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之内一定要消灭失业。”
这是希特勒当选德国总理后,对德国人民的承诺。
在欧美国家参加选举,虽然提出口号容易,但要真正付诸实践却颇为艰难。
然而,希特勒却在短时间内成功兑现了对人民的承诺,实现了经济的复苏和消灭了失业,使得德国迅速重回欧洲第一大国的地位。
这段历史一直以来都是网友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有人称希特勒为伟大的政治经济学家,形容他犹如变魔术师一般重新塑造了德国。
但我们都知道,经济的恢复不是毫无原因的,失业也不会无缘无故地消失。
即便是变魔术,也需要一些特定的道具。
因此,希特勒之所以能够引领德国实现复兴,必然是有原因的。
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第一个原因是美国资本的输血。
美国资本凭借疯狂的抄底行动,控制了德国经济的半壁江山。
当德国陷入经济危机时,自然会对美国的资本构成威胁。
因此美国积极参与挽救德国经济的过程,以确保自身在德国经济中的影响力。
在《华尔街与希特勒的崛起》一书中写到,希特勒在上台之前就得到了洛克菲勒、福特、摩根等美国资本家提供的3200万美元赞助。
这种援助不仅是为了恢复德国政治秩序,也是为了促进德国经济的发展,更是为了维护美国资本在德国的安全。
这些赞助中,美孚石油向德国法本转移了2000多项专利技术,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向德国盖世太保捐款,杜邦公司向德国出售橡胶和飞机技术,亨利·福特更是提供了20亿美元的技术和投资,并因此被授予铁十字勋章。
据透露,在德国的军工企业中,有60家以上受到美国资本的控制。
这种既能挽救德国经济,又能方便自己的赚钱的投资,被美国资本家玩得贼溜。
其实,希特勒的德国愿意接纳美国资本,类似于普法战争前吸纳英国资本的情况。
既然德意志帝国能够“借鸡生蛋”,希特勒也坚信,自己借助美国资本,也能做大做强。
无非是相互利用,等德国实力足够强大时,希特勒必将美国资本踢出棋局。
第二个原因是搞大基建。
1933年6月,希特勒与政府共同通过了修建高速公路的法案,这标志着德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基建时代。
而选择沿着观光路线修建高速公路并非偶然,因为这不仅代表着德国的建筑杰作,更象征着国家的伟大成就。
三个月后,德国高速公路工程便正式动工,希特勒亲自铲下了第一锹土。
到了1938年,德国已经建成了长达3500公里的高速公路,虽然速度很快但质量过硬,敢修豆腐渣工程的都成了豆腐渣。
其实,当年德国人的汽车拥有率并不高,平均100人才拥有一辆汽车。
这意味着修建高速公路也没多大的交通流量,高速公路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闲置状态。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这项工程似乎是一项赔本的投资,因为它并未为大多数人提供直接便利,顶多算是希特勒的面子工程。
然而,从政治的角度来看,这些高速公路的意义却不可忽视。
在修建高速公路时,德国接近60万人有了就业机会,而与修建工程相关的建材、服装、餐饮和制造等行业更为数百万人创造了就业机会。
这不仅刺激了各个行业的发展,也为国家提供了强大的就业基础,进一步巩固了希特勒在政治上的稳固地位。
在修建高速公路的同时,希特勒实施了一项购车减税的政策,为缓解德国人购车的经济压力。
这一举措迅速激发了德国人的购车热情,1933年汽车销量较1932年翻了一番,而到了1935年更是在此基础上再次翻了一番。
随着汽车需求的增加,汽车企业扩大了生产规模,进而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不仅有助于满足市民对汽车的需求,还为经济的恢复提供了有力支持,成为推动就业和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
一战前,德国通过修建铁路拉动产业链,而在二战前,德国则通过修建公路实现了同样的效果。
德国人践行了「要想富,先修路」的优良革命传统。
第三个原因是重整军备计划。
相比于大搞基建工程,最大规模创造就业岗位的是军工企业。
早在担任德国总理的初期,希特勒就以“消灭失业”为由,启动了整顿军备的计划。
在这一计划的指导下,政府财政大规模投入军队,导致德国陆军掌控了2800家企业,生产了德国超过半数的钢铁和汽车。德国空军制定了制造1.7万架飞机的计划,为7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与此同时,克虏伯工厂以造拖拉机为名义开始制造坦克。
这些军工企业以及其下游产业链,有效地吸纳了相当数量的失业人口。
对于希特勒而言,整顿军备是一项十分划算的政策。
平时可以通过消除失业来推动经济增长,战时则能够释放产能以提振国家威望,可谓一举两得。
至于依然失业的人口,希特勒采取了富有创意的解决方案:“你们都参军吧,吃上军粮,这样国家就能彻底解决失业问题了。”
因此,德国军队的规模从最初的10万人迅速扩大至二战前夕的75万正规军和100万预备役军人。
至此,希特勒完成了自己的承诺,彻底消弭了德国的失业问题,也让国家经济迎来了蓬勃发展,每个市民都能够找到工作,街头巷尾驰骋着崭新的汽车,德国人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