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树科技,上海又有新动作!

张通社 2025-04-22 11:52:55

4月20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推进大会在奉贤校区举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新成立材料技术学部、化工与能源技术学部,首届应用型学科专业设置委员会委员聘任全面开启,校企产教融合发展基金会正式成立。

当天,来自宇树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等知名企业、研究中心负责人成为首届应用型学科专业设置委员会成员。

此次上海布局,实为宇树科技“产学研协同战略”的再落一子。自2024年7月与上海大学达成战略合作以来,宇树科技已形成“区域深耕+高校绑定”的双重扩张逻辑,其战略意图明显。

01

上海大学90后校友

把机器人带上春晚、亚运会舞台

王兴兴的名字家喻户晓,是在春晚“扭秧歌”机器人爆火在众人面前之后。

这位90理科男,2009年以理综优势考入浙江理工大学,大一即独立研发双足人形机器人,成为其技术启蒙起点;那时,王兴兴19岁,这是他做的第一个机器人。

2013年-2015年读研时,在缺乏资源和预算的情况下,他一个人从头设计硬件、控制算法,搭配工业电机做出机器狗XDog,斩获上海机器人设计大赛二等奖。

XDog获奖后,便引起资本的关注。2016年,王兴兴拿到200万元天使投资,便在杭州创办了宇树科技。8年间,他带着公司从头设计机器狗中用到的大多数零部件,如电机、3D激光雷达等,把机器狗卖到了世界各地,带到了春晚、亚运会的舞台。

2021年,小牛“犇犇”登上央视春晚舞台,这是全球首次四足机器人动态走位集群舞蹈表演,轰动一时。此后,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109台Go1机器狗;2023年美国超级碗赛前表演中的四足机器人Go1;以及杭州亚运会上的“显眼包”机器狗;蛇年春晚成功破圈的机器人……都来自宇树科技。

目前,宇树业务范围覆盖全球一半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巡检、消防救援、园区安防等领域。根据行业数据,宇树科技的机器狗产品,在全球出货量中占据超过60%的份额,客户阵容星光熠熠,包括亚马逊、谷歌、英伟达、Meta等国际科技巨头。

企查查显示,宇树科技已完成9轮融资,累计已披露的融资规模超17亿元,成为四足机器人行业的头部公司。

据《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机器人的产业供求比例为1:10,工业机器人产业人才缺口在300万左右,预计到2025年人才缺口将突破450万。其中复合型人才缺口率超40%,算法类岗位供需比达1:8。

目前,宇树科技在研发四足机器人等产品时,需要大量具备快速学习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而传统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才可能需要较长时间适应行业需求。

在此背景下,宇树科技与上应大的合作,实质是破解“产学研用”脱节难题:加强校企合作,培养一批更贴近技术前沿、更注重实践与创新的创新型人才。

02

宇树科技,在上海深度布局

宇树科技在上海的动作不断,布局广泛。

早在2024年7月,宝山区、上海大学、宇树科技达成战略合作,王兴兴被授予“宝山区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首席智库专家”和“上海大学研究生兼职导师”。

同年12月底,宇树科技在上海设立新公司——上海高羿科技有限公司,从今年2月中旬开始对外招聘,筹备建设分公司。

在科研合作方面,两个月前,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和宇树科技等联合申报并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项目。据介绍,该项目致力于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机器人集群三维环境协同探索研究,利用先进技术提升机器人集群协同作业能力,服务于自然灾害救援、环境监测等国家战略领域。

此外,今年2月23日,上海宝山上大通用智能机器人研究院(以下简称“上大通用机器人研究院”)正式启用。这一研究院由宝山区、上海大学与宇树科技政校企三方共建,聚焦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两大前沿领域,致力于建立“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场景验证—产业孵化”全链条创新体系。

可以看出,宇树科技在上海的布局,尤其是在宝山的发展,既得益于王兴兴的母校情结,更与宝山区对机器人产业的重视和强大的产业基础密不可分。

在政策扶持方面,在上大通用机器人研究院成立之际,宝山区就表示,全力支持保障上海大学、宇树科技在宝山区取得更大发展,共同建设通用智能机器人产业制高点。目前,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是宝山区重点发展的“六大产业”之一,三方签约合作也为产业注入强大动能。

数据显示,2023年,宝山区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682.46亿元,规上工业机器人产值近80亿元,占全市工业机器人产值三分之一,人才、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支柱效应明显。

同时,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坐落于宝山区顾村镇,规划总用地3.09平方公里,是上海市26个特色产业园之一。“全球工业机器人产值看中国,中国看上海,上海看宝山顾村。我们占了全国1/9、上海1/3的产值。全球机器人四大家族中最大的企业日本发那科(FANUC)在我们园区。”上海机器人产业园负责人此前介绍。

目前,园区已经集聚243家机器人上下游创新企业,慢慢形成了从上游的减速器,到中游的本体技术,以及下游的系统集成等的全产业布局。2023年,宝山区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入选上海市海聚英才创新创业培育基地,并被工信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科技的竞逐,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逐。看到创新本质的宇树科技,不断在上海这片创新沃土上,借助政校企三方的合作力量,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未来,王兴兴能否带动中国机器人产业从“硬件制造”向“具身智能”跃迁,让我们拭目以待!

0 阅读:2

张通社

简介:专注科技创新产业,提供深度专业的医药、半导体、AI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