再加上,拍卖会上屡创记录的天价普洱老茶,更加印证了普洱茶‘越陈越香’后的升值价值,也进一步堆高了人们对普洱茶收藏的热情

—2—

疯狂

——人性的贪婪。

2007年,首先疯狂的是原料,不到三个月,茶菁价格比去年就上涨了2到3倍,查阅当年的新闻报道:“2006年卖100元/千克的毛茶今年4月中就卖到300元/千克。老班章从2006年300元直接卖到1800元/千克,而景迈、易武的古树茶也涨到450元/千克,连售价最便宜的台地茶也从去年的10多元/千克上升到现在的50到60元/千克。”

2007年年初《信息时报》报导:“下关甲级便沱”在中国新年后仅为100多元/公斤,4月初已经升至300余元/公斤,4月中则叫价高达380元/公斤;“其他品牌更是有从3000元炒作到2万元的。走在广州芳村茶叶市场,时常听到这样的话:“今天有没有货,卖几多钱?“又升了100元,但已经没货啦!

单饼买卖无人问津,只有成件交易才有赚头

接着疯狂的是买家。从2007年3月开始,云南所有的普洱茶厂都日夜不休,拼命提高产量,但还是难于满足来自全国各地的市场需求。那时的普洱茶,几乎没人拿来喝,也没有人在意包装纸里是什么,茶叶品质如何,原料和工艺更是无人问津,每天茶厂、茶市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炒家,不断买进卖出,赚取差价。

有茶商则用麻袋装着现金到云南,找睡在茶农家里抢收普洱春芽,跑到茶叶市场一个店一个店收购普洱茶。最能佐证这点的,就是当时市场的反常现象:普洱茶的大宗批发价,比单饼零售价高出数倍。有一位在雄达茶城张大哥说:2007年3月份就卖出了400吨普洱茶,马上买大房、换奔驰,挣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由于普洱茶市场的火爆,2007年,90%的茶商都成为百万富翁。人们不禁感叹“普洱茶快成了钞票印刷机了!”在广州芳村一带,“3年前几乎全部骑自行车,现在一辆辆宝马车停在村口。”“10年以上的老商户,90%以上是百万富翁,预计千万富翁也有50%。”

掺了绿茶的包心普洱茶

“山雨欲来风满楼”,假货的出现,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刚进入2007年3月,普洱茶市场,单饼买卖无人问津,只有成件交易才有赚头。雄达、康乐茶城一时间很多店铺无茶可卖,十铺九空,可见当年茶市之火爆。茶市买不到茶,炒茶客们转战原产地,上茶山。

用烘青和蒸青的绿茶压饼

到了茶山后,大家发现原料早就卖完了,连茶树上的还没发芽叶子也收了定金,买不到晒青毛茶,茶商们就去成吨买入烘青和蒸青的绿茶,买到后直接拆开打堆,再掺入小部分晒青毛茶压饼,就能以数倍的价格转手卖出。

当云南的绿茶都涨价了,看到风头的茶商,把广西、福建的茶叶连夜运到云南,再打上本地料的名头,挂羊头卖狗肉,照样高价买下。

滞销的绿茶进入云南普洱茶市场

没有原料,也没有货源,有人就将香港、广州、马来西亚的存茶拉到云南贴上“云南普洱茶”标签,再运回广东,就能以数倍的价格卖出。据说有位茶商把近百吨外地茶叶运到云南,还没到批发市场,就被闻讯赶来的投资者全部买下。之后往返两地近十次,轻松赚下400多万元。

—3—

崩盘

2007年7542

2007年4月中下旬,主流的炒茶客炒的是中茶、大益、下关、昌泰的普洱茶。大益、下关的海量放货使得整个普洱茶收藏市场被打破。而毫无准备并且收购了大量高价原料的昌泰在这场风波中倒下。普洱茶的价格从它的最高点开始疯狂下跌,“大益7542”每件(30千克)价格从零售价2.2万到2.3万元,到6月初跌破万元。而在同期,“下关沱茶”“中茶”等几大制销企业的产品也在狂跌。很快,普洱茶在上海、广州、北京等主要消费城市迅速大幅贬值,茶价普遍下跌了40%至60%,上演了茶价的疯狂过山车。不少投资者纷纷被套牢,市场一片哗然。2007年,普洱茶市场跌入低谷,“普洱茶”成为中国年度最热“词”之一。

其中大益、下关之所以没有倒下,是因为其强大的原料储备能力,一般大的茶企基本上都有三年到五年的原料储备,正因为这个举动,让这两个大厂避免了原料上涨带来的巨额亏损。

—4—

2007年普洱茶为什么会崩盘?

关于2007年的普洱茶崩盘,归结为三个原因:一是当年年初,有大量资金进入普洱茶市场,资本运作导致原材料上涨;二是当年云南所有茶山、茶园、茶地过度采摘,茶叶质量严重缩水,无法达到交货品质;三是省外流入大量的滞销绿茶,甚至还有人拿绿茶去发酵熟茶,胡乱压饼,包心撒面,滥竽充数,品质下滑,引起了茶价崩盘。

写到最后:普洱茶一夜成名,又被打回原形。普洱茶的年产量从2005年的5.2万吨,瞬间增加到了2007年的9.9万吨,如果加上滞销的绿茶、掺假的普洱茶,数字会更加巨大,2007年是何等的疯狂。2007年全国炒茶买茶大热,直接让茶农们在利益的驱使下加大药量催生所有的茶树,顺便再把自己前几年存下来的老茶料都拿出来开始生产压饼,这样不计成本的饱和式生产,让当年的普洱茶,普遍在业内有了一个质量欠佳的名声,直到现在2007年的茶叶价格也普遍偏低。

也因为不法商人用省外中小叶种炒青、烘青绿茶为原料,假冒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精加工为“普洱茶”,或者直接在云南省以外茶厂,用当地的炒青和烘青绿茶直接压制或者渥堆发酵,这批以次充好、滥竽充数的“普洱茶”进入市场后,品质太差,损害极大。到了2008年,亟待修编新的普洱茶标准,编委会成员走访了全国多个普洱茶市场,发现市场上以次充好的“普洱茶”照样屡见不鲜,如果没有全国统一的规范,假货、歪货还是很难依法管理。

国家标准 GB/T 22111—2008《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从普洱茶的定义、类型、等级、实物标准样、种植的场地环境条件(气候、土壤、植株品种)、茶园管理、鲜叶等级、加工工艺、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销售(标志、包装、运输、储存)等十个方面对普洱茶在种植、加工、检验、销售环节均进行了明确,对规范普洱茶产品品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真正意义上避免了“多地产普洱茶”混乱局面。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然而普洱茶的炒作和作假从未停过,2008年古树纯料、2013年单株古树、2017年拍卖茶王树,金融茶,古树满天飞,普洱茶在短短17年里,一次次疯狂、一次次崩盘,当有一天爱茶之人失去了真爱、宽容和理解,留给普洱茶市场的除了一地鸡毛,就是没有未来。

无论普洱茶有着怎样特殊的口感品质和功效,它都只是饮品的一种,首先要保证饮用的卫生和安全,回归正常消耗,理性消费,少一点故事、少一点炒作、多一点真诚、多一点认真做好产品,普洱茶市场才会越来越好,不能再重蹈覆辙2007年。

0 阅读:5

慕慕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